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陈益飞 《文教资料》2007,(30):145-147
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网恋、恶搞、崇拜黑客。我们要有针对地构建大学生网络伦理规范,使大学生不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尊重网络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网络隐私权,做到网上行为诚信慎独。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价值取向的矛盾性和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和现实伦理困境是造成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法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规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促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不仅仅在物质方面,同时也在人的良好精神风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网络伦理精神在网络社会中孕育而生.在道德转型过程中,作为社会新道德的探索者,青年大学生总是走的最前列.网络社会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网络伦理精神.高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高等学校担负着向社会各界输送各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企业是最重要的人才输入领域之一。在输出和输入的交流中,高校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交流双方最为关注的两项指标。因此,高校毕业生是否具备不断演进的社会所要求的素质和能力,是高等教育办学和改革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特组织了这项内容确定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调查,希望为新世纪高校办学和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法,按随机原则从中抽取了潍坊市(包括城区及各县市区)的300家企业;有效问卷171份,占收回问卷的94…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伦理构建是现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构建有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现与价值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网络道德规范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普及,创建了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旧有伦理体系的不适用,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大学生是上网比例最大的群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常见的思路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某些基本伦理教育(例如强调诚信原则和培养自律精神等)及开展上网心理辅导,这种思路的根基在于试图通过引用现有伦理资源来应对网络伦理问题。而重点却在于,对旧有的伦理体系进行技术性修正,能否解决网络带来的新伦理问题?笔者以为,任何现有的伦理一旦面对新主体,都将大大失去效力。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通过修改现有规范来约束新主体,不如引导新主体共同创建新规范,从而使新规范完成主体内化而真正发挥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伦理危机与"数字化生存"方式结伴而生,主要表现在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崇拜黑客、沉溺游戏、学术伦理丧失等方面.网络技术的虚拟性、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商业网站利欲驱动等是其产生的内外部根源.大学生自身应养成良好网络道德,培养高尚的人文操守,教育部门应担负起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职责,同时,信息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互联网行业自身也要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8.
网络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问题也接踵而来.大学生网络失范主要表现在意识、规范和行为等方面.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伦理失范的对策,以期规范大学生网络伦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种种的伦理道德问题。面对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大力创新,以适应网络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呈现出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其中,网络伦理失范就是必须要认真反思的课题和挑战。在这场关乎大学生是否健康成长的斗争中,教育必须不辱使命。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本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打造新时期大学生健康人格,这既是新时期网络发展为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使学生学会应对各种网络诱惑与挑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人文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高校学生的视野出发,对安徽省内公办、民办高校的人文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两种类型的高校学生的问卷结果对比,指出了民办高校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折射出民办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校学生道德素质已被提上了日程,加强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建设就成了迫切要求。本文就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建设问题谈了一些看法,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非自愿就业概念来解释和测度就业质量。本文认为,虽然非自愿就业尚未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但非自愿就业现象却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质量问题的产生。非自愿就业可以充分利用价格这一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对大学生的实际工资和保留工资进行量化处理,使关于就业质量的大量微观变量集结为宏观模式,从而建构起一个基于非自愿就业、可收敛、可量化、可操作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教学型大学在学生的素质发展特色上有多种多样的探索,前景十分广阔,潜力非常巨大。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价值,拟从责任感和道德感、创新探究能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人格、体魄健全的几个角度探讨教学型大学发展学生素质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前教育界广泛谈论的热点问题。我们应重视和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制定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6.
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智商,还必须具备情商和创新能力,他不仅能承受各种压力,还能团结和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既定的目标。而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本身就先天不足,传统教育中并不能培养学生这些素质,他们毕业后往往不能适应社会。近几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开展的拓展训练已成功地对企业、行政机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而且效果很好。将拓展训练引入高等院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远远胜过纯粹书本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对待宗教的心态与人生信仰的确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确保他们人生信仰正确并统领政治信仰的前提。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比较分析等手法,对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参加宗教活动的情况、获取宗教知识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由此总结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并指出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化、拓展、整合,同时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网络调查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调查既有传统调查的一般性 ,也有现代网络的特殊性。网络调查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也有其应用上的局限性。对网络调查应客观、公正地去对待、去应用 ,决不可随意扩大应用领域 ,更应慎重选择其所采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从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文明卫生素质三个方面设计问卷,随机选取十堰市市区主要地段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工商业户、学校等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十堰市市民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诚信、友善互助、文明礼让、环保意识等方面素质较高,但市民在参与公益活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保护行动等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提高。鉴于市民文化程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建议有关部门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落实,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