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于近些年来 ,绑架、杀人、勒索、斗殴、盗窃、强奸等案件在我国一些学校中时有发生 ,同学之间、社会人员与在校学生之间以强欺弱、“上供缴供”的现象发生频繁 ,校园成为一个安全没有绝对保障的地方。而相关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机构设置及其相应权力没有法律依据。因此 ,有专家学者指出 ,应尽快立法以保障校园的安全。但在立法之初 ,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立法的专门性问题、国际比较问题和立法内容等相关问题 ,为此 ,本文特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作以下分析。思考之一 :将学校安全专门立法的可行性进行专门的部门立法有两个依据 :第一是根据部门…  相似文献   

2.
《校园安全法》立法原则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校园持续不断地发生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由于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使得伤害事故难以得到完满的解决,学生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也因为情况特殊而得不到相应的保障。为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校园安全法》有其立法的必要性,其立法应遵循安全第一、结合实际、科学性、可操作性、综合治理等原则。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学生、家长、学校甚至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立法方式保障校园安全,规范校园事故的处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立法时要注意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协调好学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校安全就是学校师生和学校财物必须受到保障、没有事故发生的状态。学校在实施教育的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安全保障的措施。没有安全保障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安全措施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搞好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大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较为突出的校园安全问题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血案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笔者探讨了目前高校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高校师生乃至全社会要增强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进行校园安全立法,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校园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涉及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及健康,涉及千家万户家庭的福祉,也事关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解决,以便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安全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6.
校园安全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由于新近的喋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而校园安全立法之所以在实际立法进程中未被列为一个现实的立法项目,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目标导向及其综合立法的立法思维和方式;二是因为缺乏对于校园安全立法内容结构及其属性的正确认识。应当看到,在目标导向下的以问题为对象的综合立法方式中,校园安全立法的内容结构及属性上分别有着警察法、教育法和社会法的三重属性。由此,不应拘泥于校园安全立法的单一部门归属,而应该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整合成为校园安全立法的应有构成。  相似文献   

7.
校园安全立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校园伤害事故频繁发生,性质日趋严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校园安全事故通常都难以得到顺利的解决。为了保障在校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进行校园安全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关于校园安全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教育部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在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种种缺陷,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实施至今其实际效果离它的预期目的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呼吁尽快启动校园安全立法工作,从而为正确处理学校事故,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在此基础上重点阐发对校园安全立法方面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注重校园安全立法,强调校园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有序性和事故防范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使校园安全条例出台后切实保障校园安全,在研制校园安全条例的内容规范时,一要注意校园安全制度的系统性及全面性,二要处理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与学校安全工作规范之间的关系,注意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或一致性,三是要处理好校园安全事故处理程序与其他法规中规定的校园责任事故处理问题之间的关系,使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既体现完整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校园安全作为学校治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师生的人身、财产利益,还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秩序稳定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通过从中美两国校园安全的治理主体、立法规范、物质保障和社会参与等角度对中美两国校园安全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详细阐述了中美校园安全治理模式的差异。建议我国通过立法建立多层次、专业化的校园安全治理模式;规范校园专业保安的聘任、培训和主要职责;探索建立派驻校园警察的新模式;构建学校与社区、家庭联合防范治理机制。实现多元治理、共同护校的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源于治理理论的安全治理理念,强调安全的实现是基于多元主体互动合作基础上的协同供给。这是应对当前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全新思路。本文通过对S省近三年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数据分析,梳理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多元成因,给出了包含推进立法、协同治理、建设校园警察制度等在内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3.
韩国——校园周边设儿童保护区。在校园出入口半径300米以内道路区域。交通违章行为将受到双倍处罚。 韩国的校园安全保障措施很多,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食品环境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的保障措施,预防和补偿安全事故的相关措施以及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4.
美国校园安全治理,从校园警察的雏形开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共同治理的模式,体现出在基本模式、规范立法、安保组织、经费设备保障等方面的特点.借鉴其中有益经验,有助于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开宇 《教育》2011,(27):61-62
<正>美国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注重校园安全立法,强调校园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有序性和事故防范的主动性。校园安全立法是前提美国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在立法上把建设安全的学校作为国家的教育目标。1994年国会通过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将国家教育目标增加为8项,其中第7项目标是"安全的学校"。  相似文献   

16.
王耀 《教书育人》2006,(4):37-37
校长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障人之一,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我着来,实现切实有效的校园安全,首先从校长开始。在我校,校长对学校的安全防范,先从排除校园几类“安全死角”入手,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校园安全形势严峻,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美国保障校园安全的经验主要有:立法为先,为保卫校园安全筑基;政策为源,构建全方位立体防御体系;教育为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美国保卫校园的安全机制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大学教育》2014,(8):28-29
高校校园安全是建设和谐稳定高校的必要条件,校园安全除本身需要的校园环境建设、校舍以及物防、技防等安全设施设备的"硬件"投入外,还包括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等"软件"建设,即校园安全软实力。校园安全似"空气",相安无事的时候看不见,出了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临渴掘井、亡羊补牢,如果能够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在提升软实力方面下足工夫,则校园可真正实现平安和谐。本文试从安全教育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就如何提升校园安全软实力,以保障师生利益、维护校园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校园网络是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校园内信息传输的主要平台,必须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智能化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管理以保证校园信息的安全。但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学校基建设施的原因,在校园网安全建设方面不够全面,使得其在建设初期就埋下了安全隐患;投入运行后,由于管理经验不足,导致校园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只有建成高速、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网,高校的数字信息资源、网络服务、信息服务等才能正常运行,否则将影响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影响师生学习与生活的正常进行。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校园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保障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安全的学校环境是学生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教育成果的保证。然而,当今社会校园暴力却愈演愈烈,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校安全已成为公众热切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心理老师应当在鉴别“危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运用预防与干预策略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