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兰 《教师》2009,(15)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是教师时课堂中隐性课程的认识、产生效应的反思和对其各影响因素的调整、控制,包括物质环境、教师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等很多的因素.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意识的培养和转化是使课堂教学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堂教学的隐性控制,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间接控制或通过潜在力量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加强隐性控制,则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工程类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课堂教学质量下滑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及衡量标准因素。通过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问卷调查,从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分析了课堂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调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对高等农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调控具有其自身的内在时间维度,即课堂教学调控存在显著的时间差特征.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调控这种时间差特性,将课堂教学调控策略划分为正时差课堂教学调控、零时差课堂教学调控和负时差课堂教学调控三种类型. 一、正时差课堂教学调控策略 正时差课堂教学调控是隶属预设层面的,是教师为防止课堂教学出现偶发事件或偏差所进行的一种事前调控.  相似文献   

5.
许幼青 《文教资料》2014,(32):190-192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人在心不在"的消极听课行为,隐性逃课所造成的后果长期以来都被低估甚至忽视。本文对隐性逃课的危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在本质上消除学生隐性逃课心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以保证课堂教学和管理有效展开,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化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教育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分为三个层面:化学教材层面、化学课堂教学层面以及化学课外活动层面。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应围绕三个层面展开,即目标层——结构层——实践层。这三个层面以既定的教学目标为核心,构成了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实现目标等相互制约的三个因素结合的教学整体框架,使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线路更加明朗和清晰。“目标层”即正确地理解教材其中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确定;对教材疑点、难点的把握与突破;练习活动的设计与分布;思想内容的开掘与渗透等。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即认知因素、学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以体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论和应试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端,在于它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但是教师的隐性知识在网络环境下的转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法对网络环境中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化分析,构建网络环境下影响教师隐性知识转化影响因素的解释模型,该模型显示网络环境下影响教师隐性知识转化的因素间的关系结构可以划分为四层:首先,最表层、最直接的因素是教师作为隐性知识提供者的主观意愿和知识接收者对新知识的接收意愿;其次,教师隐性知识有序化的能力、知识接收方的理解吸收能力、激励机制以及双方之间的信用关系;再次,隐性知识转化的技术渠道、隐性知识的复杂性、知识交流双方的知识差异、文化差异;最后,隐性知识的专有性是影响隐性知识转化的最深层因素。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评价,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得的间接的、内隐的、非正式的评价。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渗透性,在每个教学环节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会有隐性评价的存在,从教师的言语、神态、举止行为,到课堂教学环境的布置,都包含着隐性评价;二是潜在性,隐性评价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往往隐含在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学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三是细节性,隐性评价总是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是深化新课程的主体力量,而教师的观念则是教师能否成为主体力量的主要因素。就实施新课程而言,教师所需要的观念,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与新课程实施有关的宏观背景的根本认识,即宏观观念层;第二个层面,是对与学校教育中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核心要素包括学校课程、学生、教师自我观、学习观等关键概念的根本理解,即为中观观念层;而第三层面,是对与具体实施新课程有关的学科教学、学生个体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即微观观念层。本文重点讨论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所需要的中观观念层。  相似文献   

11.
实践理性应用于三个层面的"应该"问题.实用层面的"应该"表现为在目标给定的情况下对手段进行合理选择;价值层面的"应该"表现为对人生终极目的的抉择;道德层面的"应该"表现为在调节主体间利益冲突时所依据的正义原则或道德命令.真正的伦理困境和冲突需要一个第三者根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隐性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学校层面、专业层面。文章以高职院校的旅游市场营销专业为对象,主要从专业层面隐性课程的研究出发,对教材的选择和编撰、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的隐性课程进行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3.
“隐性课程”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首次提出来的,属于一种“不说话的教材”。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控制的“隐形课程”主要有师生关系、教室布置、突发事件处理等。这些课堂教学中潜在的因素如果处理得当,教师就会创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以上三个方面的“隐形课程”谈谈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是决定教师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作为传播和创新知识的高职院校,有必要依靠本校教师这一重要的知识资源,通过自主发展,探索出一条利用自身资源内在生成教师隐性知识的路径.本文构建隐性知识共享的实践模型及其支持系统,从环境、组织、群体、实践等四个层面,创设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依托在线网络实践平台,促进隐性知识由个人到群体的扩散,实现隐性知识的积累增值效应,内在地解决高职教师发展外供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对教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隐性知识的固有特征、高职院校教师主体因素、组织管理体制和组织文化等因素制约了知识共享过程,应从个人层面强调学习与反思并重、组织层面共建实践共同体、制度层面设计多元制度互补三个方面,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中的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言语行为是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非言语行为是教师用以传递情感的主要渠道.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等重要,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言语行为,同样要关注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本文分别从教师、学生、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探讨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旨在阐明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密切关系,强调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开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是物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又是精神观念层面的,有赖于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精神因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丛书>从多角度对此作出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高职院校更是如此。教学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忽视课堂教学的高职院校最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三大主体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大主体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管理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受着各种显性和隐性因素的影响,找到并分析这些因素,就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手段.自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教学质量低的问题.一、影响课堂教学的几个因素1.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整体构建不甚了解,缺乏必要的学科底蕴,教学中于是就是论事,不能使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20.
高职"三教"改革是落实"双高计划"、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当前,我国高职"三教"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教师层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培养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教材层面,内容陈旧,编制体制僵化,遴选机制不完善;教法层面,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理实割裂.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高职"三教"改革路径,具体包括:深化高职教师培养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深化教材编排体系,实施精品教材建设工程,优化教材优选机制;加快落实教法改革,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