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实践是指学生每天从事的基本生活活动,新课改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中包含“社会实践”的内容。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纳入“社会实践”的课程管理。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框架内最突出的亮点之一,从2001年开始,就被作为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虽已被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熟悉,但农村小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许多学校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常态化的教学活动。基于此,本文拟就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成为常态课的成因及对策做一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艳 《新疆教育》2013,(5):124-124
我们了解到作为国家课程改革新增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所占学分的比例最大,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8学分,而语、数、英各只占10个学分。从上面的学分分布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改革中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在当前以及今后将是课改中的一个重头戏。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性,最为关键的是我-ffJ~H何落实这一课程,发挥这一课程的最大效益。我们能否将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教学结合实施呢?我觉得这是可行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5.
6.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自新课改以来着力研究的一门必修课程。多年来,我校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特点。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服务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程,其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学校不能完全将各个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分成几个学科加以实施,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站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逐渐向综合实践活动其它领域拓展,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经比较完备,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需要各校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因此,探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家对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占据八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领域,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分为23学分,占学生144毕业学分的15.9%,其比例之大,可见此课程在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各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老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由于我们"穿新鞋走老路",综合实践活动一直缺乏生机与活力,更谈不到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强化课程意识,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审视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样,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不仅有了“学科课程”、“综合学科课程”,而且还有了超越学科界限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为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创造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创造教育的良好载体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智慧的统整”与“知识的统整”,也就是“科学智慧”和“艺术智慧”的统整和“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要达到这种整合:…  相似文献   

12.
反思是中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就反思在中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所需要的条件支持,反思的主题以及反思的方法等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准备是中小学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就如何选定一项活动、制定一套活动计划以及帮助学生做好哪些准备等问题展开论述,从而确保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为学生们搭建了这个活动的舞台。综合实践以整合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且综合实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程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经比较完备,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是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只有把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研究,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一、社会实践享乐趣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知和了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增设此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形成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纵观人教版七-九年级的教材,共有36个,150页,差不多是教材的六分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学不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就是手足无措,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何这样重要的课程内容成了教材中摆设的“花瓶”?成了教学中最尴尬的部分?笔者通过实践和调查了解,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北京市高一年级首次进入新课改,我们虽然借鉴了一些早期进入高中新课改学校的经验,少走了一些弯路,但对于北京市众多的高中教师与管理者来说,高中新课改仍然是挑战与机遇共存,欣喜与困惑同在。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中小学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培养尊重科学和努力钻研的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社会性和个性也能得到和谐发展。因此说,综合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兰溪三中现有班级40个,近70%为农村、乡镇学生,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由于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基础相对较弱,课程基础、活动基地、活动组织管理等各方面都基本上从零起步,原先的德育团队活动基地不足以补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需求,学校十分重视新课程改革工作,积极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人手,探索实施的模式,稳步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现就我校在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实施策略的探索作一点不成熟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做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其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实施过程中,既要创设和谐的软环境,又要保证硬条件到位,这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