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目标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科学素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必须从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入手,从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因而从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内容入手,探讨如何从四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从而实现小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科学课程内容中。本文以《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谈谈笔者在执教此课时是如何从上述四个层面落实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  相似文献   

3.
徐慧诠 《考试周刊》2007,(37):102-103
本文从科学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从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介绍几点教学策略与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分析科学素养的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事物;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四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  相似文献   

5.
石峰虎  李靖 《陕西教育》2006,(10):18-18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ce 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我国专家对科学素养的内涵也进行过探讨,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化学实验课程当中对学生的培养、与生活实例联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及联系化学科学发展的最新知识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科学素养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四个要素的综合反映。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忠萍 《学子》2014,(6):42-43
正科学素养不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有专家认为,科学素养分为四个方面:科学知识、技能、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和科学品质;也有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的定义包含三个维度:对科学本质、科学知识以及科技的社会影响的了解。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应体现在他们对科学问题保持研究的兴趣,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概念理解正确,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利用适当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能科学对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的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而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相似文献   

10.
一、何谓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以及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我国教育界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界对科学素养的界定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素养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物理学科科学素养培育,对苏科版物理教科书中几个演示实验,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与设计,让演示实验具有可观性、生活化、深度性和体验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能促进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使科学素养在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人类、社会、地球和谐发展,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地球科学素养。我们针对大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水平问题,发放调查问卷1265份,从地球基本知识、地质资源、地质灾害及地球科学理论与历史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现状。  相似文献   

14.
从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科学素养、坚信诚信品格、养成泛读习惯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曹海娟 《科学教育》2005,11(5):49-50
我国的《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把提高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理念。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学生的科学素质如何培养,这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科学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思想,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面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程度上看有词语性科学素养、功用性科学素养、程序性科学素养和多维科学素养这4个层面。坚持发展的科学素养观,有利于加深对科学素养目的的认识,以及真实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为教学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思想,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1,(43):11-12
小学新课标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史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逐步探索历程,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内涵,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教育价值。文章从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领略科研探究方法;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博大人文精神;理解科学知识本质,体味科学知识发展;激发批判质疑精神,培养科学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的有效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国清 《化学教学》2005,(7):101-10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化学课程明确的目标,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等。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实践的层面实施课程目标落实科学方法教育,文章从“讲授、过程、运用、反思和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