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科学层面转向国际政治、国际法律乃至国际经济的综合治理。当气候变化引发环境危机与金融动荡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国际社会需要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均衡点,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繁荣。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为分析对象,明确法经济学的分析前提,探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路径,进而剖析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策略,将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建立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并推进“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必须建立国际气候环境合作秩序,促进多层次的国际政治合作。完善政治目标经济化的手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3.
程颖 《华章》2012,(28)
环境之于人类,正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现代的我们正面临着传统上前所未有的变局,在以热能、电力和信息为主要动力的三次产业革命后,伴随着科技发展,全球化又掀开了人类经济社会进步新的一页.但是,新的科技与全球化果真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毫无限制的发展吗?我们想要永无止境的征服自然,最后会不会导致无法驾驭环境的变化而自食其果呢?地球环境的显著恶化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此时,传统的法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推动人类发展和适应全球一体化,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国际环境法正是国际社在法学上对国际环境问题的反应的产物,是国际法和环境法的一个新分支.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法是法学特别是国际法学的一个分支,其渊源与传统的国际法的渊源既有同一性,又有特殊性。其主要渊源是国际立法(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司法判例和衡平精神。国家环境条约在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特殊性;在环境保护领域内,国际习惯在很短时间内的确定和运用;司法判例和衡平精神直接关系到争议各方的权益,是国际环境法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国际环境问题现状和趋势的描述,阐明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倍受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国际环境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合作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议程。由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取得的成果有限,全球气候谈判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需要从新的视角思考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学者率先从环境、伦理与人权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人权造成的冲击日益加剧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其不利后果。在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当今世界,基于国际人权法的性质探索国家在气候变化语境里应该承担的人权义务,从而构建起人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互动关系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ENGO积极地活跃在环境保护领域,并给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ENGO的成长,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在基本原则方面仍存很大差异,这反映了国际环境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具有的特点。本文从国际法基本原则出发,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对指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公平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国家环境主权原则、尊重国外环境权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环境责任原则、预防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ENGO积极地活跃在环境保护领域,并给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ENGO的成长,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量调整国际环境关系的国际公约、区域协定和双边条约等国际法律制度不断涌现,国际环境法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国际环境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虽然它的理论层面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国利益和立场等不同,国际环境法出现束之高阁、难于执行的局面。本文将结合国际环境法在国际实践中的现状,对它的发展提出新的归属。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为适应环境法制建设的需要,促进环境法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开展环境法研究,国家环境保护局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澳大利亚环境法中心(悉尼)共同发起。联合举办了“环境法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将这次会议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  相似文献   

12.
国际环境法拓展了传统国际法的主体范围,明显地挑战了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法主体结构。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已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鉴于国际环境法主体区别于国际法主体的特殊性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赋予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是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视域下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赋予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需要在“正向”语境上,明确其独立参与国际环境关系、享有国际环境法上的权利并承担义务的法律能力的具体内容,如其享有的环境参与权、环境申诉权和环境知情权等权利及其承担的合法参与国际环境关系等义务;同时其“负向”意义上法律能力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也需加以明晰,如非政府组织是否具有主体资格、具有何种程度的主体资格,需要依照其规模、影响程度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实际能力来决定,非政府组织无权单独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申诉权也受到严格的限制等等。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你们知道《京都议定书》吗?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主峰上的景观因为冰川的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居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敲响警钟.遏制全球变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以安全化、规范创新、国家能力分配和行为主体多样化推动国际体系朝着全球治理转型,对霸权国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奥巴马执政以来在种种压力之下改变了小布什拖后腿的气候政策,但两年多的内政和外交说明这种改变相当有限。美国气候政策转变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气候合作将成为双边关系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的实践发展逐渐动摇了传统的国际法主体理论,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个人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国际环境法作为现代国际法的新领域,个人在此领域的地位如何有待于重新认识。从阐述国际法主体理论的新发展入手,在分析国际环境法涵义及其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实质上已具备国际环境法的主体资格,并进一步从已然性与应然性两个方面来论证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实现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到2050年,超过80%的发电装机容量要实现低碳化;来自可再生能源的零碳或低碳能源供给,占一次能源供给的比重应达到51%~68%。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为实现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控制在比工业革命前上升2℃以内的目标,需要加快推动国际减缓气候变化进程。今年年底,即将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社会将努力就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主体理念的背景下,国际环境法的主体仅限于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但随着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当今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凸显,固有的主体论受到很大冲击。在系统总结和概括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这两种非国家参与者在国际环境法领域现有地位、局限性与理论争议的基础上,认为应有限地承认其主体地位。这不仅符合法律主体扩大化的法理趋势与国际环境法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也具有发扬全球环境治理模式、顺应市民社会发展和人权保护潮流、肯认非国家参与者实际作用的现实意义。因此,应通过灵活的定义选择、构建地位不平等的多元法律主体谱系、创设特殊主体资格承认的具体条件等路径,打造有限承认非国家参与者主体地位的具体模式,适当扩充现有国际环境法主体范围,使非国家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与环境法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循环经济正式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根据生态科学原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全球生态安全。为此国际社会创建了国际气候变化体制来应对,而全方位地融人差别待遇构成其鲜明的特色。由于全球仍在持续变暖,有必要全面地完善与改进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制度议价指的是自利团体之间为了处理集体行为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和公平有效性关系到制度议价是否成功.大国的协调竞争对于国际制度议价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能源和资源的最大的需求者.在全球气候变化制度议价中,中国促进大国协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维护制度的公平和效率,为全球气候变化制度议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