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谋的<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而成的.但电影的<活着>虽然也充斥着死亡,却不让人感到那么沉重.本文主要从身份和文化观念上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期赵德发的作品<嫁给鬼子>、<挠挠你的手心,你什么感觉>、<学僧>等多关注现实生存,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去掘取生活中没有被湮没的爱与美,反思当下社会人们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3.
王强  罗媛 《考试周刊》2011,(2):37-38
在《活着》中,余华极其冷峻、真实地写出了人在边缘状态“活着”的生存状况。他用冷静的、令人颤栗的叙述,用生动的故事形式将这一主题抽象到人的生存意义的高度。本文通过分析《活着》所要表达的生存状态,去探寻作品中所体现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余华的<活着>向我们呈示了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爱与善.因为余华心中充满着悲惆之心和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所以作品中人物的言行无处不体现着爱与善的哲学.这不仅体现在异性之间的恋情上,更体现在对他人的怜爱、谅解、尊重以及对自身的认同感和反省的行为之中.在生命的伦理层面,作者和他笔下塑造的人物共同向我们展示了活着的苦难状态,却提供给我们一种活着的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赵星 《文教资料》2008,(25):12-13
在清代著名小说<儒林外史>中,士子的漂泊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事件.本文拟从士子的漂泊中抽取出客死他乡、抛弃原配和充任幕宾这三类事件去探讨士子们的生存困境,进而阐发<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6.
在读图时代,小说<活着>及由此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作为三种不同的艺术创作,有着复杂的联系和区别.文章从场景安排、人物塑造、叙事策略和主题表现四个方面分析了小说和影视的区别,并阐释了小说<活着>在读图时代的审美嬗变,对"活着"的理解与表现也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我的从教生涯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几次语文课程的改革,这让我深深懂得,语文教师不止是一种身份、一个职业,还是一种艺术、一种创造。多年之后,多少公式、定理灰飞烟灭,可是语文还活着,文字还活着,语言还活着,精神还活着,随着岁月镌刻在每一张青春、美丽的脸上,使升学或去打工(很多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的学生都能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这些,都是我们语文教师用广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心灵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8.
池莉的短篇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以下简称<冷>)中,没有波澜壮阔、如火如荼的人生盛典,也没有叱咤风云、壮怀激烈的时代骄子,只有老牛拉车似的平庸生活和与之浑然一体的猫子、燕华等,情节模式没有戏剧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然时间为顺序的纷繁的日常生活.然而,池莉在<冷>中却成功地找到了武汉小市民生存的原生状态,并择用了符合这个阶层的人物、话语、视角、主题、叙事方法,从而使她这篇小说在全面认同这种市民的本相中,既为作品找到了广泛的阅读对象,也为<冷>的创作找到了新契机,但同时,<冷>由于对个体生命、庸常人生的过分张扬,使其缺乏一种震撼人心东西甚至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痛苦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但要活着却不能不承受痛苦。离开痛苦,人就会变得简单而肤浅;但如果不想方设法去摆脱痛苦,那么活着也只能是肤浅而简单。人是在母亲的痛苦中孕育和诞生的,也必须在痛苦中生存和逝去。能受得了痛苦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海上孤影     
<正>1982年,史蒂文·卡拉汉只身一人乘坐帆船横渡大西洋,帆船撞上暗礁沉没,他坐在救生筏里随波漂流,偏离了大洋航线,救生筏上几乎没有任何供给,如果没人救他的话,他生存下来的机会几乎是0。不过,76天之后,他被3名渔民发现竟还活着,虽然已经瘦得只剩一副骨架,但他还活着,这是有史以来在海难中坚持最长的生还奇迹。卡拉汉后来对不堪回首的76天的描述,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他如何捕鱼充饥,如  相似文献   

11.
论余华小说的人性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惯于表现人生的苦难与死亡的威胁,让主人公在最大限度的压迫下去展现主题。但是,这些安排无一不为了使人性遭受锤炼,为了让人性的光辉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他开出的药方就是:“活着”。在活着的过程中去消解一切对于人的生存不利的因素。在活着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2.
知名学者伍雄武教授主编的<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一书,2007年10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站在当代学术前沿,立足于一个民族的生命和她的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理论视点,认为中华传统道德仍然还活着,只不过是在变革中、发展中活着.  相似文献   

13.
话说痛苦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但活着却不能不承受痛苦。离开痛苦,人就会变得简单而肤浅,但如果不想方设法地去摆脱痛苦,那活着也只能是肤浅且简单。人是在母亲的痛苦中孕育与诞生的,人必须在痛苦中生存和逝去。能承受得了痛苦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业,在逝去时仍能感受痛苦,说明他一生都是清醒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分析<寒夜>三个主要人物的潜意识、思想、心理和精神.阐述了生存的严重压抑与活着的意志的冲突、性本能的压抑与超我的爱的交错和冲突、俄狄浦斯情结与传统伦理的冲突和纠缠的三个观点,在人格结构上总括为人物本我与自我、超我的交错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的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追求文本深度教学的今天,将文本放置在相对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质  相似文献   

16.
直面贫穷     
如果可以,我决不会故作姿态地去选择苦难。我的生存很苦,但生本来已经来之不易了,我对自己说,只要活着,就是好的,只要活着,一切就都会好起来。  相似文献   

17.
曹彦 《文教资料》2009,(18):86-88
<家>和<围城>都是描写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经典文学作品,<家>中生存的知识分子们在痛苦中也孕育着希望,并且为着这新的希望作出了努力,<围城>中的方鸿渐等人苦闷而卑怯地生存着,却挣扎不开生活的泥潭.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学著作,所透露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异同,而对于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也投射进了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曾读过一篇叫做<为什么还活着>的文章,文中有如下一段精辟的论断:  相似文献   

19.
罗贯中和刘基是同时代人.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和现实生活中的刘基很相似.作者认为,也许当时活着的刘基就是罗贯中笔下诸葛亮的模特.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晓苏的小说《麦芽糖》,思索的就是人的活法的命题。小说中不同的活法,带来了状态和性质迥异的活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