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数学的魅力,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就谈一谈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练习"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练习形式求"活",诱发学生思维 精心设计练习形式是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发展智力的一个办法.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练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新颖活泼的练习形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诱其思维.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以逃脱费时低效的困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题眼"点明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点明文章的主旨,有的揭示文章的线索.教学中从课题入手,以抓"题眼"作为破题导读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质疑,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重点.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课文,参与语文实践,让教学矛盾、思维冲突在课题上"扭结",义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4.
<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如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要让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兴趣是关键。那么,如何让低年级学生"趣"学语文呢?一、"趣"导新课"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呢?巧设悬疑的设问方式是导入新课的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  相似文献   

5.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要使学生"好之"、"乐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讲究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把握教材  相似文献   

8.
"教学故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某一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有意识地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教学性的"错误",引发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并激发学生探究、辨析的兴趣,进而领会学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犯错"的前提是为了使学生识破"错误",而不是老师教学中的"失误"。"教学故错"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如能适度应用,就会产生渲染课堂气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是与非的对比中排除错误干扰,确立正确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9.
"课堂生成"是指师生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成的超越教师预设的教案之外的新信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处理好这个已生成的"动态",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精彩纷呈.科学课的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有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动态生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能够覆盖教学全局、直指教学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的"大问题",也需要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撼动学生思维、扣住学生心弦,催生化学反应的"小问题"。在"大问题"的引领下,如果能巧妙设计好"小问题",问在关键处、断层处、拐角处和盲点处,将会使课堂中的"大问题"更具张力,学生思维更有深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与写文章一样,也是需要讲究艺术的,"曲径通幽"往往比"一览无余"更有味道,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学习的热情。数学教学中,假如我们教师真正地"用好教材",恰当地运用"遮掩"的艺术,"露一半遮一半",适当留白,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改变练习形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遮掩"会让我们的教学更有效,让数学课堂更精彩。一、新课导入处"遮掩"——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要实现两  相似文献   

12.
学生进入初中后,感觉数学越来越复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使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成教学目标.下面是我的尝试. 一、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教师必须具有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思维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课堂生成"是指师生在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课堂教学中,现实生成的超越教师预设的教案之外的新信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处理好这个已生成的"动态",就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精彩纷呈.科学课的教学是有计划的活动,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都会给教学带来不确定性,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设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但是有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动态生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刚开始上课,学生的兴趣点仍停留在课间活动上,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还处于抑制状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呢?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常言道: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现就新课的导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能有效地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较好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有些课堂的"先学后教"已经矫枉过正了——他们在课堂上强调"学生为主体",却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学"与"教"关系的新型错位,使教者陷于尴尬的境地.现从兴趣缺乏、理解失误、困惑不解、思维偏离、课堂失序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准确把握课堂的导学时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如同一把能够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善于质疑,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愉悦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  相似文献   

17.
"启发式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启发式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启迪学生思维的"引火线",开发学生智力的"催化剂",让学生始终处于求疑、质疑、解疑的情境中.经过近几年的地理教学实践,笔者初步摸索到一些中学地理教学中启发诱导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章回小说及评书艺术家说书时惯用的手法,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跌宕起伏的高潮时刻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头往往"急刹车",引而不发,使读者和听者产生欲知不行、欲罢不能的悬念心理.在教学工作中,将这种方式引进课堂,在教学中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开拓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海霞 《甘肃教育》2014,(21):106-106
正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但又具有鲜明的"过去性",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而且年代久远,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一、激发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1.设计精彩的导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20.
王颖 《黑河教育》2014,(11):45-45
正蔡澄清先生在点拨教学理论中说":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就能给学生在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所谓"点拨"就是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点",使之深化,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在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拨",指正方向,避免思维错位;在学生情绪不高时"挑",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