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通过总结不同学者对模糊性认识,梳理了模糊语言之所以存在的理论,提出了作者对词语模糊性的认识即模糊性存在于词语产生与理解过程中。总结了模糊语言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做了一定评价。在对模糊语言的理论认识和应用评价的前提下指出了模糊语言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人的主观认识的有限性及不确定性在语言表达中的反映。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的特殊运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模糊理论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阅读教学除了精确性之外,还有模糊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言语作品进行笼统认识与模糊理解。具体表现为由模糊到模糊和由模糊趋向精确两种基本形式。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模糊性的内在依据,是言与意的非一致性、学生的认识曲线发展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需要学生感悟这三个方面。本文仅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理论指导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论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及其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详细介绍模糊性科学现象、模糊性语言和艺术现象、模糊性社会现象,说明了对模糊性现象的模糊处理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集模糊和明晰于一体的矛盾统一体,世界的这些属性投射到人类的语言中,就形成了自然语言的模糊性与明晰性,世界的模糊性对我们建立在明晰思维基础上的传统逻辑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我们以多种思维方式认识与把握世界。从自然语言模糊性理论思考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找到了前辈们对模糊语言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理论思考,对这些认识成果的梳理过程便形成了我们对于模糊语言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7.
模糊理论,最初由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数学控制论专家查德(Zedeh)教授于1965年在《信息和控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模糊集》的文章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但人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模糊特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大致地把握它们。这种模糊性是普遍、绝对的。由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抽象思维都通过语言来表达,所以模糊性也就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英汉词语的语义模糊性体现在两方面,即词语本体的模糊性和人类认识的模糊性。本文阐述了英汉词语语义模糊性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粗略探讨了可行的翻译方法,并且认为在寻求等效翻译过程中完全可以找到更加忠实于原文模糊语言的译文,因此,以模糊译模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语义范畴内对语言和言语的模糊性的研究,使我们对自然语言模糊性的认识,止于由特定系统化方法所由得出的推论上,自然语言模糊性不仅仅是语义问题,还应站在科学哲学的高度,从语言——世界图景——认知上来认识这个问题。语言的模糊性负载着混沌的存在以及人们对这种存在的概念化过程中模糊逻辑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口语表达比起书面表达,模糊词语和模糊言语使用频率更高,更有效。口语表达中的模糊性,除了由客观事物的模糊性所决定之外,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源于思维的模糊性,情感的模糊,言语表达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它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在许多学科中,这种模糊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模糊表达形式都收到了最佳的表达效果,显示了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轻声音节的语音模糊性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轻声作为语言中常见的一种语音现象,是最具模糊性特征的。本文通过对其定义、调值、音质及其在口语运用中音节的模糊性分析,论证模糊性是轻声的根本属性,从语音的一个侧面补充论证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3.
词和短语界限的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形范畴理论考察,词和短语界限的模糊性是客观的、非离散性的。从语索组合的角度,根据特征把词的内部成员分为典型的词和模糊的词。构成词和短语界限模糊性的成因,则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习惯思维只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简单地等同于人的认识活动,因而把更为重要的建构实际支配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混为一谈。在马克思哲学唯物辩证的思维观看来,人的思维活动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思维与建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思维的内在统一,即既要解释世界也要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任何把人的思维所内在的这种区别和统一关系割裂开来或重合起来的做法,不是导致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就是导致形而上学的实用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5.
知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在人的活动中,知与行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倡导知行合一,但在现实生活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构建起知行反思机制,促进人们在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行合一,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精确性的语言在法律语体中的使用普遍得到人们的认知和注重,但模糊性的语言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却相当谨慎。法律语言存在着模糊性,但它不应与“含混”、“歧义”混淆,模糊性法律语言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法律的完善和司法的可操作性有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这方面理论的研究,并在法律实践中得到重视和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模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独立性不强、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因此,对独立学院要进行科学定位,完善其管理体制与机制,狠抓教学质量,正确处理好独立学院的各种关系,以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所彰显的是具有自主性的文化,作为传统意义的认识主体——人在彰显中被消解了。在没有主体的认识世界里,人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一位参与者,人必须皈依其生存的环境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积极的参与地球生态环境的维系。这大概就是三个世界理论的生态关怀意识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9.
Psychologists, philosophers, and educators have traditionally interpreted the phenomenon of insight learning as the result of the sudden comprehension of abstract/conceptual ideas. The present article shows that such phenomenon may also follow and emerge from the kinetic movements of the human body; that is, we conceptualize insight learning as a post-kinetic phenomenon. Further, it is suggested that kinetic movement constitutes the ground of all human knowing. To illustrate this innov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insight learning, we present the analysis of an exemplary classroom episode taken from a two-year longitudinal video-based ethnographic project. Our project is concerned with elementary students?? mathematical knowing and learning. In the episode, which was selected among other structurally similar examples, three children are sorting geometrical objects. The evidence shown is interpreted as support for the theory of mathematics in the flesh, a radical approach to embodied cognition. In contrast to other embodiment/ enactivist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 suggest that the kinetic movement of the human body constitute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abstrac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more specifically for the emergence of geometrical insight.  相似文献   

20.
道教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一种古老的宗教文化,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整体现,“知常”、“知和”的生态平衡观,“知足”、“知止”的持续发展观,对于增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