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2.
阴柔美是女性创作中一种极为鲜明的创作风格,她缠绵、委婉、纤丽,又极富深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冰心和丁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权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的作品创作风格不同,却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女性创作的阴柔美。从对这两位创作风格迥异的女作家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阴柔之美是女性作家所共有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3.
尤今的小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审美功能上,她的小说属于纪实性的问题小说,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在创作基调上,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的神韵;在审美意境上,她的小说形成了高贵的世俗美。  相似文献   

4.
尤今的小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审美功能上,她的小说属于纪实性的问题小说,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在创作基调上,她的小说具有散文的神韵;在审美意境上,她的小说形成了高贵的世俗美。  相似文献   

5.
女作家萧红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受迫害、受摧残的形象。她用现实主义手法,深切地关注和思考所处时代的女性的生存及内心世界。她塑造的女性充满着独特的悲剧美,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6.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中最具独特风格的小说,作家将希腊艺术美与日本古典艺术美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中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观,淳朴和谐的民风民情,神圣纯洁的爱情,肉体与理性统一的青年男性美,以及富于青春活力的老年形象,均表现出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这部小说轻松明朗的艺术格调,从而实现了三岛所追求的艺术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7.
贾秀清 《海外英语》2012,(17):178-179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之一,她一贯提倡妇女主义,为黑人妇女争取权利,她于1982年发表的小说《紫色》成为了诠释妇女主义的代表作,小说中黑人妇女的爱和宽容不仅解救了自己,而且拯救了黑人男性并打动了白人,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理想家园。她们表现出的这种大爱正是妇女主义的精华之所在:用爱拯救一切。  相似文献   

8.
朱笛特有一种特别的中国情结,她在属于自己的“象牙之塔”里神往于中国,认同于中国文化,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想象中国、塑造中国、介绍中国。她对中国古诗的译介,带有相当大的改写与创作的成分。她对中国古诗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美学再加工,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想象,抒发了她的异国情调、中国梦,塑造了她心目中的中国文化。朱笛特将她的“中国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框架下,她无意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历史真实,而是借异国历史满足自己想象和审美的需要。“中国历史框架”只不过是为她搭起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为她独抒性灵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背景,是女作家借以抒发自己的中国梦的一种创作手法。她笔下的人物,寄托了她的理想,深深打上了她的个性特征,是女作家自己的激情、理想与其对中国的梦想和想象相结合的产儿。  相似文献   

9.
罗淑是20世纪30年代在小说创作上极有成就的女作家,她独辟崎径,注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饱含深情地描写了四川沱江流域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面貌,用心细细地写出了他们血与泪、丑与美、苦难与抗争,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鲜活又极具个性和地方色彩的人物形象。这在于她对人物心理、细节、语言描写技巧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另类的女作家,她凭借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及不羁的个性,创作出了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尤其以小说为最。追溯她传奇的人生经历,剖析她奇特的个性;从小说中的人物感情生活入手,浅析张爱玲独特的生平、奇特的思想个性和她的小说之间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万谊  乔建中 《文教资料》2008,(33):18-20
庐隐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风格独具的"感伤派女作家".她的小说中充满感伤情调和悲哀色彩,是时代文化心理和作家独特经历的综合产物.庐隐通过对悲哀的叹美来寻觅人类生命的底蕴.  相似文献   

12.
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京派小说”的著名作家,也是中国现代田园小说的开创者。他的小说一向以清淡简朴闻名,由于他注重的只是“自己的兴味,”在田园风情的描绘中,体现他对“梦的真实与美”的追求,加上他优美的语言艺术,运用绝句的表现手法,着意追求一种质朴隽永的风格,为人们营造了一种田园牧歌情调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小法黛特》是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之一,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小法黛特一开始被人们当作巫女看待,是丑恶的代名词。后因其一系列美好的行为,于是她变成了真善美的化身,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天使。巫女向天使的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乔治·桑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庐隐是五四时期浪漫抒情小说的领军式作家.她的自叙传浪漫抒情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先河,她的浪漫抒情和社会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格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女作家.萧红的散文化小说、张洁小说中女性在婚姻中的迷茫与无助、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社会化的迷茫、林白小说中对于生命的扣问、方方对人的生命的关照等这些风格都带有庐隐五四时代的影子.如果说庐隐是五四时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产儿,那么这些后续的女作家则是带着庐隐式风格的社会产儿.  相似文献   

15.
废名的“乡土田园小说”,以带有田园牧歌情调、强烈抒情色彩和诗化倾向,营构了一个个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展现了优美恬静的乡土之美、质朴敦厚的人性之美、温婉美丽的女性之美、佛道禅思的宗教之美。  相似文献   

16.
汉赋山川景物描写开创了专意描写山川景物的新纪元,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和合美、寓于虚拟的时代美以及迭宕相映的结构美。和合美是儒家的理想,也是汉代南北文化大融合的产物,它成为汉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古老理想。时代美是汉赋家共有的雄浑奔放的情感,具有史学价值。虚拟手法对小说有深刻影响。迭宕相映的结构美,符合“一张一弛”的美学原理,也反映了汉民族厚重方正而又浪漫奔放的共性。  相似文献   

17.
陈转利 《海外英语》2003,(10):36-37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英国当代载誉文坛的女作家,从195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开始,到2000年创作出《本,在人世间》,50年间笔耕不辍,曾几度获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候选人提名。她的小说题材广阔、内容深刻、创作风格多变,在英语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著名的评论家Dorothy Brewster早就称她为“年青一代英国小说家中一位最高天赋的作家”;则称她为“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18.
京派女作家是继文研会女作家之后,与"左联"女作家并立、成就显著的女性书写群体.本文仅从叙事艺术的绘画、雕刻、建筑美,探究京派女作家小说审美的形式特征,总结其艺术创造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小说《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爱情故事的小说。小说从主人公斯嘉丽命运的变迁、情感的经历反映出人生命运的变化无常,在小说的创作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并通过一系列意象表达了小说的文学主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为此,本文结合小说内容,从意象解读、审美理想、人性思考等角度深入探究小说《飘》的文学意蕴,并对小说中的美学进行解读,旨在加强对这部小说的深入理解,充分彰显出这部小说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夏目漱石终其一生追求余裕美、和谐美和悲剧美,其“和”的审美理想历经了从“非人情”到“则天去私”的转变。这些美学思想在其小说《草枕》和《心》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漱石美学的形成,最初是缘于漱石反对自然主义滥觞、弘扬日本民族文化的初衷。此外,国外美学和日本文化对漱石美学的影响,亦不可低估。当然,夏目漱石的审美观并非完美无缺,反恩其思想,可以发现它也存在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