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从心理史学到历史认识中的情感心理 1、心态史学、心理史学及历史心理学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日益进步,人类的认识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认识论由不自觉的自然存在阶段发展到了自身觉醒的阶段,认识论由附属于其它学科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在17世纪的笛卡尔和洛克手中已初具规模,在18世纪末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问世后,就蔚为大观了。历史认识论的自我觉醒和  相似文献   

2.
《华阳国志》在中国史学上有很高的声誉,作者常璩洞察社会现实、总结历史经验、品评地方精英人物所形成的经世致用、大一统思想、旨归人事、人强胜天的史学思想,反映出他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知判断。  相似文献   

3.
谈家胜教授     
谈家胜,男,1966年生,安徽东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池州学院(原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工作至今。1994—1995、2008—2009学年度,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访学;2004—2007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获史学硕士学位。、曾任池州师专历史系副主任、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副主任,现为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池州学院青年教师导师。  相似文献   

4.
课程变革的实质是变个人,新一轮课改对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历史教师在史学素养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凸显。从一些方面来看,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方面的提高要好于在史学素养方面的提高,所以在新课改逐步深化的形势下,教师要加强史学素养。本文从史学基础知识融合能力、史学的专业敏感度及史学促学力度等三个方面论述历史教师加强史学素养的必要性,紧迫性,并对教师加强史学素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它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当前历史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美国"公共史学"所构建的历史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历史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它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历史教学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受到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影响,使得中国文学存在着复杂性,主要体现为文学与历史、文学与道学、史学与经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明朝以来,文学受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复古之风,以文学历史研究而展开,并将史学作为文学复古的理论支撑点,逐渐诉诸于实践。在史学研究的作用下,文学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充,使得文学突破了传统的理学局限,不但被道统所制衡,而是走向文学独立性,并超越了史学思想而带动史学文学化方向发展,由此而突出了文学独立性。本论文针对明代文学复古和史学复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传记史学观念的基本点是将事与人、文与史在历史观念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较好地处理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表现了司马迁发达的史传真实观念;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则徘徊于人与事、历史与文学之间,表现出将事与人、历史与文学相对立的趋向.对两者传记史学真实观念的比较研究表明,司马迁在历史的基础上将历史与文学加以统一的真实观对于现代的历史研究和传记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史学概论组合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掌握史学基本知识,如历史史料、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过程等。它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广度指要以历史知识为主干,对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深度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二、掌握史学发展水平(史著现状、史学动态以及前辈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等),从中可  相似文献   

9.
史学思想和新民思想是梁启超思想中的两极 ,同时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其主要表现为 :史学是新民思想的表达依赖 ,而新民思想则是史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具体表现为 :(1)把民权思想贯彻到新史学中 ,让史学成为国民的镜鉴 ;(2 )批判君王史观 ,鼓吹民史观 ;(3)以历史之光荣激起国民的自信心 ;(4 )以历史之精神陶铸国民的品格 ;(5 )史家要以适合于国民的书法 ,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0.
《史学概论》是关于史学理论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史学概论》讲授内容是要依据并反映和阐述史学理论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史学概论》就是对史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概要论述。我们认为,《史学概论》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四部分内容,即历史过程论、史学学科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政民主的核心问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宪政论者把二者的对立绝对化,由此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超越二元对立的前提在于,运用人类政治智慧对二者的关系合理定位。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通过合作治理,有可能走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二元对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西南是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最典型的区域之一 ,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宝贵的生态智慧。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也能够为西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在大力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倡导各民族和睦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取向的今天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无疑给现代社会提供富有启示意义的独到智慧。在西南地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只有坚持把科学发展理念与各民族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 ,才能形成各民族相互尊重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真正实现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其教义的精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矛盾。文章试从道教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道教生活智慧的时代价值,道教界参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等方面阐述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融性以及道教所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武术的生存问题始终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根据哲学层面决定论的观点,作为私斗或军事战争的自然之果,武术似乎面临着难以人为左右的生存问题。面对生存危机,由于存在人的自由意志,武术始终沿着从随意的肢体活动向有意识的身体行为方向转化,结出了人化的武术生存智慧之果。在长期与各方危机抗衡的历程中,武术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生存智慧:繁杂、高深的技术体系;习武意识的升华;天人合一主导;技术动作的转化;血缘式传承的融合;武术目的的转化。这种以易变为主体的生存智慧,在面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汹涌的新生事物冲击,必然能够通过深厚的积淀、不断地易变等人的自由意志努力,有意识地实现文化适应,最终完成武术从生命冲动到生命塑造的文化延伸目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和造就现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本文就体育、价值取向,高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确立的依据、属性、含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为培养合格的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者、智慧的传播者及对真理与神圣的亵渎与怀疑者。然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却存在着文化底蕴的缺乏、公共话语权威性的丧失、政治意识的淡化、德行人格的缺失、知识分子的边缘化等方面的困境,这往往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怀着对时代、社会和百姓的忧患意识,以道体为前提,以自然、无为为价值原则,以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为主线,提出了道家与众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愚民"、"弃智"思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秦人法家思想主要凝聚了法家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秦历代有为君主对于创霸业帝的恒定取向和韧性追求上。它既包容了震烁古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韬略,也表现了秦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它高度聚合了秦全社会的理想意志,构成秦人执著的民族情商,成为支撑其崛起强盛并最终担当统一六国问鼎华夏的文化内驱力。  相似文献   

19.
武术具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武术的价值核心在于武德,重武德培养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武术文化、武术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棒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普及不够,整体水平差。根据棒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智慧性等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广泛的推广和发展棒垒球运动,以此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