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语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网络、新闻及其它语言形式中.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一背景理论对收集于宁波当地报纸中的语码转换语料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无论是在以汉语普通话为主题语言的分句或句子中嵌入使用英语或是在以汉语普通话为主题语言的分句或句子中嵌入使用方言,汉语普通话为主干的新闻均是背景,而英语或方言则是图形,图形在背景中突显;所运用的荚语或方言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从词汇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是对语码转换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研究并得出:两个词看似表达同一事物,但基于不同的框架,其所作的推断也不一样;同一个词,置于不同的背景框架,每个背景框架下的内涵语义也不同;因为词所激活的框架不一样,词义的不同在于框架中所包含的特定信息量的多少,而不是侧面概念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3.
《边城》是一部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并给人以独特美感的作品。它的美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一是清新隽永的自然美,二是古朴淳厚的人性美,三是朦朦胧胧的忧郁美。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光水色,以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式。《边城》即体现了这样一种审美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的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  相似文献   

5.
《边城》是沈从文最有影响的中篇小说,文中作者所描绘的"湘西世界"历来被读者所称道,这里风景优美,人性皆真,人性皆善,人性皆美。但是细读《边城》之后,读者感受到的还有凄凉的余韵,还有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以及美的氛围中弥漫着的悲剧色调。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图形一景理论分析广告双关语如何吸引广告受众,体现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可读桂和感染力,达到广告劝说、刺激消费的自的.  相似文献   

7.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形成的研究由来已久,最初的研究主要是词汇表层结构的解释,后来语言学家逐渐开始用相关理论去探究词汇形成的深层原因。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词汇形成的认知原因探究成为一个热点。本文用图形-背景理论揭示了合成构词法的产生原因,以促进学习者对于合成词的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9.
从人际交往看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会话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时,就涉及语码转换。语码转换是为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交际策略。而大学校园又是语码转换频繁和集中的场所,文章基于对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现象的观察,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边城》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该作品运用了许多的象征。通过这些象征,我们了解了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人生哲学。作品中淳朴善良的人物象征着美好的人性,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美的追求;白塔、渡船、碾坊象征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于现代性的排斥;而作品中的死亡意象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可掌握的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语篇的写作尽管遵循客观公正的宗旨,但其中仍不免潜藏着作者的意识形态。通常的批评话语分析虽然能够有效地揭示语篇、权利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但对于其深层次的解读还有所欠缺,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则可以为之服务。文章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报道棱镜门事件揭露者的两篇新闻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的微妙不同,以及它们是如何对读者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只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就在他们短短的人生旅程中体现了他们独有的价值!在生命的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用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后来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是悲剧性的结果,却让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崇高!朗加纳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解释崇高,有很高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经典之作《美国悲剧》描述了在消费主义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变成了占有物质的多少。在这种主导人生观的影响下,传统的道德观念渐渐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对物欲的渴求。研究《美国悲剧》不仅可以深刻剖析主人公克莱德的成长经历和性格,而且能够在分析其所处时代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悲剧人生的根源,探求消费主义意识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边城》的阅读过程体现为对一个不完整句子的追寻、建构与完成。《边城》不完整谓语结构的内部冲突揭橥了《边城》文本的深层意蕴,一种现代社会人性与道德理性对自然人性的压抑,以及由此形成的现代人类生存的永恒困境和现代人性交往的深刻紧张。  相似文献   

15.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创作出了《呼啸山庄》这一文学界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本文以伯克的崇高理论来研究艾米莉的写作特色,指出《呼啸山庄》在主题选择、环境氛围、怪诞与梦境、人物行为及叙事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崇高特点,以便读者能更好地欣赏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基础,运用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对《爸爸去哪儿》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本研究丰富了语码转换的实例研究,检验了顺应模式在研究真人亲子秀节目语码转换现象中的适用性和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有关理论,从词汇、小句及语篇等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小说《围城》中语码转换具有的人际意义,揭示人际交往中语码转换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语码转换”,是指人们在一次性对话或交谈中同时使用了两种或更多 的语言变体。校园,是“话码转换”的自然场所。从校园交际看“语码转换”的原因,大致有四种,即“话语转换”本身所具备的言语交际特殊功能,环境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心理的需要,这些原因的揭示,对认识和研究“语码转换”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语式广告是广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基于成语或习语的一种变异体,而其变异体则隐含了广告产品的名称,功能或创新点。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方法,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分析了一些中文成语式广告。笔者发现成语广告中的变异部分构成图形,能很好的吸引消费者注意,而习语作为背景则能帮助树立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故乡的河流中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了整个人生。他对人类、对生命、对宇宙的体验通过《边城》在湘西的群山中那一脉静谧的水边达到了上下通融、与万物契合的崇高境界。作品阐释了人生之美,诠释了人生之纯,呈现了人生之憾,更渗透了理想化的生活构建。他希望通过作品重建理想王国,希望从道德视角出发,重造我们民族的品德,为湘西世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