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报道艺术(中)──新闻业务改革的一股热潮徐占焜3、《望》新闻周刊的《热点观察》《望》新闻周刊的编辑、记者,喜欢把自己比喻为社会航船上的忠实望者。社会热点当然成为望的重要目标。于是有了《热点观察》专栏。《热点观察》带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2.
《记者摇篮》2005,(10):21-21
每位记者都有自己的采访方式,每位记者 都有莫逆之交的采访对象,每位记者都有难忘 的采访经历。经历就是财富,您把这些经历记 下来吧, 《记者摇篮》急切地盼着您的文章!我 们在请您的赐稿的时候,给您的大作规定了写 作内容: “一次难忘的采访”,标题由您自拟。 我们之所以开展这样的征文活动,是为了 更好地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的原则, “一次难忘的采访”也许更能反映记 者实践“三贴近”的风貌,充分展示记者与采 访对象乃至于和广大读者心贴心的思想感情, 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顾名思义, 《记者摇篮》 是记者的理论和实践阵地,理应更好地贴近记 者,服务记者,为记者提供良好的成长平台,  相似文献   

3.
[背景资料]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记者观察》于1991年元月正式创刊。因为定位较为准确,全体编辑人员均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所以《记者观察》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在全国期刊林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记者观察》质量不断地提升,发行量也不断地提高,影响逐步扩展到各行各业。 龙源记者:《记者观察》的定位和办刊宗旨分别是什么?杨玉良:我们的读者定位为各级党政领导、各类媒体从业者、社科类人士和关注中国改革开放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行业受众。我们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性原则,正确观察社会,洞察世间万象。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大…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04,(6):28-31
当市场经济的触角势不可当地伸进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时,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记者,无一不苦苦挣扎在职业的使命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之下。为了真实地展示当代记者的生存状态和老百姓对记者的认知情况,在第五个记者节来临之际,《华商报》和《今传媒》联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鲍海波提供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5.
《视听界》的编辑约我为《效益探访录》(上下)的获奖写一点文字,这促使我又一次地回忆起《效》片采访、编辑的前前后后。《效》片播出以后,各方人士反响强烈,我觉得可能是《效》片中反映出的记者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感染了观众们。  相似文献   

6.
关于嘉禾高考舞弊案报道的争论,归根结底,其实是对记者角色定位的理解问题。在今天,过于笼统地声称“记者不能忘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过于偏激地强调报道是“记者的天职” (参见 2000年 7月 19日 )《中国青年报》的一组争论文章《在职业精神和道义责任之间》 ),对人们深入思考问题已没有太大意义。记者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是什么样的角色,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纠缠着复杂的关系。记者 (乃至媒体 )在社会责任和职业精神之间应该如何平衡抉择,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本文试图以嘉禾高考舞弊报道为案…  相似文献   

7.
时间:1988年1月5日地点:新华社内413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国记者》编辑部 [场景:会议室正面墙上挂着黄山风景巨幅彩画,两侧各树立着一个大标语牌,上书:探索新闻改革,增进社会理解。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和新华社的近50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围坐在长桌两侧。几位老同志——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编委会副主任成一,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顾问、《中国记者》编委方言等,饶有兴趣地侧耳倾听。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拿起了摄像机……] 余振鹏(《中国记者》总编辑):《中国记者》创刊一年来,还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座谈会,我  相似文献   

8.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当是新闻的纪实者。《新闻工作手册》对记者的要求: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懂得新闻政策,并熟练地运用新闻价值观,采写各方面的新闻。可是在新闻工作的实践中,很多记者常常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各种政务和公务的“新闻秘书”、社会杂务的“宣传干事”、或是统称为公文式的记者。当今,社会上的各种活动,“约请”记者参加,成为一种时髦,什么“厂庆”、“协会庆”、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和文化与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记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关注社会需要,关注民生疾苦,唤起人们的爱心,并不畏艰险地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维持了媒体的公信力,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2004年11月8日“第五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为题推出了“第二届中国记者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10名记者获此殊荣。栾俊杰等十大记者的英雄事迹鲜明而充分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贴近”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当我风尘仆仆地从遥远的西非之角访问归来,便读到早已摆在案头上的我的青年朋友张飚同志的来信。他用热情而恳切的措词要我为这本由中青年记者们自述新闻工作甘苦的书——《新闻的幕后》作序。坦率地说,这封信既使我极为高兴,又使我深感为难。最近几年来,在改革和开放的社会大变革中,我目睹着一批批中青年记者纷纷登上新闻舆论的舞台,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时代敏感,尖锐泼辣的笔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进行着勇敢的搏击,展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风貌。尽管人们对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评价不尽相同,褒者大有人在,贬者也不乏其  相似文献   

11.
海湾战争期间,巴格达城外某地,为英国《经济学家》、美国《村庄之声》周刊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从事战地报道的自由撰稿记者弗兰克·史密斯被蒙上双眼,带进一间黑屋。一名审讯者问史密斯,他的“真正职业”是什么,他回答:记者。审讯者说他撒谎,“把你同中央情报局的关系说出来。”  相似文献   

12.
范有骏 《视听界》2014,(2):98-100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记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时代赋予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也是记者面临的时代课题。2012年底,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昆山电台采制播出了八集系列报道《在昆山触摸现代化》,获得了年度江苏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和:l,工苏新闻奖。这部作品以新闻样式深广地描述了我国一个区域初步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形态,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勇 《记者摇篮》2004,(11):13-13
《新民晚报》记者季颖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一个优秀记者。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以天下为己任”那么伟大,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新闻记者是公众的代言人。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记者最根本的追求,作为一名记者。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不能担当好公众代言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与法     
“记者当被告”不仅不合侵权责任法有关职务行为替代责任的原理,也给记者增添了压力和负担。知名传媒法学者魏永征在《记者不会上被告席了》一文中对此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5.
《新闻调查》经过几年的磨砺.品质日渐鲜明,一些节目已经达到了记者、节目、栏目品质的完美统一。在颇具个性和深度的调查中,记者的提问像一把亮光四射的解剖刀,将一个个社会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为议论提供了现场感强烈的事实依据和论证基础。笔者在此以99年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为例,对记者的提问艺术进行分析。一、语言得体,针对性强《新闻调查》的采访对象各种各样,记者能因人而异,使用恰当的语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个栏目正是靠对话推动调查逐渐深入,开掘节目主题的。记…  相似文献   

16.
《盐阜大众报》记者杨树立撰写的《好稿采写例话》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好稿采写例话》收录了作者的省以上好新闻获奖作品,以及在省级以上新闻业务刊物发表的论文、采写心得共76篇。全书以专题研究方式,针对新闻采写中不同题材、不同视角、不同形式的处理,深入 浅出地进行现身说法,如“把新闻写成花边消息”、“一个题材多种处理”,“把现场新闻写深刻”、“多视角审视社会问题”、“采写人物通讯的得失”、“用投稿者眼光编辑”、“记者经历的故事”等等。《例话》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作者从采访一线捕捉的“活鱼”,以…  相似文献   

17.
李璐 《新闻世界》2012,(8):280-281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记者节社论(2001—2011)为研究样本,分析新世纪以来《南都》记者角色的嬗变。笔者认为,《南都》描述的记者身份经历了从追寻真相的单角色到与中国政治、经济语境相结合的多角色的嬗变。在中国政治、经济的语境之下,《南都》的记者定位最终超越了新闻本位,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参与者与改造者。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将我列为本年度“中国记者风云榜”的20位候选人之一,虽然最后没有入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我仍然感到满足与感动。因为这是对我及奔忙在社会新闻一线的记者的肯定与鼓励。今后,我将更努力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奉献青春与汗水。 我1995年参加新闻工作,在时近9年时间里,先后从事过版式设计、编辑、记者,现在在温州都市报社会新闻部担任记者。在我的采访经历中,主要采写批评报道或暗访类报道。近两年来,我用报社配备的针孔式摄像机,先后采写、拍摄了《揭开席梦思肮脏内幕》、《大门紧锁出演“淫舞秀”》、《千里卧底揭火车偷渡黑幕》、《七天七夜追踪黑心猪肉》、《戳穿“联络员”的把戏》、《接客上路?先交保护费!》、《三万盗版带藏地下》、《记者亲历“招工陷阱”》等系列报道。曾多次有人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甚至找上门来,进行威胁恐吓。但报道刊发后,许多读者拍手叫好,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因为我尽到了一个记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国著名记者、《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艾丰在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新闻系的研究生座谈时说:“围棋手分段位,记者也可分‘段位’,最高六段。一段记者,即写稿合格者;二段记者,本单位优秀者;三段记者,本地区知名者;四段记者,全国新闻界知名者;五段记者,全国各界知名者;六段记者,国内外知名者。”  相似文献   

20.
我 的一个同事信奉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 ,并拿来激励自己 :“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对此 ,同仁们褒贬不一。褒者说 ,这是一种锐意进取的大志 ,难能可贵 ;贬者言 ,此乃功利心太重 ,忽略了为读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名之路万千条 ,关键看走哪一条。曾以《中国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享誉中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 ,曾期望大家争当“名记者”、争当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欲当“名记者” ,须做“民记者”。纵观过去和现在 ,大凡有成就的记者 ,都是深入群众 ,“为民谏言”。闻名于世的“普利策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