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具有了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为满足大众日常审美兴趣,部分作家与出版商追求欲望写作,偏爱感官刺激与快乐,按市场规则来运作文学,消费娱乐性较为鲜明.  相似文献   

2.
在世纪之交,大众消费文化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时尚化促成了文学的时尚化。时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使文学走出象牙塔,面对市场讨生活,另一方面又将文学逼向粗鄙化、浅表化、游戏、搞笑的可悲境地。粗鄙化、浅表化、游戏、搞笑是此类作品的内质,千篇一律、了无新意的“套子”则是它们的外形。既是“尚时”,就不能不顾及市场,读者就不能不是上帝。但市场和读者都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忘记了引导和培养,只是消极适应和迎合,势必导致市场萎缩,读者队伍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代表世俗价值的审美思潮,文学消费主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因为某种片面化的发展,导致自身合法化的危机,形而上之殇即为其中的一种现实表现。具体而言,它主要表现为犬儒主义的人生态度、庸俗主义的日常生活观以及对文学经典的娱乐化解构。检视文学消费主义形而上之殇的目的是为了重构其诗意之维与道德之维。  相似文献   

4.
文学在消费时代面临着网络的侵袭、视觉的倾轧和市场的逼迫,其原因主要有: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导致了社会审美形态的变动以及文化文本和商品的相互占有;社会新的转型期心态促使渴望快乐、轻松、平衡的审美情绪的产生;文学审美意识发展的大致走势和客观规律的一般表现.真正的文学不会衰亡,其命运还是由文学家的良知和人类精神家园的需要来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5.
时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在丰足的现代消费社会里,时尚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它的内涵与外延都大大扩展。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剖析时尚,并对它与传媒、消费主义的关系做分析,以资挖掘时尚现象背后蕴涵的多重另类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人的文学接受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文学接受者不再像从前那样,以国家民族关怀和崇高伟大体验为主要的阅读动机和心理期待。个人趣味成了文学接受状貌的主要决定因素。到文学中寻找日常与闲适,追寻时尚与流行。让缺失得到代偿、让伤痛得到抚慰,让感官得到刺激、让欲望得到释放,成了当今中国人文学接受心理的主要表现。这样的文学接受心理一定程度上流露出金钱为基础、消费做中介、享乐为目的的生活观、价值观,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7.
文学经典的时尚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论语〉心得》为例,分析了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被时尚解读的原因及意义,对文学经典的当下命运究竟能走多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消費主义意识影响下,文学经典的边缘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使文学经典重现魅力,重获活力,首先要与"狼.'共舞,在大众文化意识和精英文化意识两级寻求价值互补;其次是用审美标准统摄"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的教学;最后是重新发现新的阐释空间,在文学经典教学中体現当下关怀与创新追求.  相似文献   

9.
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和人民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环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的盲目崇拜,必然导致消费主义的登场。消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应采取辩证批判的态度,树立科学消费理念,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宝贵财富,培育中国特色的消费文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现阶段国人的幸福指数,真正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社会的公众生活领域.随即,在文学艺术领域,一种以"消费"为内在"节点"的相关审美形式已经或者正在形成.论文以消费主义文化及其美学特征为学理依托,以中国90年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艺审美特征--日常审美方式,欲望狂欢风格,时尚拼贴文本的"美学合理性",及其人性诉求的弱化,文明价值底线的失守,艺术审美自律的缺失的"功能悖论".  相似文献   

11.
论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的叙事伦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欲望越出物质需要层面成为消费社会的核心逻辑,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遭到异化,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创作日益演化为权欲能指的反复叙事。这一现象是欲望叙事越来越背离自由伦理并日益转向消费伦理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的传媒语境下,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一跃成为思想、文化以及艺术领域的霸权话语。物欲、性欲、权欲和隐私等欲望能指,曾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严厉看管的反动对象,在传媒参与建构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笼罩下,它们一举获得了合法性的历史身份,并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化征服。在文学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期而遇中,大众文学因其自身的商品性、娱乐性和消遣性,率先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欲望能指演绎了历史空前的叙事狂欢。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同时开始了对精英文学的能指征服,精英文学也在欲望叙事里,走向了身份遗忘与未来混沌的双重迷失。  相似文献   

13.
时尚文学是时代的大工业生产背景的、大众媒介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精神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形成的时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本文认为时尚化生存是这个时代文学的基本特质,同时,时尚文学具有文化商品的特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属性。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小说的文体演变呈现出向新闻与大众传播叙事倾斜的现象。“新写实小说”、“新体验小说”、“新闻小说”不同程度地显现新闻性,域外小说、官场小说、都市小说都或隐或显地涂抹了新闻化的油彩。试以方方、陈应松、刘庆邦和须一瓜的当前小说文本为个案,探讨小说新闻化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受到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与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生产机制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文化语境下女作家的身份、文学期刊杂志以及出版社的角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这一转换深刻地影响着90年代女作家的写作行为,并进而决定着她们文本的命运,与此同时也使得读者对她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产机制的积极介入在给女性写作带来繁荣景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女作家写作中的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感召力,使女性写作陷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里,并使其文化政治意义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消极的、扭曲的、低级的文学精神价值取向日渐风靡,积极的、健康的、崇高的文学精神价值取向却遭到排挤.笔者认为,这种积极的、健康的、崇高的文学精神价值取向应体现人文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关注个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进步,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正在日益走向时尚化和商业化,失去了诗性的光晕。“美女经济”、“力比多经济”诱发的官能快感代替了审美的愉悦。“文学是天然时尚的”提法以及对“时尚文学”的提倡是对文学创作的极大误导,它恰恰反映了目前文学界的短视、浅薄和浮躁的心态。时尚与文学的关系是有限的,“时尚文学”总是速朽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严重失衡时,我们需持文化关怀和文化批判的立场。对那些文学的赝品,我们只能拒绝它们,不要去吹捧它们,更不必制造煞有介事的理论依据为它们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19.
谈消费主义文化与大学生的文学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营利为目的消费主义文化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着文学创作,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产生了消极影响,造成大学生文学阅读的水准下降,阅读审美的严重缺失.为此,要从学校教育教学做起,为扭转这种局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消费主义是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衍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在当前中国已经渗入并影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文化消费主义主要表现为两种现实样态,即文化的消费与消费的文化,文化的消费表现为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符号化和消费化等特征,消费的文化表现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的逻辑渗入日常生活.文化消费主义以大众传播、心理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