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模式,就是要更加重视人的尊严,遵循人性形成的规律,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把教师主体的发展与学生主体的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以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学校发展计划来激励师生,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必将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长点,德育课程化和学科德育成为基层学校德育实践者关注的焦点。德育课程化是德育方面的重头戏,学科德育是全员德育的具体体现。如何理解德育课程化与学科德育的关系以及如何实施学校德育,是学校德育必须明确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4.
朱莲萍 《现代教学》2013,(10):50-51
德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坚持这个原则,一切从这个原则出发,学校德育就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校努力以人的成长为核心构建起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一、丰富德育隐性课程《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隐性课程,是达成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与我们全体教师直接相关的艰巨任务。课堂是学校实施"两纲"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  相似文献   

5.
1.转变教师角色,走出教育误区,让德育课程化 长期以来,学校承担着社会道德价值维持与传递功能,但是,学生绝不是灌输德育体系的容器,德育也绝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活动。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德育课程化。我个人认为:德育课程化绝不是德育课堂化,更不是单一的进行德育教学,而是要整合学校德育资源,让教师们的言行举止、师德风范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感悟德育工作,体会德育功能,形成学科育人的德育课程化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使教育教学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6.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与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建构学校德育体系”实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体系化思想作基础,以整体化目标为支撑,以内容的整合为依托,以操作机制的突破作保证,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整体化方面凸显出独特的功能。它有助于中小学德育课程超越平面化剖析的局限,进行立体化的规划;有利于学校德育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方向前瞻与现实观照;帮助学校德育课程辩证地处理传承民族文化与回归生活的辩证关系,找到课程的生长点;有利于学校德育课程将“结果验证”教学与“过程体验”教学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宋思洁 《中国德育》2013,(19):18-20
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而不是把德育工作视为德育课或者德育教师的专属任务。学科德育可以使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自觉地成为德育工作者,从而对受教育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影响。一般而言,学科德育主要指各科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各科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德育形式。它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事中学德育研训管理工作,在长期的调研和考察中,发现很多学校缺少德育课程化支持,因而德育工作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化。一、德育课程化的价值和意义1.德育课程化的内涵解读。什么是德育课程化呢?德育课程化,就是在明确国家教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三级德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凭借教育管理者对教育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落实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化,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为了在学校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根据构建学校德育内容形式的不同,我们认为可以将德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类.  相似文献   

10.
蓝其高 《广西教育》2008,(21):25-26
中职生源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逐年下降,因此德育工作更显重要。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有赖于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行动。本文提出了学科德育的理念,并阐述了学科德育的意义和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对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想法需求缺乏了解,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形式缺乏精心设计,经常出现的是枯燥无味、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或隔靴搔痒做无用功的现象,甚至带来学生的反感情绪和社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英语育人方式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度挖掘英语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学科德育建设,是摆在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结合当前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形势,深入研究高中英语课程学科德育的时代价值,提出高中英语学科德育建设路径:遵循教学目标,明确建设方向;基于教学实施,明确建设内容;关注英语学习必备技能,巧妙融入。  相似文献   

13.
直接学科德育课程是学校专门设置的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以学科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课表的课程,在学校整个德育体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本文着重探讨了直接学科德育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德育功能,并分析了我国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如稳定性与变化性、结构和层次以及知识性与教育性问题,以期探讨直接学科课程建设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科式德育课程一直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中主导性的课程形态,但其实效性常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本文从学科式德育课程的问题出发,试图重建德育课中的师生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改造传统德育课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深入研究和逐步推进生活德育。生活德育关注现实生活与德育工作的密切联系,关注德育内容与形式的更新及统一,关注德育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背景和情感需要。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倡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大力践行生活德育。但就目前来看,有关生活德育的研究还只集中在这几个层面:理论基础、实施途径及课程教学。关于如何构建与生活德育相适宜的学校德育环境,则论述不多。笔者认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包括德育课程改革)进入阶段性反思的时候,有必要对作为生活德育外部条件的学校德育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无论是对于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品位,还是巩固和发展德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1年实施德育课程改革以来,南京市学校长期坚持生活化德育课程理念,在国家课程实施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充分践行"主体性"、"生活化"理念。市、区、校共同致力于探索德育课程构建的机制与制度保障,结合区域特色以项目研究推动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目前,全市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呈现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等特点。但是针对  相似文献   

17.
18.
2001年,我国各级小学的课程表中,写上了崭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由知性德育迈入了生活德育的新航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回顾、反思德育课程前行的路径,我们高兴地看到经历十年课改后,德育课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德育课程教学会更具魅力。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十年来,确立了生活德育论的道德哲学立场,变革了传统的知识授受式教学,探索了活动式、生活化德育课堂,促进了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19.
校本德育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也是学校德育特色的体现,但在开发过程中,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过程中,除了遵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外,还需厘清几对关系。本文着力于此,以期更好地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效率。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构成了我们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课程是落实德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完整的德育学科的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