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志明 《教书育人》2001,(17):34-35
当前,针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科学的心理作指导,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根据当前青少年心理状况及其表现特点,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教育的大课题。健康的心理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是防止心理疾患的重要法宝。纵观一些品德欠佳和具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其心理特点多表现为精神空虚,是非观念不清,缺乏自制力,动机水平低下,……这些心理失衡现象,都是在心理健康问题上遭到不良影…  相似文献   

2.
谈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较传统的德育教育、健康教育等有特殊的个性。心理辅导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处在当代多元社会中的中学生健康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西方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叫做“严重危机时期”或“困难期”。为了使中学生顺利渡过这一时期,学校应将学生的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这也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生理”和“心理”是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4.
郑思留 《教育》2012,(30):54-55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关键。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只关心学生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作为重要的任务。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健康的心理品  相似文献   

5.
范淑英 《甘肃教育》2006,(4B):16-16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中间,目前约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要立足学生心理,面向培养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7.
姜涛  安海燕 《教育导刊》2011,(11):57-59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科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搞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因此构建合理的心理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是事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然后找出并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成才的前提。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焦永生  李红菊 《考试周刊》2012,(25):174-175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有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又有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矛盾,还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加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学校加强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80年代以来的“心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统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今年2月1日,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了“现在一些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心理压力很大,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容易产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见,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是关系到培养“四有”新人的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产生学生心理不健康…  相似文献   

12.
舒桂仙 《文教资料》2006,(7):184-185
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从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等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针对当前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 ,从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论述了造成青少年不良心理因素的成因和改善青少年不良心理健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较传统的德育教育、健康教育等有特殊的个性。心理辅导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青少年不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还需要健康的心理。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有机渗透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新型教学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秦秋云 《成才之路》2012,(16):21-21
正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来抓。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进行榜样教育,促成角色定位理想和信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人的心理发展与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从各方面的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因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正处于青少年期,心理知识甚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1949名中职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了解他们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谈谈自己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指躯体上没有残缺或疾病,而是指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正常状态。”这表明,人们必须既注意生理卫生,又要注意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机智,开发其心理潜能,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育应有的内涵。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若能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将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生进行心灵沟通,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