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明 《山东教育》2008,(10):14-15
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一直是个不甚顺畅且颇多争论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谁应该向谁靠拢,表面上看这是个以谁为主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博弈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生活与艺术     
文学理论课上给本 科生讲到生活与艺术的 关系问题,没成想竟然 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学生们像争论先有蛋还 是先有鸡似的为艺术与 生活谁模仿谁而争论个 不休。一位同学胸有成 竹地说:过去我们看到 影视片中的暴力镜头。  相似文献   

3.
数学王国里的3个小孩,一个是直线爱比(AB),一个是射线西的(CD),再一个是线段依埃夫(EF),总爱在一起争论谁的本领大,谁的优点多.爱比首先说:“我的个儿最高,我没端点,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想要多长就有多长,随心所欲,而你俩则不能.”西的不服气地接着说:“那不一定谁高谁低呢!我只有一个端点,虽不能向两方延伸,但也可以向一方无限伸长,因此,同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依埃夫反驳道:“你俩是吹牛大王,你们的身高是根本无法度量和比较的.那么,谁又承认你们的身高呢?而我则脚踏实地,是多高就多高,是能…  相似文献   

4.
一、设置悬念教学《真正的友谊》一课,有位老师就运用此法.导语是:“前几天,我们的兄弟班在开主题队会的时候,为了一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结果是谁也不服谁,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了什么而争论吗?”悬念一出,再把事先录制好的《什么是友谊》(争论录音片断)放给学生听.听完录音,顺利导入新课.此法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近日又因为学生评价的问题和几个校长发生争论.虽然争论的结果还是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很多东西却因之而愈加清晰、明了.在很多条件下,孰对孰错或许并不重要,特别有意义的是大家的认识和观点在争论中越来越趋向于相近或一致.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似乎早该过时的观念,至今仍深深扎根在教育的土壤中.很多老师在评价一个学生时,首先映入脑海的不是学生的品德,也不是他们是否健康、幸福,而是他们学习怎么样.我们这里姑且不论学习和其他方面到底谁先谁后,需要思考的是,学生除了分数之外,还应该有啥?这是一个如何衡量学生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我们教育价值追求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1,语文学科的性质之争论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统一,语文教育界陷入工具性与人文性孰为根本属性的争论之中无力自拔,谁也不服谁。近年来语文教育的大辩论实际上还是工具人文之争。  相似文献   

7.
谢富胜 《教学与研究》2000,25(10):19-26
西方学者围绕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展开了近百年的争论,争论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关于<资本论>第一卷与第三卷是否矛盾问题的争论;20世纪上半叶至80年代,关于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论的数字说明是否完善的争论即狭义转形问题;20世纪60年代起,又提出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理论是否必要的问题即广义转形问题.  相似文献   

8.
全目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有这样一篇课文《谁说得对》,讲的是两个孩子大勇和李晓在院子里争论“月亮和云彩谁跑得快”的问题。语文课堂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是画图,又是打幻灯片,试图给学生解释为什么大勇说“你看,月亮在云彩里跑得多快呀!”  相似文献   

9.
教学与科研谁轻谁重 ,似乎总是在大学中引起争论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向大众化或后大众化时期转换的高等教育动向为主题 ,借助于Carnegie教育振兴财团的国际抽样调查结果 ,对日本及各国大学教师的态度作一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0.
别惹小动物     
<正>1小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总会对周围的动物做品评,比如鸡和鸭谁更能打,这个问题就能争论一小时。我们曾把一只公鸡和一只公鸭关到一起,想让它们打一架,但它们俩各说各话,就是不打架,遂作罢。其实争论得最激烈的是山羊和绵羊谁更能打。  相似文献   

11.
“兰白都市经济圈”为何建、由谁建、怎样建等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点。本文从政府行为、运作系统整体推进、构建“一体化”、智力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过程中,围绕激进与保守、改良与革命和思想与学术等重大问题展开过热烈争论,这些争论对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概而言之,激进与保守争论的主要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激进与保守究竟谁占主导地位、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关系和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的问题;改良与革命争论的主要是如何认识和评价改良和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地位的问题;思想与学术争论的主要是什么是学术、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和思想与学术的关系的问题。反思这样争论存在着非历史主义现象严重、盲目创新和评价标准错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剩余劳动”“剩余产品”等范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看来虽然是一个不甚重要的问题,但三十几年来,苏联经济学界一直对此存在着異议,并几经翻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关于这方面的争论,似乎一直都属于概念上的争论。至于概念所包括的经济内容,大家的意见看来是一致的,没有谁去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者可以把自己的劳动产品全部拿来用于自己的个人消费,没有谁去否认劳动者有提供为社会的劳动或产品的必要性。因此,争论的实质,实际上是“剩余产品”等范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  相似文献   

14.
谁先射中     
两人相距一定的距离,面对面同时开枪,谁先击中对方?曾经有人从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出发,提出一个大家很感兴趣、而且发生过争论的问题.这就是:假如甲、乙两个射手站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船上,甲在船头,乙在船尾,同时射击,如果他们用的枪支、子弹完全一样,那么究竟谁先射中谁呢?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教研中,教师们就节选型的课文文体教学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少年闰土》为例,有老师认为可以当成散文来教,另有老师坚持是小说,双方谁也不能说服谁。从篇幅比较长的原著中节选部分内容进入教材变成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后,到底该怎样教呢?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浒》大约最早刊行于明嘉清初。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版本。这些《水浒》版本,大体可分为繁本和简本两大类。这种繁本和简本究竟谁先谁后,是中外学者颇有争论的问题。兹就此问题提出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这是编写教学大纲时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我们认为阶级矛盾、农民革命运动是唐诗兴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些老先生和一些研究生却认为唐诗的兴盛是唐帝国封建经济的繁荣所决定的。这和我们的看法有着根本性的分歧,这一点关系到谁推动历史前进,谁创造了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最近在文汇报上相继连载了《他从彼岸来》、《谁当她的律师》、《十二个昼夜》三篇令人关注的栏目,我们阅后争论着这样—个问题:它们的体裁究竟是属于报告文学还是小说。(我本人认为是属于报告文学)请指点。湖北利川小河煤矿袁章生  相似文献   

19.
谁先射中     
两人相距一定的距离,面对面同时开枪,谁先击中对方?曾经有人从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出发,提出一个大家很感兴趣、而且发生过争论的问题。这就是:假如甲、乙两个射手站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船上,甲在船头,乙在船尾。同时射击,如果他们用的枪支、子弹完全一样,那么究竟谁先射中谁呢?  相似文献   

20.
比赛     
一个寒冷的早晨,三只刚起床的小北极熊就聚在一起,争论起一个问题:大家谁是逮鱼能手?它们吵得不可开交,嗓门一个比一个大,谁也不甘示弱。“你们来个比赛吧!”熊爸爸出来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看看谁逮的鱼多。”太阳开始落了,天渐渐地黑下来。三只北极熊都逮了许多鱼。但是,这三只熊的数学都学得太糟糕了,它们都只会数到“三”,一超过“三”,就谁也数不清楚了。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