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行为、态度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孩子.在数学教学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若能够灵活、技巧地把握转化的时机及情境,给他们机制地注入思维元素,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掌握学困生的思维特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宏观来看,发展学困生的思维,是新课改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学困生不能再是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我们应该将关注的视点更多地转移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而言,要实现音乐课的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和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就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以新课标为原则,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身,给音乐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一、教师率先更新观念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有头脑、有见解、有独创性的人才,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学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因此,不能每天只是打开课本备课,夹着书本上课,而是应该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尝试,树立一种“敬业乐业”的思想。对新课标进行深入探究,对教材进…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把学生视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来开发,确实很难。它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抓住不断生成的课堂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之一。探究式学习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不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向教材,而是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要把学生的价值、尊严。创新、潜能的充分实现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有活力,才有魅力,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让语文课充满活力,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同时也是由语文学科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活",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种策略。一.设计情境,体悟语言之美,想象之妙,思辨之趣设计情境是一种加诸学习者感性  相似文献   

7.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足以见得音乐在开启人类智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故事过渡到音乐,再利用音乐来讲述故事.在用音乐讲述故事的时候,要充分地调动出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利用网络的元素,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其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寻找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探究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兴起了一股快乐体育热潮。她提倡体育课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快乐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的成功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兴起了一股快乐体育热潮。她提倡体育课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快乐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的成功感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儿童认识到的世界是综合的,因此,应该打破学科壁垒,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但近100年来,我们从西学中引入一种条分缕析的思维方式,学科愈分愈细、专业愈来愈狭窄化。这样固然便于研究事物的细部,使知识系统化、逻辑化,但事物间的联系又被弱化。学生不能借A学科去理解把握B学科、C学科,不会把数学的思维方式引入议论文的写作,不能借语言知识快速把握自然科学文本表述的严谨性。“隔行如隔山”自然产生。本期所编三篇短文意在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的教师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关注《科学》与《历史与社会》《艺术》等综合课的命运,在教学中建立“综合性思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杨金花 《成才之路》2014,(23):20-20
正《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那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怎样生活化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识字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低段的识字是比较枯燥的,而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根据文本,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2.
禤原忠 《广西教育》2010,(29):39-39
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这就是赏识教育的精髓。赏识教育外在表现为对人对事有积极的态度,内在素质则注重自我成长,以克服心中的阴影,塑造健全的人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生活的中心舞台,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创建适宜有效的教学情境,给生物学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这是叶澜教授在有关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段话。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叶教授的话给教师深刻的启迪,如何给课堂注入生命的活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源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多年来,我尝试着在听、唱、动、奏、赏统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参与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创造教育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光辉,在终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中,陶先生一贯重视创造教育,从事创造教育,对创造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科学的总结,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运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试论述音乐课堂中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三个学习领域之一,每个年段都有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要求。这些都是以前《音乐教学大纲》没有涉及到的。如何把音乐创造活动付诸于教学实践,是音乐教学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实施《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把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引入课堂,上好音乐创作课,给旧教材赋予新意。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智开始成熟,他们探究兴趣浓,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表现能力和创造学习能力均较强。据此,我把沿海版教材…  相似文献   

19.
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同样是音乐课的课题之一。而所谓音乐创造是指学生在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潜能的即兴创造或运用音乐材料进行创作的音乐活动。它是《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标准之一,也是从小激发学生创作潜能、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创造”呢?这里想以《小放牛》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音乐教育也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从单一性模式向以创新为主的多模式发展。以创造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造的创新,而不是要儿童只作简单的被动的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