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2005年12月6日以来,各大新闻媒体对一位河南周口籍,湖南怀化学院上大三的学生洪战辉连篇累牍的报道,让我们忘记了超级女声,喧闹的韩剧里的青春偶像,而对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可敬可爱的形象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洪战辉,在11岁那年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带着弟弟后来也相继离家出走。洪战辉稚嫩的肩膀过早地压上了生活的重担,但一个大学生携妹求学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索还远不止于此,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洪战辉的仁爱之心,做事的责任感,无忧无惧,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足以承担一个时代‘道德英雄’偶像的称号。”洪战辉身上透出的是一种朴实的道德力量,这种力量有别于时尚明星的感召力,又是一种亟待发扬的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地市报在这个典型报道中也有所作为:《怀化日报》在2004年就发现并开始报道,《郑州晚报》与新浪网联合开展结合洪战辉的事迹对青少年道德观进行调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派记者跟踪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陈明 《今传媒》2006,(1):31-32
2005年底,一个名叫洪战辉的普通大学生的事迹被媒体披露后,感动了整个中国:12年前,洪战辉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摔死了他不到1岁的妹妹,后来又捡来了一个弃婴。其母亲不堪忍受家庭的重担离家出走,养育这位捡来的小妹妹和照顾患病的父亲,就成了13岁的洪战辉独立负担的责任。他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其艰辛自不待言。12年后,已经是湖南怀化学院一名大学生的洪战辉继续带着妹妹在大学生活。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的事迹被媒体获知,引起媒体及社会的极大关注。在2005年的岁末,他的名字和他那传奇般…  相似文献   

3.
2004年马加爵事件的“妖魔化”报道,曾使一个严肃而严重的刑事案件演变为一个带有娱乐性质的炒作新闻,从而对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利的心理影响。2005年以来,大众传媒关于徐本禹、洪战辉等的正面典型报道,则  相似文献   

4.
作为洪战辉家乡的新闻媒体,周口日报社在2005年12月7日获悉洪战辉携妹求学这一新闻线索后,报社党组、编委会立即组织精兵强将,经过精心策划,日报、晚报、网站联动,对洪战辉的事迹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据统计,仅从12月13日至20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就刊发有关洪战辉的各类文字报道40余篇、近6万字,图片20多幅;周口日报社网站——中华龙都网从12月8日就发布了有关洪战辉的专题报道集,并开办了专题讨论区。深入的报道,超强的宣传声势,让洪战辉这一“新时代的道德楷模”走进了千家万户,引起了周口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如今,一个“学习洪战辉,弘扬传统美德”的热潮正在周口大地上形成。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下旬。众多报纸都刊发了发生在四川的一条“新闻”《48岁乞丐要娶22岁女大学生》。这条新闻说,四川宜宾地区一任姓乞丐与一名女大学生产生了纯真的恋情,进而海誓山盟。“即使要饭也要供女大学生上完大学”。几天之后,事情真相出来了,这是一条假新闻。任姓男子确有其人。但他并不象新闻中说得那么美好、善良,而是一个经常诈骗。并且玩弄女性感情的人。此人在当地臭名昭著。同他“相好”的女人也很多,人们不知道其中是否真的有一位是“女大学生”。这是一则典型的假新闻,但却使很多媒体上了当。几天之后,报道过此事的媒体重新报道事实真相,引起读者很多议论。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又是一个产生“平民英雄”的年代。过去的2005年是中国“平民英雄”崛起的转折点,也是河南人最争面子的一年。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河南人走进我们的视野,感动了中国。岁末年初,在媒体纷纷推出的年度人物评选中,有一个更大的群体备受瞩目,那就是河南人群体。2006年2月9日,“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揭晓,10个感动中国的人,河南人占了两个,这就是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和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此外,河南还有两位人物被列入候选名单,即为救人而英勇献身的…  相似文献   

7.
能否独具慧眼发现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成功报道好典型,并对典型事件主人公的后期生活、成长给予热情关注,是对一个新闻媒体报道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也是一个媒体理应努力演好的报道重头戏。近年来,山东菏泽和湖南常德媒体联动对孟昭良救湘女这一典型事件的成功报道,在广大读者(观众)中产生了十分强烈的反响。昔日默默无闻的三轮车夫孟昭良,成了两市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菏泽日报》报道孟昭良的稿件,  相似文献   

8.
“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这一新闻报道持续了一年多,北方网记者之所以能凭借《面对洪战辉拷问我们缺失什么?》获得第l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得益于北方网长期坚持的“权威媒体天津门户”的办网理念和名牌战略。经过多年的磨练,北方网的原创评论和原创新闻,除了通俗易懂,意义深刻外,都较好地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成为北方网名牌战略中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大型人物专栏《劳动者之歌》正成为社会关注的又一舆论亮点,一大批工作生活在基层一线的普通人物被中央各主要媒体同时聚焦。在此之前,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乡邮员尼玛拉姆,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深圳歌手丛飞,带着妹妹上大学的大学生洪战辉,吉林省长春市“小巷总理”谭竹青,贵州省双腿残疾跪着教书几十年的山村教师陆永康等普通人物的感人事迹、心路历程和生活状况打动了亿万受众。为“平民英雄”、“草根人物”、“百姓典型”树碑立传是《劳动者之歌》专栏的最初创意。根据中宣部领导同志指示…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重大典型的独家报道机会越来越少,往往出现媒体会战,以“交响乐”形式展现。这就需要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各展所长,研究典型报道内容、形式、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改进和创新典型报道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廖达凤 《新闻前哨》2012,(12):19-19
10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宜昌举行“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研讨会”。这是两部门首次为市州媒体主办新闻业务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同样,没有经过反思的新闻采访其意义也要大打折扣。在参与了“灾区大学生,我们为你圆梦”的策划报道后,我对媒体的策划报道和策划思维作了一些思考。 竞争促使媒体追求一种与读者的“亲和力”,树立一种大众接受的媒体形象,这是媒体策划报道和策划思维的原始动力。 “5毛钱买张报纸,结果买回一个爹!”读者的这  相似文献   

13.
杨凯  王晓利 《新闻传播》2005,(6):19-19,34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有人将典型报道称为新闻报道的“传家宝”。而在21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被赋予着新的内容,如何做好新时期典型报道成为摆在媒体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按照“三贴近”原则实现“四个转变”,使典型报道在调动观众情绪、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实现宣传目的,进一步提升媒介的威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发现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是新闻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通过典型报道感染群众、教育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但地市级报纸因为覆盖的区域有限,有时推出的先进典型影响力往往不是很大,难以产生轰动效应。有人因此说地市一级“小媒体”开展典型宣传“很难大有作为”。此论笔不敢苟同。如果做大做强区域特色新闻,把典型报道做深做透,地市级报纸就能提高典型报道的新闻传播值,提高报道的转载率,由此引起更高一级、更多媒体的关注与进一步的采访报道,从而提高地市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制造的一个“媒体奇观”,它掀起了收视狂潮。通过对来自广州和成都的两个大学生子样本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文为“大学生如何收看超级女声”绘制出了一幅轮廓图,进而对于大学生的收视情形达到了一种“经验性的”而非“思辨性的”理解。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几个富有价值的结论,尤其是再次证实了传播学中的“第三者效果假设”。  相似文献   

16.
王忠宝 《新闻传播》2007,(11):57-58
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典型报道是正面报道的一个重要方式,尤其对于党报来说,典型报道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黑龙江日报编辑部始终遵循着“两个坚定不移”(坚持典型报道的方式坚定不移、努力提高典型宣传的社会效果坚定不移)和“三贴近”的原则,不断地改进和加强典型报道,从报道形式、写作手法、版面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今年初,广东《江门日报》刊登了《大学生情侣落户“麻风村”》一文,该报道立即引起各方关注,省内外以及中央部分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还亲临开平玲珑医院,对董淑猛、徐娜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环球人物》杂志更是将两人的事迹大篇幅刊发。董淑猛、徐娜的事迹发生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环境下,也产生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一方面有知识的人到农村大有作为.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需要知识和人才,.这正是这个典型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8.
一、新传播环境下典型报道仍受受众的欢迎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传统价值标准被解构、道德传播失去吸引力,但是.湖北地区2010年来由媒体推出的典型报道却获得异乎寻常的传播效果。信义兄弟、长江大学大学生结梯救人的报道、“暴走妈妈”割肝教子的报道、不开大处方的社区医生王争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党报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体,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者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重阳节前后,楚天快报率先推出了“大学生休学侍母”的报道,迅速引起全省全国各媒体的广泛报道,程威“孝心感天、爱心感天”的故事,成为这个深秋初冬时节最温暖人心、打动国人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