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治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  相似文献   

2.
论电视新闻本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忠辉 《视听界》2006,(3):8-11
今天,如果有谁说地方台电视新闻不应该本地化,恐怕难免要招来一片责骂。责骂者可以列举诸如民生新闻之类的实践成果来应对。尽管这种实践乃是出于弥补地方台新闻资源的限制性匮乏、软硬件的相对弱势等诸多“先天不足”而进行的探索,但不可否认,在摈弃了做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国际性新闻发布平台的梦想之后,由地方台掀起的新闻本地化变革浪潮,让电视新闻呈现出视角低、姿态平、关注民众等不同于以往的主流新闻的特点。但如果追问下去,地方台电视新闻为什么要本地化,如何实现本地化,什么样的程度算是本地化?恐怕大家都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3.
2002年浮出水面的“民生新闻”,成为当年电视新闻发展态势的关键词,其价值在于引领了以江苏台为首、地方台紧随其后的电视民生新闻浪潮,于制作模式和发展形态上实现了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相似文献   

4.
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电视界特别是地方台的“声画两张皮”、“会议新闻多”的问题,总也解决不好,且产生了一些恶性循环。现时的电视新闻:文稿模式化,摄像简单化,合成随意化。  相似文献   

5.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6.
倪沫 《东南传播》2010,(1):69-70
方言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领域内植根于市民阶层、符合市井闾巷趣味的“俗文本”。它借鉴了传统的曲艺模式,通过话本式的新闻文本、书台表演式的新闻播报方式、说书人式的新闻叙事者、书场式的新闻叙事格局、书场式的新闻播报场域,进行细腻琐碎的市井言说和苦口婆心的道德劝诫,与传统新闻节目相比,显得新鲜粗鄙、生动泼辣,在文化自足、生活悠闲的城市尤其受追捧。方言新闻是地方台综合新闻分众化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不断发展以及新闻主播队伍的不断壮大,新闻主持人的形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有些地方台更是将“多元化”发展到了极致,竟然出现了相声评书演员做新闻主持.  相似文献   

8.
荀洁 《视听界》2008,(1):88
周末是电视观众较为集中、收视效果较为明显的特殊时段,理当成为地方台电视新闻大展拳脚的时段。然而,放眼望去,地方台周末新闻节目大多处于窒息、压抑的氛围之中。周末各单位各部门大多休息,地方台动态信息相应减少,记者无处“淘金”,发稿量较平日大打折扣,造成周末电视新闻的采集危机;五彩缤纷的周末电视娱乐节目,造成周末新闻的边缘化。  相似文献   

9.
在求变的新闻发展浪潮中,地方台电视新闻记者面对不同的电视新闻栏目和不同的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以全新的理念,应对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了解电视新闻生产的每一道工序,而且要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的编辑过程,带着编辑意识去采访报道,这是地方台电视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必备素质,也是一个电视记者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鲁慧 《新闻世界》2013,(7):64-66
【摘要】主题性报道作为地方台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有较强的社会性和新闻性。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就地方台如何精心策划、采编制作有地方特色的全国“两会”新闻,探讨如何强化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如何提升电视新闻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1.
徐扬  邓莉 《新闻前哨》2005,(12):55-56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意见表达。“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对事实的理性思考,发议论、讲道理,以观点和见解来引导舆论。”有学者把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按不同特征分成了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尽管风格各异,但多数评论都是就某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评论会被称为“马后炮”。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直播已经成为重大电视新闻报道的常用形式。新闻的直播发展也让新闻评论的直播成为可能。在国外一些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进行的情况,甚至在有的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2.
编辑是媒体的"头脑",是各个关口的"守门人",编辑不但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创新宣传方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电视新闻编辑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准确性和强烈的时效性,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不仅从事新闻编辑、编排,还要经常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参与前期采访并主持报道。一、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有:制定报道计划、确立报道构思、画面编辑、文字编辑和录制播出。电视新闻已经由  相似文献   

13.
做好地方台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提升地方台新闻栏目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围绕热点进行选材,把握特点科学准确定位,精雕细琢形成看点三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地方台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杨晓英 《新闻窗》2008,(5):90-9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挖掘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做好深度报道,可以增加地方台的分量,展示地方台的水平,提高地方台的竞争力,促进地方工作的开展。但目前地方台在从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就此问题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搞好深度报道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琴 《视听纵横》2005,(6):64-66
在日渐走红的省级民生电视新闻栏目中.地方台新闻如同一簇鲜活娇艳、多姿多彩的“山花”.尽管她大多扮演的是“替补”角色——在自采新闻量少时挺身而出.量多时隐身而退,却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但能避免自采新闻在报道远距离突发新闻上时效滞后的弱点.还可弥补自采新闻报道区域相对集中的缺憾,更重要的是在民生新闻日益杂志化的今天.地方台新闻在数量上为节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像ZTV-6的民生新闻栏目《1818黄金眼》每天时长达60分钟.如果单靠自采新闻而没有地方台新闻,节目在数量上必将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丁新吾 《视听界》2011,(6):97-98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如何牢牢把握话语权、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本文以泰州广播电视台的大型新闻行动为例,探索如何保持并提升地方台新闻的影响力。实施大型新闻行动是地方台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的需要。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用户自我生成的信息充斥网络,使信息呈爆发态势。以泰州为例,在这座“长三角”的后发城市中,有“泰无聊”、望海楼论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消息类新闻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播出时间、传播对象等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更加专业的划分。比如“说新闻”。这种新颖的播报新闻的方式受到了广大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一时间,各省市地方台的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开始了“仿效”或对“说新闻”的重新尝试。这些仿效和尝试却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味,走向了以下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用情境说话:电视新闻创新的需要当前,我国许多电视台加大了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但在一个大范围传播网正在形成的情形下,电视新闻正遭受媒介群落围攻。相比其他下功夫抢夺受众“眼球”的媒体,电视新闻的改革步子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尤其是一些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准还处于低迷状态(如栏目分散、时间短、深度欠缺),在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及形式等方面,仍有待拓展。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在媒介群落构筑的“公共领域”里,在新闻传播已经达到量的爆炸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直播已成为各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常态性播出形式,重大活动如中央电视台对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进行全程直播;突发事件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各级电视台进行的直播。对于地方台来说,电视新闻节目的直播也已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地方台日常电视新闻直播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播前“三审”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工作制度。三级审查着重审导向、审事实、审文稿、审视频、审编排。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台应坚持执行“三审”制度,强化把关意识、细化制度设计、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终审责任,确保电视新闻政治导向正确、新闻事实准确、节目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