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矛盾和事物的显著区别,通篇主要围绕一些论见和对矛盾性质、特点的理解,论述了矛盾不能一分为三,矛盾双方不能一方取代一方,同一性也非相对的、暂存的,“一分为二”不能作为认识与分析事物的方法,矛盾着的事物双方(如物质与意识)不能说是一对矛盾,否定了“矛盾即事物”等观点,辨明了对矛盾问题的若干误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有关见解。  相似文献   

2.
一、揭示矛盾,引起思索教学中矛盾总是客观地存在于教材实际与学生实际之间。语文教学中一般存在着“知”与“不知”、知得“深”与“不深”的矛盾。当学生“不知”或知得“不深”,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抓住矛盾的症结,巧妙揭示,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他们围绕矛盾定向思维,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提高认识能力。如教学《登山》一文,当巴果茨基走过险路,回头看列宁时,吓得险些掉进深渊。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的小说贯穿着他对人生苦难、价值信仰问题的思考。他的小说经常围绕着“残疾”命题展开,他从个人残疾的苦难中挣脱出来,在对个人命运的不断反思与追问中努力解答个体价值依靠问题,从而由“个体残疾”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类存在、人性深处“广义残疾”的考察,并最终走向“过程神学”的阐扬。尽管他仍然面临着信仰的内在矛盾,但他的个性立场还是为我们对精神与信仰的反思及重建指出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早期的国际主义题材还是中后期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詹姆斯的视角始终没有离开对“道德”的探索。围绕着对“道德”的讨论,读者看到了一个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女儿;男人与女人。人物之间的矛盾凸显了存在于两性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反映出詹姆斯的权力关系哲学以及他对于女性的深刻同情。  相似文献   

5.
1悖论与数学探索创新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终于解,创造性思维活动始于对问题的认识,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数学问题的特征是差异,是矛盾,悖论也是一类数学问题,它是一种理论和现实的不可协调的矛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问题是一种教育现象研究问题概念的内容。“教学中研究问题”概念在最近十五年才开始在教育科学中使用。这一概念以经验为基础,主要地与“问题”、“问题的情境”这些概念联系着。这些概念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在心理学中使用了。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对问题情境这一概念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研究问题有着深厚的根源——它反映着科学认识过程的一定规律性。众所周知,被认识的容体的特点是具有教学上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着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规律的本质。在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的客观矛盾冲突时就会产生认识过程的矛盾,这个矛盾常常称作逻辑认识的矛盾。这第二个矛盾也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革”与“苏联解体”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重大事件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和内在逻辑共性,其共同的深层原因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形成的党内上层矛盾分裂所致。因此,如何加强和搞好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是我们从以往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中应吸取的最重要教训之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革命搞得好,转人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毛泽东同志也有好文章、好思想。”“《论十大关系》是好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也是好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6、295页)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好文章”发表4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自觉地学习、宣传和贯彻它的“好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围绕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经济领域中的若干矛盾,比较完整地建构了一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符号矩阵”分析了《琵琶行》文本所隐含的焦虑意识,发掘出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围绕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线,展示了中唐时代的社会矛盾及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精心设疑激思促学桂林市教委教研室杜玉坤恩格斯说:“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是矛盾,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不断“揭示矛盾──分析与研究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围绕学习内容,激化矛盾冲突,使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可以激起悬念...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 ,无处不存在着“共性”与“个性”的教学矛盾问题 ,本文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辩证关系 ,来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不同质的矛盾。观点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辜汉桥 《湖北教育》2000,(11):18-19
课前预习使学生在心理上从学习的开始就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围绕着要学习的新知识,构置出“已知”与“未知”的矛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励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预习是一种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速,成为全球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国,但与此同时却面临着严峻的来华留学生质量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低潮期,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着留学生规模下降、留学生质量问题突出、规模与质量矛盾凸显等多重挑战,但也为中国迎来留学生教育从规模扩大到质量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时期,在中国教育财政“过苦日子、紧日子”的总体预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最重要的方向是“保规模”和“提质量”。“保规模”的核心在于稳定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结构;“提质量”的关键在于全方位提高招生质量、全过程提高培养质量。文章结合深度访谈研究成果,围绕留学生招生质量、培养质量问题本身提出了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矛盾,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学生主体参与与接受式教学方法的矛盾;考试形式单一与客观评价学生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是关键,改进教学方法是重点,教学与现实“接轨”是必然要求,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空前尖锐,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围绕着如何认识和对待帝国主义的问题,展开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1914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头目考茨基,为了适应垄断资本家的需要,披着马克思主义“最著名的理论家”的外衣,打着“批评”帝国主义的幌子,  相似文献   

16.
矛盾普遍性,一是指“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揭示了矛盾的客观性和绝对性。要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就要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以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概括出矛盾普遍“存在”的内涵——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使学生明确,矛盾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充满着矛盾,矛盾无时不有任何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只有  相似文献   

17.
《羚羊木雕》写了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场不大的冲突,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羚羊,发生了两组矛盾:一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另一组是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在两组矛盾中,家庭矛盾居于突出位置,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是由家庭矛盾引发的。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就像一对夫妻。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和 生活问题,会产生许多矛盾。尤其是重组家庭,不止一个孩子,矛盾就更复杂了。 有了矛盾怎么办?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年班主任经历的老 兵,我的经验是,要像处理夫妻关系一样处理家校矛盾。  相似文献   

19.
“动”与“静”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辨证关系中的一对重要矛盾.整个宇宙空间的所有事物都在不停的运动着,而静止恰是相对的.在数学问题中当然地存在着这种“动”与“静”的辨证关系.充分利用这种辨证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中,与“动”有关的问题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对这类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可以充分利用“动”与“静”的这对矛盾着的辨证关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