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世界公民"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开始注重将"世界公民"教育融入到"国家公民"教育中去。在开展世界公民教育上,西方教师认同并有意愿培养"世界公民",但很难把握"世界公民"教育中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尺度,导致心理畏难、信心不足、能力欠缺。西方发达国家对教师也没有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系统的培训。虽然在教师培养上不断反思改进,但时至今日西方还走在解决"有效培养世界公民和相关教师"这一问题的路上。  相似文献   

2.
主要是把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场景与教育理论结合,阐述了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教学的新认识。提出作为教师只要心中有对教育的热情和理想,就应该一直在追梦的路上前行,将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朱菊雪 《福建教育》2007,(12):17-17
教师的教学生涯,就是不断追求教育理想、享受教育理想、实现教育理想、创造教育理想的过程。我们无数可敬的教师正行进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路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莆田市秀屿区东庄中心小学根据学校地域、布局、硬件和教师队伍结构、专业、水平,提出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探索建立幸福教育"1+6"模式。学校通过"1+6"模式,追求幸福教育理念,成就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促进幸福成长,使学校教育工作走在幸福的路上。  相似文献   

5.
原地踏步,走得再多也不是路。日复一日的琐碎常常使我们的工作不知不觉中陷入单调与机械。教育教学的反思改进对于大多数教师无疑是一种"苦役",所以工作状态更多的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而少了应有的激情与创造,"教"路上的美妙风景更在日复一日无奈轮回中无迹可寻。  相似文献   

6.
所谓"好学校":就是"目中有人"的学校,是"心存敬畏"的学校,是"走在路上"的学校。管理者心中有人,才会服务为人、创新为人、发展为人;管理者有敬畏教育规律的常识:教师有敬畏教学规律的习惯:学生有敬畏知识敬畏能者的风气,才能科学育人,才能让管理、教学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有效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新的一年里:人民小学要继续为老师们和孩子们建设真正的"魅力学校":建设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校园环境。通过持久深入的读书活动、健  相似文献   

7.
段艳霞 《师道》2012,(Z1):9-11
在"共同体"中寻找温暖的"家"有人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追究起来,"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探索也缘于我在教师成长路上的几次"相遇"。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数学教学法"已不适应21世纪数学教师教育的需要,高师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数学方法论能有效地指导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师教育过程中,"数学教法"教师如果真正理解数学方法论指导数学教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未来的数学教师)掌握"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则能对数学教师培养起到有效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进入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发展规律以及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期盼和新要求。走向科研之路——发现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分析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解决教育教学适宜方案成为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路上的必答题和应答题。本文在分析科研的本质后,从问题引领、逻辑起点、研究抓手、研究路径和研究归宿五个层面提供了导向性建议,并从实践操作层面提出了四点发展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路径,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和素养的形成及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双边活动,教学节奏的快慢调控,更是一门艺术。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有些老师是"急"性子,教学过程仓促急躁,不仅自己教得累,学生学得更辛苦,教学效果往往事与愿违。如何使课堂的节奏更加均衡、有效,铸就数学课堂教学的"慢"艺术,是一个值得我们一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为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当中的有效应用,而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阵地.针对高校如何进行教学信息化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同属终身教育体系的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面临着更加紧迫的专业化挑战。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之后,"学习者""学习环境"以及"技术"等因素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逐渐纳入PCK话语,并且日益显现要素间动态多维的影响,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切入口。研究者认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应基于社区教育和学习者角色的特殊性,参照PCK实践和研究成果,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习者"、"学习环境"和"技术与方法"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有效教学的界定,仁智互见。现阶段教学中,唯成绩论还是主流,促进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有效教学的主要指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界定应关注以下几个核心"概念":从"好教师"过渡到"有效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发展,强调学生发展过程的"幸福度",增加新的方式评价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主发展。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情商"因素在积淀教师素养,实现专业发展,实施有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用爱心与智慧架构起师生互动的桥梁,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语文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世界各国同人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育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有效教学"理论认为,衡量课堂有效性的标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何让教学工作更有效、高效是所有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可有效借助"学习金字塔"理论,实施高效教学"三环套".这不仅可以使教育理念更加先进和科学,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为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资格证"国考"给师范教育带来极大挑战,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担任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需认真研读和把握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相关精神,结合师范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求,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将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学个性的生成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多角度的复杂问题。与片面追求效率为主的课堂教学相呼应,传统的教育研究以寻找普适性教学方法为目的,教师沦为教育研究成果的"消费者",在搬用方法原则中丧失了反思意识与主体精神,使教师教学个性严重抑制。因此,用教育研究成果促成教师对教学行为的个性思考,用教育研究方法培育教师的教学机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师"自我"的明晰与丰盈,不仅是教育研究应对教学转型的价值转向,也是促进教师教学个性发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顶岗实习"是近年来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实践模式上的探索与创新。调查表明,"顶岗实习"有利于数学"准教师"的教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师范生基础能力、数学教学能力、拓展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训练。但调查也表明,这种模式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在实习前丰富实习生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强化实习中的有效指导以及加强实习基地的遴选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吴琪 《考试周刊》2013,(97):16-17
"叙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围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方面探讨了"叙事"研究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简要论述了"叙事"在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三个作用:"叙事"是完善个人教学行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