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考试评价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专业的特点,切实建立起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学校、企业、社会三大方面构建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备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评价权重.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应从其"社会针对性"与"个体针对性"双重内涵指标展开。在现实评价过程中,存在指导思想片面化、评价主体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缺失等误区。积极探索科学评价策略,应从几个方面着手:更新观念,构建质量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搭建各主体互通互认的质量评价立交桥;评价方式多元化,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构建质量评价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2+1”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践“工学结合”理念的大胆尝试。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研究十分缺乏。文章以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如何建立“2+1”人才培养模式中“1”阶段的学习评价标准,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提出进行“1”阶段校外教学的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从指标体系、校内评价体系、校外评价体系和结果反馈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初步的改革和探讨,以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诊断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高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普通话课程教学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实践性过弱、职业性不足等问题,有必要在高职普通话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高职普通话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要遵循实践教学、情境教学规律,可以采用考核标准、模拟情境、延展教学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高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从对高职实践教学现状及工学结合内涵特征分析入手,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计划,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实践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思路,采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形式,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教育现状与培养目标差距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从而形成以特色教学为中心的大职教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均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其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也必须体现工学结合特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科学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多元化的原则,以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能力考核为核心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突出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方法体系五个部分组成.其实施关键在于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与实践教学环节过程的吻合程度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将教书育人与生产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3个学期的专业素质教学、2个学期的职业技能培训、2个暑期和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在此过程中,强调严格的质量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的建设,并建设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教材,为工学结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教学体系。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要体现岗位能力与课程模块的一致性,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高职工学结合英语实训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在文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基于工学结合思想,构建了英语实训课程体系,主要由英语模仿、英语演讲、英语视听、英语速记、英语口译五个模块组成;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基于原始性、诠释性、综合性三个层面的英语实训项目,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基本技能.其实训设计始终关注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用核心技能引领工作任务的实施与完成.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职教育“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用4个学期在校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个学期在企业完成顶岗实习,最后1个学期通过双向选择组织学生进行就业实习.在农业高职教育"4-1-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根据植物类专业和养殖类专业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分别实施"双线双循环"任务导向式和"双班双基"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并且在农业高职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推进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28-31
建立健全我国工学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应修改完善《职业教育法》,明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地位;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提高企业持续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与教学和就业指导有机联系的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机制;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和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职业院校必须在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不良倾向,以及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认为高职教育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形势和发展趋势下,应以就业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系统阐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培养模式及其他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明确看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高职院校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使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找到比较理想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受到了国家、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职机电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机电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中,对机电专业通用职业技能和特定职业技能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分析,根据职业岗位或专业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并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开发系列"双证"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形成数控设备维修和塑机设备维修两个方向的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实施采取"一教双证"的教学策略,引入项目训练法.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推进,教学质量保障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应从强化全体教师员工教学质量意识入手,构建"源头保障、过程监控、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双重身份、双线三层"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外评内控"的评价与诊断系统,"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教学反馈与反应系统,以及"动态调整"的质量保障体系自我完善机制,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