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据人们接受戏曲文化的感受系统,将戏曲文化景观划分为视觉文化景观和听觉文化景观两类,并以京剧文化景观为参照系,在对比分析黄梅戏文化景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戏曲文化景观与地域文化以及文化受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安庆方言叹词在黄梅戏中使用频率极高,它们不但音节结构多变,句法位置灵活,而且艺术功能显著.无论单音节或双音节,无论做独立语或独立成句,也无论出现在线性结构的什么位置,安庆方言叹词都能够强化黄梅戏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强人物情感表达的力度,凸显人物的身份个性,推进戏曲情节的发展,从而成为黄梅戏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黄梅戏生存状态分析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瑾 《池州学院学报》2009,23(5):119-121
针对黄梅戏每况愈下的生存状况,分析黄梅戏日见衰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传承、振兴、发展黄梅戏的观点:牢固树立黄梅戏文化生态系统的大黄梅理念,以“黄梅戏教育教学”为基础,以“黄梅戏研究”为动力,以“黄梅戏文化产业”为平台,构建黄梅戏产学研一体化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4.
黄梅戏《雾里青传奇》是近年来黄梅戏舞台上难得的一出优秀剧目,该戏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雾》剧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节奏以及剧中情节推进节奏把握得颇为准确;《雾》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又一个特色,是始终坚持从"事件"出发,抓住"事件"下功夫;《雾》剧在形象塑造上的第三个特色,是剧中人物在情感起伏变化上拿捏的比较准确,人物心里逻辑线和贯串动作线索清楚。  相似文献   

5.
黄梅戏作为我国戏苑中的一支,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通过回顾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历程,对黄梅戏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两个主要美学特征作初步的探索:其一是融有地方特色的唱、念、做、舞为一体;其二是表演有程式而非程式化,人物分行当而又超越行当.黄梅戏独特的美学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期望黄梅戏能够在戏曲家族中繁荣发展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话题,各地方剧种都在尝试和探索新创作品,其中既有口碑之作,也有需要反思之处.黄梅戏在创新发展中创作了一些经典剧目,无论是对定位的认识,还是对技法的妙用,抑或对传统的回归,都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黄梅戏本质规律的尊重.分析成功案例,开展理论探讨,有助于黄梅戏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推而广之,也可为...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在传统黄梅戏“柔”、“俗”、“嗲”、“杂”等音乐美学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形成了极具个性的音乐美学特征,如“俗”中透“雅”,不论是从音乐角度、还是表现形态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使该剧既继承了传统黄梅戏的美学特征,又满足了新时期审美群体的审美需求。这一系列瞩目的成绩,来源于《徽州女人》创作团队的艰辛的创作之路,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大胆探索,也为其他剧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对方文章先生创作的历史传奇黄梅戏<情洒杏花村>从历史、情感、艺术三种视角进行了全面的文化把握与定位审思,认为该剧艺术地再现了杜牧与杏花村的传奇故事,剧本依托本事但又不拘成说,既着重历史原则,又着重艺术原则,既暗含历史真实,又表现情感真实.剧本将杜牧与鹤娘的爱情、杜牧与池州的民情这两种情感交织互渗,透射出了杜牧强烈的民本意识.该剧结构安排精当合理,人物形象塑造独具匠心,情节设计贴切巧妙,将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和民俗风情渗透进剧情之中,无疑也增强了该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黄梅戏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纵观黄梅戏发展历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提出了黄梅戏文化传承的思路,即维护相对原生态的文化发展环境、强化群众在文化保护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发挥黄梅戏文化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中国艺术元素体现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和体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体育学视野下的中国太极拳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和中国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太极拳的圆美、中和、妙悟、气韵、心境以及艺道六个特性与中国艺术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并认为中国太极拳是一种典型的中国艺术。  相似文献   

11.
摘要: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在信息论的视域下以体育与艺术的映照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之中二者的交织关系。从古代到现代的奥林匹克盛会,是西方竞技运动由萌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对艺术映照体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逻辑归纳与演绎,得出以下结论:1)从信息论角度,提出艺术映照体育的理论模型,即体育的相关信息,脱离体育本身附着于艺术,并通过艺术的传播到达接收者;2)艺术映照体育的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一是从体育世界到艺术世界,即艺术对体育信息的映射、放大、编码、调制和改造过程,也是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二是从艺术世界到体育世界,即体育对艺术信息的定向破解、转译和逆转录过程,也是体育研究者对艺术的再创作过程。艺术映照体育,体育反馈艺术,对体育与艺术的研究而言,方法和视角的转换不仅是必要,更是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