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遍查水族水书古籍文献,目前共见不重复的水字单字472个。综合分析认为水族水字是借鉴汉字“六书”造字原理而创造出来的少数民族文字。主要有图画水字、形意水字和假借水字三种类型。尚未发现运用形声造字法创造的水字,这是水族水字停留在较低层面且水字字数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水字是水族人民的古老文字,水书是水族人民的古老典籍,是水族的百科全书和易经。水族先民为了满足生存和理智的需要,把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加以吸收,并结合水族的传统思想,形成了水族的阴阳五行思想,同时以水书的形式将其记录和传承下来。水书是作为水族阴阳五行思想的载体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水族现今主要居住于贵州山水秀丽的南部地区三都、荔波、独山、都匀、榕江等地,是“百越”民族历经上千年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有其独特语言文字、服饰、风俗习惯的古老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自己本民族文字的为数不多,水族便是其中之一。水族的文字被称为“水书”,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在水族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流传的水书版本中约有400个单字,大概由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汉字三类文字构成,从中可以了解到古老的造字方法,以及汉族与水族文化的交融。水书的内容主要用于嫁娶、建房、丧葬等重大典礼的选时择日。关于“水书”的来历…  相似文献   

4.
形声起源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声结构是汉字最主要的结构方式,研究形声结构的起源,对汉字起源和性质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利用古文字资料,探索形声发生的年代和环节,提出关于形声成源的初步看法。形声结构并非汉字所特有的构形方式,现在所知的世界上幸存的各种自成体系的古文字材料,说明这样一个普遍的事实,即由象形,会意到假借和形声,是它们发展的共同趋向。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末人的楔形文字,纳西象形文字,水族古文字,都使用了假借  相似文献   

5.
"汉字起源年代的字测定方法"从"金"字开始测定汉字的起源年代。人类认知金属的历史、"金"字的形态特点、"金"字与"金"字群其它汉字之间的形态关系及"金"字的本义都有力地证明:(1)汉字的产生远远早于铁矿冶炼时代;(2)黄金是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金"字指称黄金;(3)从"金"字到"铁"字的历史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从黄金到铁这些所谓的"史前金属"的历史同步;(4)"金"字由三个具有各自指称对象的构字要素构成,这说明,在"金"字产生之前汉字已经产生。从对"金"字的测定可以得出结论,汉字起源早于"金"字,早于我国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黄金,可能要上溯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6.
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书写而成的民族古籍.水书阴阳五行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水书·阴阳五行卷》则是水族水书阴阳五行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代表载体,按照阴阳相配、五行相生的理论,配以“四雄”择法,对水族社会中的丧葬、婚嫁、营建、节日、出行、占卜、生产等活动进行解释、预测和干预.虽然《水书·阴阳五行卷》科学成分与宗教成分并存,但不失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水书传承式微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水书"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狭隘"传承方式限制水书的发展传播;也有学者认为"文革"的破坏对水书传承是重大打击;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外出务工年轻人越来越多,使得学习水书后继乏人等等.但这些分析都只谈及水书式微原因的表面现象,并非真正触及水书传承式微的深层次原因.事实上,水书正走向消亡深层次原因在于水书生境的剧变,即社会发展进步,水书服务水族大众的社会功能的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和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是水族独特的文字,也是水族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赍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理论概念,水书文化的本土传承需要民族文化自觉、民族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假借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从"借音字"和"分化字"的形成来看,分化字是造成汉字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假借义造字是形成分化字的途径之一,不能作为假借字是造字法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汉字假借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性质、历史地位、产生原因、使用状况、对汉字系统的影响都很不相同,有必要进行历时考察。先秦汉字假借的实质标示了汉字表音化的运动方向;东汉以后假借衰落,形讹字、类化字必须与文字假借严格分开;唐代民间手头字中的文字假借是真正意义的写别字,与先秦假借性质不同。进行假借性质的历时考察,有利于科学理清汉字发展的趋势、准确判定汉字的性质、科学展示汉字发展的历史,帮助典籍的阅读和理解,并为现代汉字简化、文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水书支撑着水族几千年的文字史和文明史。用水族古老文字镌刻的墓碑十分罕见,这是研究水族古代习俗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识读水书碑文,应在基本掌握水书文字的基础上,找准视点,摸清脉络,方能抓住突破口,准确地破译其文意。  相似文献   

12.
"水书"文字编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书文字属于拼形文字。采用6种基本笔画与水书文字部件相结合的方案,对水书文字进行编码。提出了水书文字折分原则和部件形态特征近似归类,并按其归类特征与键盘符号近似实现映射。实践证明,这种方案是合理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水书语料库的建设时,必须根据水书的特点来确立建库原则。在真实性方面,水书样本除选取一些经过专家译注出版的经典卷本外,还要选取一些原始的,同时是水书先生手上正使用的水书作为语料库样本。在代表性方面,根据水书的特点,我们采用主题、文类、年代、使用地等四个指标作为平衡因子,并以主题内容进行语料比例的分配。  相似文献   

14.
莫友芝对水族古文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水族古文字研究已成热点。而早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四月,莫友芝就已于《郘亭诗钞.红崖古刻歌》中提出水族古文字“初本皆从竹简过录”,“云自三代”,“核其字画,疑斯篆前最简古文”的观点。这是目前所知研究水族古文字最早的史料。  相似文献   

15.
潘一志(1899—1997),水族,水族史学的奠基者,编纂有《荔波县志稿》(1944)、《荔波县志资料》(1954)、《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1959)等,对水族古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保留了大量水族文字资料,在近150年水族文字研究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书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与信息化是要最大限度地搜集水书文字,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水书和相关研究成果,遵照“有见必录”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水书文字进行甄别、查重,制定《水书文字字符总集》;对选定的水书文字进行形体规范,制定《水书文字形体规范标准》和水书文字编码字符集方案。搭建高水平的水族文字信息化平台,对加强水族文字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族围腰作为水族女子的主要服饰之一,与水族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客观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水族围腰的功能。水族围腰有多种功能,即实用功能、体现婚嫁与否的功能、体现水族的审美观与性格的功能、反映水族宗教文化的功能以及传播水族文化等方面的功能。通过水族围腰,可以透视其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进而折射出水族深层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浪漫主义诗学传统中,李白和郭沫若是两座屹立的高峰。从思想文化立场来看,郭沫若和李白都是杂糅了儒、道、侠等文化的非常复杂的存在,都是各自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史上的“洄水沱”现象。二者不仅在复杂性上相似,而且在具体的思想文化方面具有相通性。该文就入世品格、叛逆意识、隐逸思想以及任侠精神四个方面对李白与郭沫若的共通性作出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水文对普通文字学研究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本民族自造字又有从汉字借用的字的“拼盘文字”。水文的数目字与干支字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个性,从对这二者的现察、分析与研究可知:一、水文的自源字早于借源字发生;二、文字的传播往往经历了被改造之路;三、借源文字往往多异体字;四、某些借源文字如水文往往有“自源字”与“借源字”两个系列的文字。  相似文献   

20.
水文是一种既包含水族自造“象形字”又包含借用汉字所造字的民族古文字。对水文中10余个方位字及相关字的考察结果,证实了水族人自造字的产生先于水文中借汉字而形成的文字。同时,对于这10余个水族自造字和与之相应的汉字的比较,还证实了自造字与汉字造字的相同理据。以上研究对水文的发生、性质,对普通文字学和汉字研究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总之,水文有得到学术界更大关注、更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