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36):44-47
继200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之后,《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将推出第二届“企业社会责任系列活动”。在活动启动论坛上,媒体界、法律界及企业界代表围绕“舆论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理性、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32-I0033
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基金”(The Special fun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由《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倡议发起,由关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企业家联合成立,以搭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创新平台为具体使命。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对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11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对中国国有企业100强、民营企业100强和外资企业100强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伟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11-I001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推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对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为弘扬社会责任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敬意;对长期支持论坛,并担任指导单位的商务部、国资委等部委的领导以及参加论坛的专家、企业、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8,(8):I0009
国务院国资委最近刚刚发布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中央企业必须成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表率。  相似文献   

7.
李金华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08-I000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物质层丽的现代化到精神层而的现代意识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我看来,无论对于企业、政府还是公民,社会责任都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意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连续五届关注和探讨这样一个重要话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16-I0017
中国的财富公益论坛 与众多探讨财富机会的论坛不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定位于“财富公益论坛”,它倡导“责任创造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聚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创新模式,推动社会责任理念在中国的普及,倡导政府、企业、学界、NGO组织和个人为完善中国的社会责任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厉无畏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08-I0008
跨人新世纪,伴随中国绎济崛起和“走出去”步伐加快,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事实上,在上世纪6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已经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今天,企业社会责任也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8,(8):I0017
几年前,当多数银行还在为自身谋发展“埋头苦干”时,浦发银行就于2006年6月率中国金融业之先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这样写道:“一家受人尊敬的企业,不仅善于在市场商业活动中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获取利润,更在于能够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传媒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况 《新闻传播》2007,(2):26-28,49
近几年来,随着某些媒体热炒“超女”、“人乳宴”及“美女经济”的盛行,人们对媒介传播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随之,关于媒介传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市场经济下的经济效益亦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社会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衡量的依据除了必须看其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外,还必须看其是否肩负起了传媒应负有的社会责任。本文拟就传媒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契合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1,(8):I0024-I0025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于每年“两会”之前推出,是“两会”之前举行的重要会议平台,论坛汇聚国内外政府、企业、学界带头人,探讨不同领域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0,(6):77-79
2010年1月22日下午2时,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2009最具责任感企业颁奖盛典”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隆重举行。 这项活动由《中国新闻周刊》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主办,并得到商务部、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安监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委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赵阳 《中国新闻周刊》2007,(8):I0004-I0004
一年前,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成功举办,提出了“全球责任·共创和谐”的主题,第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2,(5):77-77
3月28日,“首届中国传媒论坛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座谈会以“履行传媒责任彰显传媒力量”为主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组长陈刚教授发布中国传媒史上第一部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1中国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据介绍,2011年9月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在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026000等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媒业的特殊属性,制定了中国首个传媒社会责任指标参照体系。课题组从全国报社、电视台、期刊社中抽取了200家单位作为样本进行了相关数据采集,此外还从主管部委及数据机构获得了部分抽样媒体的总收入、纳税总额、公益慈善支出、广告刊登额、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等数据和材料,同时还以领军人物访谈等方式对传媒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路径、成绩等进行深度调研。《2011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报告》的出炉,标志着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建设开始有一套全面、完整、系统的指标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晨波  祝慧 《中国新闻周刊》2006,(8):I0001-I0002
“全球责任·共创和谐”,一方面表达了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一方面也呼吁相关的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重视和承担对发展中国家环境、生态、劳工方面的责任。这不仅是全球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内要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汤声闻 《中国新闻周刊》2007,(8):I0002-I0002
21世纪,“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世界性话题,这个词汇今天能够成为中国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是中国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7-57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12月7日发布了“2009-2010英特尔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布的以社会创新为主旨的企业责任报告.总结了英特尔在过去一年中的企业责任业绩,  相似文献   

19.
《大观周刊》2010,(37):132-133
“保护的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2001年12月加拿大政府主张建立的“干预和国家主权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名为《保护的责任》的报告。该报告的中心议题保护的责任:即主张主权国家有责任保护本国公民免遭可以避免的灾难--免遭大规模屠杀和强奸,免遭饥饿,但是当它们不愿或者无力这样做的时候,必须由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来承担这一责任。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共深刻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20.
杨学丽 《新闻世界》2009,(9):126-127
本文以“邓玉娇案”为例,从理论角度出发,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为例,论述当代中国社会对报刊社会责任要求的深化。《南都》对该案件的报道,包括整理其他媒体报道,独家专访,刊登媒体人士、读者及网友的评论观点等,及时、全面、深入、准确公正,体现了当代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