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伟 《篮球》1999,(23)
确切地说,我是在1995年全国男篮八强赛之后迷上“写球”的。 30多年前,我还在读高中时就很喜欢打篮球,看球赛更是我少年时代不可缺少的“生活时蔬”。那会儿,我经常是人在课堂心系球场,茶余饭后也是很“奢望”看一场紧张激烈的灯光球赛。“球迷心窍”的我倒是没有耽搁读书(参加工作之后终圆“大学梦”),可我当时实在未曾料到日后自己会步入“炒球行列”。 触动我写球神经的应该是在1995年举行的八强赛。当时我被篮坛健儿们的大智大勇感染至深,尤其令我这个济南人感到自豪的是,八支球队中有不少济南籍的球员和教练,如济南军区队的  相似文献   

2.
我很喜欢航空模型,小时候常跟在大孩子后面看他们放飞木制的小飞机。一晃60多个春秋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飞向蓝天之梦。  相似文献   

3.
胡斌 《围棋天地》2007,(6):96-96
念初中时我是个不爱读书、喜欢翘课的“不良少年”。我的“尊姓大名”常被老师作为反面教材提起;上进的同学都当我是“黑社会”,对我敬而远之。回到家里,妈妈也时时因为我的“不务正业”而“龙颜大怒”。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初三毕业。  相似文献   

4.
现在,中国人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着。我这个普通集邮爱好者也有一个“新邮发行梦”,现在借《集邮博览》这个平台呼吁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这个“新邮发行梦”能够早一天“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5.
我学练健身太极拳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的。到90年代退休后,我又把学习太极拳与群众性的晨练健身运动结合起来,并将她变成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终生相伴的“业余事业”,这就是我老年生活中的“太极梦”:愿太极、健康与同练的健身友常伴。起初只是出于好奇,在1963年跟王锦程工程师学简化太极拳,对太极拳理及其健身作用并不了解,“文革”后就忘光了。1979年后在热心友人的指导下学了一套“四合一”的48式太极拳,大大提高了我学练太极拳的热情,同时对进一步巩固24式太极拳和学习88式太极拳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6.
时间的脚步正悄悄走近亚特兰大,每个参赛国正在为奥运会进行周密的备战。作为三大球之一的篮球则更是具有诱惑性。想卫冕冠军的美国“梦之三队”近日人员已定。一九九三年加入美国国籍的休士顿火箭队灵魂中锋“大梦”黑肯·欧拉朱旺成了“梦之三队”的主力中锋,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一天。 当欧拉朱旺是个孩子时就十分热衷于体育,尤其是足球和手球,直到现在欧拉朱旺仍然十分喜欢足球。70年代末,他的故乡——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开  相似文献   

7.
庄昕 《上海集邮》2002,(6):20-22,24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集邮。那些色彩缤纷的小纸片多少次把我带进美妙的意境,那方寸世界又多少次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邀游……长大后,我义渐渐地喜欢上了极限片这一新颖别致的邮品,它图案精美,内容丰富,不但给了我新奇感,特别是它要求邮票、图画明信片和邮戳三者间达到的“最大可能一致与和谐”,更让我入迷。  相似文献   

8.
张莉 《钓鱼》2005,(21):15-15
因为喜欢海的浩瀚,所以喜欢海钓,喜欢海钓中鱼时那竿弯如弓的感觉,喜欢海钓那摄人心魄的刺激,喜欢海钓富有的挑战性……太多太多的喜欢,使上海33岁的年轻钓手王言杉在2005亚细亚国际友好钓鱼大会上成了弯弓”射”大鲷的风云人物,以一尾222千克的大黑鲷成就了他的冠军梦。  相似文献   

9.
季明 《垂钓》2001,(5):79-79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人,妻子叫我“季迷”。由于地理气候原因,本地每年6月初到8月底是最佳垂钓时间,这个时期正值我休假,从1993年开始,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是在卧龙湖度过的,真是充分地享受了钓鱼乐趣。  相似文献   

10.
大家好!你们可能都喜欢叫我“棒子”。说实话.我还真挺喜欢这个外号的。“棒子”的意思就是总会给予敌人最致命的一击,这也的确符合我的性格。另外,这个外号与我的名字也有关系。我觉得只有球迷喜欢的队员或者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球员才会被起一些外号,这说明有许多球迷喜欢我。我也爱我的球迷。我爱他们。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垂钓》2005,5(11):36-40
“老鬼杯”是大多数竞技钓鱼人喜欢的一项比赛,由于我是老鬼钓鱼论坛的版主,有一个参赛的名额,就直接在网上报上了名。  相似文献   

12.
流星火 《新体育》2006,(10):50-51
日本男篮世锦赛结束了,美国“梦七队”巨星们脖子上挂的不是金牌,而是铜牌。对肩负着为美国篮球正名重任的“梦七”将士们来说,这意味着又一次失败。美国篮球已经6年与世界冠军无缘了,这对美国篮球来说,是一个漫长且难熬的恶梦。  相似文献   

13.
要说我黑大头是最喜欢到处跑、到处玩儿的,可大家都知道我的时间和经历都用在“追球”上了,即便是有时间也没多余的闲钱到处去旅游,不过话说回来,我也追随着中国队去过不少地方,可记忆最深的不是什么名胜古迹,而是让我魂牵梦系的绿荫场和令我牵肠挂肚的中国足球。这不,从国家队昆明集训到移师意大利到征战伊朗、兵败美国、再到泰王杯,直至在玉溪 痛栽在美国银 河俱乐部的足 球队脚下,我一 直跟随着我热 爱的中国足球 队四处“漫游”, 你要问我罗马 美不美、伊朗什 么样、泰国好不好玩儿,我真的不知道,因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  相似文献   

14.
初到马德里 “迈克尔,迈克尔,你真棒!我们支持你!”一个胖胖的马德里居民兴奋地朝我喝彩。“哦,看啊。他是多么喜欢孩子啊!”不远处一位母亲善意地向我微笑。感激神恩,如此舒畅的心情很久都没有出现了。马德里的蓝天白云,还有我脚下的人工草皮此刻都显得温柔备至。没错,我是欧文。现在正在马德里一个以我个人为主题的足球培训中心里面,这里的孩子正围着我问个不停。  相似文献   

15.
说实话我们几乎都已经忘掉了罗马里奥。或者说,我们正在从记忆中努力把“他”踢出去,把“他”蒸发掉,倘若成功的话,我们决不会感到惋惜。忘掉就忘掉吧,罗马里奥算不了什么。我不太喜欢罗马里奥─—这一点我必须与球迷同志们坦白清楚.就我所知.跟我一样不再欢这个人的“同志们”相当不少,十个人里至少有六、七个罢。可是,这世上有些人们们是你想忘也忘不1。譬如说迭戈·马拉多纳,他没事就提醒你.弄出点动赢来,让你往他那瞧。但我是在欢马拉多纳的,因为他“坏”得阳光灿烂和透明,““坏”得单纯,就象一个孩子,他海气、任世、…  相似文献   

16.
郑路华 《钓鱼》2007,(11S):50-50
夏秋之季,我喜欢用玉米酒糟猎“大物”,收获颇丰,主要对象为鲤鱼、草鱼、鳊鱼及大鲫鱼。现将有关做法与钓友介绍,共同分享喜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熟悉刘振家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可爱的外号“小兔子,这一外号的由来到底是因为刘振家温文尔雅的性格,还是因为她有着一副宛若小白兔一般可爱的脸庞,现在已无从考证,不过喜爱她的球迷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她的这一外号确是事实。在刘振家比赛时;许多球迷会对着她大喊小兔子加油”,更有不少球迷在赛后偷偷地送上毛绒绒的免娃娃表达自己对“小兔子”厚爱。虽然在球迷中颇得人缘,但刘振家并不因此骄傲,她说我希望球迷喜欢我,是因为我的球打得好,而不是因为我的脾气或长相,我希望喜欢我的人是真正的‘球’迷。和同行相比,刘振家的排球…  相似文献   

18.
赵涵 《中国钓鱼》2006,(6):75-75
《中国钓鱼》杂志一直是我们钓迷的良师益友。许多初学垂钓的朋友,喜欢把她称为“教材”,我以为并不过分。纵观《中国钓鱼》杂志20多年的日益更新,从“幼小”成长为“壮年”,无不与《中国钓鱼》杂志的编辑、作者、读者密切相关,有汗水,也有泪水。所以,我们越喜爱《中国钓鱼》杂志,也就越珍惜和关注《中国钓鱼》杂志。  相似文献   

19.
王涛 《中华武术》2000,(2):62-62
宋雪在北京第27中念初二,她从7岁开始练武术.到现在已经有六七年的“武龄”了,曾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南拳、棍术、刀术第一名。 问宋雪为什么练武术她说:“我小时候身体特别不好,老得病,一个礼拜恨不得去好几次医院,一方面是为了强身健体,另一方面我也很喜欢,所以就开始学武术了。宋雪说:“开始,是我自己特别喜欢,想练,可是练了一段觉得太苦,开始打退堂鼓了。不过后来家长、老师都鼓励我.我自己想.老 这么病病歪歪的自己也不好受 呀!所以,还是坚持下来了。” 宋雪说这么多年练武术, 最难忘的是练旋子的情景:‘刚 开始…  相似文献   

20.
佩顿可以说是1996年NBA最走运的,本来梦之三队的成员都已经确定,也在一起训练了一段时间,NBA球员把能入选梦之三队当成是自己的无尚荣耀,这里也包括加里佩顿,这位西雅图超音速队的20号后卫。但梦之三队的初定名单并没有他的名字,后来梦三队成员“大狗”格伦·罗宾逊在训练时因右腿受伤。拒绝上场参赛,被排除在“梦三队”后。这样佩顿才作为替补被NBA匆忙选中,成为梦之三队的14号。在本赛季中(95—96)这个抢断和口才均十分出色的高手,给这支充满活力的“梦之队”带来了一股不小的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