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顾名思义,“超常”就是超出常态。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的智力分布是呈常态分配的。智能极高和极低的是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中等,属于常态范围。超常儿童就是智力非常优异的儿童。这类儿童在我国古代称为“神童”,国外叫“天才儿童”,这类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3%—1%,是儿童中的少数。但他们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如果能早期发现,给予正确教育和培养,就可以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为了发现,鉴别和培养超常儿童,就必须对超常儿童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关于超常儿童的内涵关于什么是超常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有过许多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多种定义。随着超常儿童研究的深入发展,随着人们对智力涵义、实质及组成等问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超常儿童的概念也不断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学校教育的若干对策姚本先,杨强一、超常儿童及其心理特点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显著高于同龄儿童常态发展水平且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这些儿童一般在学龄前就表现出较高的天赋与特长,智力发展速度和水平超过一般儿童。如在天津地区进行的超常儿童...  相似文献   

3.
选取合肥市某校13-14岁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良好儿童和一般智力儿童共107名,采用Corsi组块任务和延迟反应任务考察不同智力水平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及广度,从而揭示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特点。结果显示:(1)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良好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优于一般智力儿童;(2)智力超常儿童的工作记忆精确度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并且抑制无关刺激干扰的能力也要显著优于另两组儿童。该结果揭示智力超常儿童工作记忆的精确度与广度均具有优越性,且精确度上体现的优越性更为突出、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超常儿童智力的研究是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但过去的研究,大多侧重于超常儿童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本文通过对科大少年班及我国一些中小学超常实验班的研究材料的分析比较,发现超常儿童不仅智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还具有口头和书面言语以及数概念发展比较早、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认知结构中创造性思维和数类化推理的突出发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据埃菲社近日报道:在法国,5%的儿童表现出智力超常。然而,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并不很好。智力超常无疑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这种大自然的奥秘却给某些儿童带来了悲剧般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从1979年起,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对超常儿童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追踪研究,探讨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可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实行"因材施教"提供心理学依据,有利于我国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充分发挥,能加速现代化所需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这里就要向大家介绍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超常儿童的研究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能力发展超过同龄水平的儿童。超常儿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智力超常;一种是专门能力超常。前者在智力方面异乎寻常;后者在绘画、音乐、体育和数学等方面显露才华。在西方,把…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智力超常即天才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SISC)-中文版中的测验结果,分析智力超常儿童在总智商和四个指数上的表现.研究结果显示,智力超常儿童最突出的优势能力是对视觉信息进行抽象思考和加工处理的能力(即流体智力).单纯智商成绩IQ高于130的儿童不一定就是智力超常儿童.家长的教育程度是反映遗传和教育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的重要变量,WISC-中文版可以为智力超常儿童的评估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据国内外学者研究,大约有千分之三左右的少年儿童智力超常。少年儿童中间可能蕴藏著几十万个智力超常儿童,这是一笔巨大的智力资源。对他们如能及时发现,正确培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超常儿童是指理科型的超常儿童。他们的智力水平一般超过常态儿童一至两个年龄段。他们的智力优势,大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那么,超常儿童的成长发展规律,对普通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一、关于早期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外历史上都曾出现过许多年轻的杰出人物,他们大都从小就显示出超常的智力并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由于各人禀赋和主客观条件不同,大约有千分之三左右的少年儿童智力超常(国外称他们为“英才”)。我国有一亿几千万少年儿童,中间可能蕴藏着几十万个智力超常的早慧儿童,这是一笔巨大的智力资源。对这些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培养,他们的聪明才智就可能被压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智力超常的少年儿童。他们比一般少年儿童提早数年进入了大学、高中或初中。在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急需大量优秀人材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开拓了人们的眼界,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战线的同志实现党中央关于“早出人材、多出人材、快出人材”指示的信心。但是,由于过去——特别是“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有关智力问题是一个禁区,谁要是谈到智力,特别是智力超常的问题,就会被斥为贩卖唯心论的先验论、宣扬资产阶级的天才观。所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有关智力和智力超常的问题,至今还是一块有待开垦的“荒地”,人们的思想里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什么是智力和智力超常?智力超常由那些因素决定的?怎样教育智力超常的儿童等等。明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打破禁区,推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以及帮助教师和家长正确教育孩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取得成功,仅有发达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个人的人格特点是否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追踪研究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经过30年的追踪研究之后,发现这1500名超常儿童中有的咸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对这两类人智力和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  相似文献   

13.
二、几种特殊才能结构的分析特殊 才能是多种特殊能力的有机结合,特殊才能的形成和发展.与一般智力、个性和知识技能都有密切关系.在超常儿童的研究中,有的研究,通过对许多天才儿童的分析,指示出某些最重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总和构成智力超常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一般指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和学习障碍儿童。在课堂学习情境中,对这几类特殊儿童应区别对待,采取与之相适合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5.
15年来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超常儿童主要指智力明显高于同年龄常态儿童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古代被称为神童,外国称他们为天才儿童或英才儿童。称呼虽不尽相同,概念的理解上也有些差别,但都是指智能出类拔萃的那一部分儿童。这部分儿童与弱智、残障儿...  相似文献   

16.
“神童”,即智力超常的儿童,许多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聪明绝顶,但古今中外不少神童长大后一无所成的例子也令家长们不知所措。究竟怎样培养智力超常儿童呢?  相似文献   

17.
关于超常儿童成才因素的调查分析□李淑艳一、引言众所周知,超常儿童主要表现为智力超常,但从近年来对超常儿童的研究中发现,我国超常儿童和常态儿童相比,在非智力因素上也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即他们在抱负、独立性、好胜心、求知欲、坚持性和自我意识方面都优于常态...  相似文献   

18.
从特征、鉴别方法以及干预等方面综述了国外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的研究进展.目前主要鉴别方法有智力分测验分析以及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差异分析.日常生活评估和游戏评估是学龄前学习障碍超常儿童鉴别的有效方法.使用多种方法对多种能力进行评估可以提高鉴别准确性.在培养优势能力的过程中减少障碍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他有效方法还包括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和使用辅助工具.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社会交往和情感需要值得关注.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一致的学习障碍超常儿童能力剖面图,在主要鉴别方法上和超常儿童选拔的智商标准上也存在争议.文末探讨了对我国学习障碍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同令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这是客观的事实。在正常能力范围内,这些差异通常比较小,并不引起特殊的注意和教育上的特殊需要。但是,确实有些儿童在智力上和其他儿童差异很大。一种是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了同令的正常儿童,称为智力超常;另一种是智力发展显著地落后于同令的正常儿童,称为智力迟钝。世界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这类儿童的研究和教育问题。在美国据以斯丹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目的: 全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要求对3—6岁儿童的个性特征与智力关系进行探索,为比较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提供参考;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方案由全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拟定。 研究的内容包括了与智力活动有关的多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包括主动性、坚持性、自制力、自信心、自尊心,情绪特征和智力状况等七个项目,试图通过以上各项内容的调查研究找出与儿童智力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