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上世纪60年代证实早在19世纪末从蓖麻中分离的第一个毒蛋白--蓖麻毒蛋白(ricin)具有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作用以来,经过几十年研究表明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s,RIPs)是一类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毒蛋白.它可以对哺乳动物核糖体的28srRNA进行脱腺嘌呤作用,破坏核糖体的功能,从而抑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除了能使蛋白质合成受阻外,RIP还具有抗生育、抗肿瘤和抗艾滋病病毒等诸多生物活性.RIP这种对人类及动物细胞的独特作用,现已成为研究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并在临床抗肿瘤和抗艾滋病等病毒治疗上的潜在研究和应用价值.因此引起了人们利用核糖体失活蛋白进行药物的开发以及在生物工程的应用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
报导     
《化学教学》2009,(12):5-5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Venkatraman Ramakfishnan)、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Steitz)和阿达一尤纳斯(Ada Yonath)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科学家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制对了解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美国、以色列的3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三位科学家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不仅画出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代谢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过程,其中涉及到200多种生物大分子参与作用.早在1950年,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一直倍受关注.任何生物的核糖体都是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真核细胞80S核糖体包括60S大亚基和40S小亚基,原核细胞70S核糖体包括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30S小亚基包含1个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50S大亚基包含了1个23S rRNA、1个5S rRNA和34种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约占三分之一,而rRNA的含量占三分之二.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rRNA与蛋白质两者究竟谁起主导作用,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并提出不少假说.  相似文献   

5.
过去一直认为,酶就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但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科学家通过对核糖体蛋白和rRNA进行大量研究,特别是利用化学方法和遗传突变株来研究核糖体蛋白的功能以后,越来越多的事实使人们推测r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能亦起到催化作用。因为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荧光光谱法对研究蛋白质结构及其构象变化是很重要的.描述了荧光光谱的概念、发光机理及特点,介绍了荧光光谱仪的仪器原理和结构,记述了荧光光谱技术在检测蛋白质的构象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和酶活性方面的具有应用.  相似文献   

7.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病毒依赖宿主细胞的蛋白翻译机制来实现有效的复制,从而完成其生命周期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宿主核糖体蛋白参与病毒转录、增殖和抗病毒免疫应答,对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糖体蛋白在病毒转录物的选择性翻译中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宿主核糖体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多聚核糖体现象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被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相似文献   

11.
核糖体是除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中均有的。核糖体是最小的细胞器,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将所有的生命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分子工厂。  相似文献   

12.
从高中生物(必修本)P.148图51可以看出,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核糖体是与信使RNA结合起来的,转运RNA把相应的氨基酸带入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对应安放在一定的位置上而合成为蛋白质。问题是:核糖体与信使RNA结合后是否还会移动呢?  相似文献   

13.
<正>1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产生水吗?高中生物教材中有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说法,结合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很多教辅资料得出结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同时产生水。而实际上,核糖体上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只是"缩合",却不曾"脱水"。过程简析如下:第1步: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ATP→氨酰-  相似文献   

14.
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核糖体的工作,就是将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DNA分子,DNA是几乎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它存储了大量的指令信息,能引导生物的发育和生命机能的运作)所含有的各种指令翻译出来,之后生成任务不同的蛋白质。例如,用于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免疫系统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15.
药物摄入人体之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因此,研究甲磺酸酚妥拉明与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代谢机制、药物的毒理机制,以及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磺酸酚妥拉明与牛血红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16.
1 翻译的场所 :核糖体1.1 化学组成 :核糖体主要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组成。1.2 与之合成有关的细胞结构 :原核生物 :在细胞质中完成核糖体的合成与组装真核生物 :核仁 (因核仁可以合成核糖体RNA)。1.3 形状 :颗粒状 ,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光学显微镜分辨不出 ,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 )。1.4 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游离在细胞基质中 ,其合成的蛋白质用于细胞自身 ,如细胞质中的各种各样的可溶性蛋白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附着于细胞膜系统上的各种酶 (线粒体内的氧化酶等 )、膜蛋白 (包括载体、受体 )等 ;附着在粗面型内…  相似文献   

17.
核糖体     
核糖体是存在于所有细胞细胞质中的微小颗粒。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核糖体存在。它是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核糖体的形态结构核糖体为球形或椭圆形的小体(210~220×290~300埃)。细菌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形状相似,每个核糖体均由一大一小的两个亚基组成。细菌核糖体三维模型的两面观如图1所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学》2011,27(7):51-56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RNA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催化作用中的反应物叫做底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的特性.进行创新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酶的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RNA和DNA一样,都是由糖和碱基排列起来的遗传信息载体,但过去一般认为,RNA不过是DNA的配角。自20世纪80年代由Thomas Cech发现某些RNA具催化活性称为核酶后,RNA研究飞速发展,有关RNA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 1 RNA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长期以来人们努力寻找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过去认为酶就是蛋白质。直至2000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晶体,发现在肽键形成处2纳米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说明蛋白质合成只与RNA有关,不需要蛋白质参与,RNA自身就能身兼两职,即编码蛋白质和控制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实质是一种核酶。这被美国《科学》周刊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