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以上这些数学功能的实现,最终都有赖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杜丽超 《广西教育》2006,(7A):67-68
一、以现实生活内容作为问题创设的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儿童认识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时候,他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趣的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森林旅游”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森林食品店”的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我有10元钱,10元能买哪些商品?让学生在小组内和在全班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实践一下,体验怎样去买东西。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学数学是数学世界的基石,是进入数学世界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善于进行数学思考,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1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发现并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一种现代认识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在原有认识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概念、规则、命题以及问题只有通过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和经验相互联系才能消化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是在全面地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取得的.实际上学生新的概念、规则、命题的产生正是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突破,是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然而,以上这些数学功能的实现,最终都有赖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当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良好素质的提高,如果单纯地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校园内.那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如果我们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课堂气氛,适合于课堂内容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梁炳钊 《物理教学》2020,(4):38-41,2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习惯。初中物理教学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应该培养学生利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才能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就必须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就必须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如实际操作、找规律、整理数据、列方程,等等。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策略。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在尝试中探究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为实现此目标而采取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不是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能力,数学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又要看看学生是不是能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尝试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数学现象,然后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这是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到基本目标领域。要求“能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一项目标,已得到普遍认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已经具有足够的数学知识,却仍然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反思我们所走过的教学路程,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与模仿中接受学习的。我们重结果,轻过程;重量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质疑,激发思维。一、设置悬念引发质疑在引入新知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造成学生一种急于求知的心理悬念,这能开启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课始先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