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西方绘画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精神、不同的审美理念、不同的艺术形式,一句话它们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有意味的形式”。当代绘画艺术审美理念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向,面对西方美学体系采取“拿来主义”、立足本土学习东方的美学体系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体验,都是艺术家综合艺术思想知识体系的宝贵收藏。对比审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力求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特征的艺术“混血”个体。  相似文献   

2.
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是在形式主义日盛的情况下,对形式与内容矛盾关系的一种调解。贝尔是从形式出发来建构其理论的,其自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调解的结果不但使形式脱离内容,反而导致意味的消解。形式美的独立性成为“意味”消解的前提,形式因的能指性和转换性为消解性提供了可能性,主体心理图式的差异性和解读方式的多样性,则标志着“意味”消解的开始,并成为一股驱动力,进一步使消解走向高潮。消解的过程,是原有“意味”建构与解构的矛盾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本身也受到了损害。  相似文献   

3.
阐释学家赫施提出,文本解释有“意义”与“意味”的区分。我们认为,对“意义”与“意味”的翻译可分别称之为“意义翻译”与“意味翻译”。造成“意味翻译”的动因有很多,主要有文化差异、个人气质、阐释学倾向等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著名的美学命题“有意味的形式”,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现代艺术家和评论家对它赞赏有加,但其仍未免有滑向形式主义之嫌。李泽厚先生对它进行“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的改造和完善,虽也可包涵部分文学作品,但要把整个文学涵盖在“有意味”中,似乎并没有做到,还有待进一步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构图按照艺术的本质、规律,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组合起来,构成了特定的意义,这使得形式本身具有了“意味”。作为艺术作品的内部形式,构图是一种典型的“有意味的形式”。素描训练要考虑构图形式所具有的“意味”,主要从三个方面去体验,即形式语言表现的把握、视知觉感受的合理性和审美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绘画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精神、不同的审美理念、不同的艺术形式,一句话它们是具有不同特质的“有意味的形式”。当代绘画艺术审美理念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向,面对西方美学体系采取“拿来主义”、立足本土学习东方的美学体系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体验,都是艺术家综合艺术思想知识体系的宝贵收藏。对比审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风格特征,力求创造“有意味的形式”特征的艺术“混血”个体。  相似文献   

7.
教学艺术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了解“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有助于理解教学当中追求“有意味”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理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意味”的教学情境创设和“有意味”的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克莱夫·贝尔在20世纪针对视觉艺术提出了著名的“有意味的形式”艺术理论,成为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重要代表。其中,贝尔对于“意味”“终极实在”等观点的论述引起了后来学者的探讨,学界对相关观点及论述褒贬不一,而这都无法否认贝尔艺术理论即“有意味的形式”对西方传统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突破与创新,一方面它突破了自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来对再现性的重视,另一方面它强调要重视感官上带来的形式的整体性。这些突破构成了“有意味的形式”中独特的重视整体性的知觉冲动与重视超功利性的抽象冲动,这构成贝尔艺术理论突出贡献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贝尔的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艺术论题入手 ,论述了艺术形式的问题。认为艺术是一种关于具体和感性的思维 ,一种情感和形式的思维 ,艺术形式是一种情感的形式 ,只有有了具体的情感形式 ,才能使艺术作品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被公认为现代艺术理论的柱石。中国古代书法以笔墨纸砚作为工具对方决汉字进行形的塑造构成其独特的“形式”。而书法中“人”的因素导致了不同的意趣和风格,书家以精气神论之,这正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意味”。中国书家以大量的实践和理论完成了中西艺术理论的同构,赋予书法这“纸上的舞蹈”以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文学批评领域大放异彩,意境说更是影响深远.然意境之说由来已久,前人早有论及.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出发,联系古代文艺理论,我们可以在广阔的范围内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天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着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其中的咏叹调则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个性,也是形成作曲家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作曲家歌剧咏叹调作品的艺术特征,无疑对表演者演唱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歌剧《梦游女》是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富有戏剧色彩。文章试图结合女主人公阿米娜的角色定位,对其著名咏叹调《啊,满园鲜花凋零》的艺术风格及演唱作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目的是多样化的,美的形态是多元的,审美的标准也因人而异,但审美素养是每个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品评应是全面的、兼容的和科学的。“像的”不一定全是好的;“不像”的不一定是不好的。重要的是作品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表达出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情感,以及它能否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与审美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从人的社会性来看“形式”和“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莱夫·贝尔将“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界定为“神秘意味”,并不能视为贬义色彩上的神秘主义。因为不但人的存在需要神圣之维,而且审美也需要这一维度。贝尔的神秘主义的贡献就在于,他始终强调这一维度,并坚持真正的审美情感必然包含着对“纯粹形式”中的“神秘意味”的领会。也许正是贝尔所强调的东西,构成了人的审美和动物“审美”的一个区别。  相似文献   

15.
在以往的研究中,“意境”仅仅是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或审美理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展现。唐人追求一种诗歌的“意境”,实质上是在追求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这种对超越性人生的追求,尽管贯穿整个文化史,但无论是在此前还是之后,都未有在唐代时所展现的蔚然之势。同时它与在其他朝代所呈现出来的厌世性超脱也有着根本性区别。可以说,“意境”说的产生,正与唐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中间位置相照应,是人生精神达到盛世状态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研究中,"意境"仅仅是作为一个诗学概念或审美理想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实际上它更多地是一种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展现.唐人追求一种诗歌的"意境",实质上是在追求一种具有超越性的人生.这种对超越性人生的追求,尽管贯穿整个文化史,但无论是在此前还是之后,都未有在唐代时所展现的蔚然之势.同时它与在其他朝代所呈现出来的厌世性超脱也有着根本性区别.可以说,"意境"说的产生,正与唐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中间位置相照应,是人生精神达到盛世状态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所创作的油画《晚钟》是19世纪90年代的作品,画中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描绘了临近黄昏时静谧、温暖和恬美的俄罗斯大自然郊外的景色和要渡河的人们。《晚钟》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技巧表现了列维坦对自己祖国风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科学化为语言形式,并将其研究对象确立为具有本体论特征的文学性。这种"语言学转向"对现代及后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化实践具有深远影响。它不仅使人们更加自觉地研究文学中的形式结构,而且,它本身也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同谋者。在文学研究"向内转"的旗帜下,形式主义将文学研究的目标定为发掘意义得以生成的形式和机制。以此为基础,形式主义不仅实现了"语言学转向",而且在完成了文学形式自律的同时,迈向了技术自律。  相似文献   

19.
徐成淼散文是他散文创作理念的实践,在中国散文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注重追求文本的艺术性,由于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很多散文形成一个突出的特色,即“超越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特色,大多不是通过专门的议论或抒情来完成,而是渗透在文本的叙述中,甚至于无法将其从叙述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整体感,是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