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其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2.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来加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理论创新意义。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人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不同派别,如儒、墨、道都曾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理想,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则是它们共同的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因此,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某些资源依然能够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重要的启迪和借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以便能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现代科技观与生态观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丰富内涵,这一思想也对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及其生态恶化后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代以来的天人对立的科技观是现代生态恶化的根源之一。天人合一思想应该成为当代科技观与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取向。实现从天人对立生存模式向天人合一生存模式转变,是人类从生态危机的困境中走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求稳定,成为时代的要求。由于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就使邓小平这一思想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相比较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正是这些时代特色,构成了对传统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概念和特征的论述已经蕴涵犯罪本质多元论的思想。在刑事立法领域,犯罪的本质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前者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是犯罪的制裁属性。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的本质是刑事违法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不是犯罪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当前,党中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来加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理论创新意义。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社会理想。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人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不同派别,如儒、墨、道都曾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理想,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则是它们共同的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因此,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某些资源依然能够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重要的启迪和借鉴。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以便能进行更深入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王权,司法权不是他国家权力划分的主要内容,但他的司法观却是他市民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的司法权是连结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枢纽,是具有社会权力属性的权力,其目的是保护市民社会中的财产权。围绕此,黑格尔对诸多司法理念,诸如司法是良法之治、司法应注重程序正义以及司法独立等作出了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天人观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对其做了丰富的阐述和讨论,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后来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等思想,都对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一和谐统一的关系作了重要的论述。在众多天人观的学说中,东汉时期的王符在儒、道思想融合的影响下从"元气论"思想出发,提出"人道曰为"这一新的命题,将人的天人观与自然、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实践中,使其达到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社会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中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定位于"中国文艺复兴"。文章阐述其"中国文艺复兴"观的主要内容,并论述这一观点产生的思想背景及代表的价值取向。这一主张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对新文化创造开辟的道路,不仅对当时新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们当下社会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司法审判中,刑讯是一种惯常现象。这一现象构筑了古代刑罚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现今社会刑讯逼供现象的遗传基因之一。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肉刑刑罚遗风、工具主义刑法观、重权力轻权利观念、"无讼"思想等对这一现象的存在起了重要作用。对刑讯现象的文化机理进行探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古代的刑讯及当今刑讯现象的分析、矫正、预防。  相似文献   

11.
报应观作为一种传统思想实际上构筑了古代社会的道德敬畏心态,它不仅为古代官员保守官德提供了内在动力,其作用更集中表现在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上,无论是查清案情消弭冤狱,还是依法裁断,甚至慎刑、赦宥、息讼等审判理念,报应观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它为视角我们可以更真实的了解古代司法的真实样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严格的德行要求是随着男权社会的强化和儒家礼教思想不断改造深入等原因而渐渐加强的,这一过程在唐宋期间完成。本文通过描述唐代到南宋时期寡妇再嫁这一现象的变化发展来展现封建社会女性贞节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崇尚和谐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道家为主要理论来源的全真道继承了这一思想,其中,长春真人丘处机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对这一思想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全真道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身心和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汲取了古今中外民生观的优秀思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原则、途径、保障、标准等基本内容和观点。这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走向目的型司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观念的现代化则是司法现代化的先导,它要求摒弃工具型司法观,走向目的型司法观。工具型司法观从本质上否认了司法自身独立的价值追求,具有很大的现实危害性,它表现为维护封建皇权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工具、经济建设的工具等。目的型司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司法观,强调充分保障人的权利,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2004年宪法修正案为目的型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但这一司法观的构建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儒、道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自由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儒家思想自诞生以后,几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专制形态。道家虽主张自然,但因其自然而无为之思想遮蔽了人积极能动的一面,所以束缚了人的自由,但却给人提供了一处消极避难之所,故也流传至今。在这两种思想的交错影响之下,形成了中国被迫式的人观和自由观。本文将尝试对这一影响进行探讨,以便能有助于更好地发掘中华文化之精华,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制度观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毛泽东对社会基本制度、社会具体制度及其变迁的看法。其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社会根源。其在促进中国社会制度变迁和新制度建设同时,也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思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依法治国、重视立法、重视司法、重视法学教育、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等思想。依法治国的思想是其法制思想的核心,重视立法、司法、法学教育的见解是其依法治国思想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邓小平法制思想植根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土壤,闪烁着实事求是和辩证法的光辉  相似文献   

19.
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政论家、学者、思想家、律师和社会名流。在清末民初,深受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章士钊秉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司法平等的原则,从保护人民自由权利的角度出发,对平政院(行政裁判所)的设立进行了深入地批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司法平等思想。  相似文献   

20.
社会稳定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前提。邓小平同志冷静地面对世界,分析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中国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注视着一切可能导致中国社会失之稳定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系统地提出了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对中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