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昕 《文化学刊》2012,(6):173-176
苏童是一位始终在写作上保持唯美品格的作家。这种唯美品格主要在于他的写作和文本中呈现出的南方气质、"南方想象"和与之相映的美学风范。苏童的大量小说文本,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构成记录南方文化的细节和数据,成为用文学的方式记录南方、记录人类的心灵史。这些有关南方的记录和想象充满了诗意。苏童不仅给人们讲述了迷人的故事,同时也给文学贡献了一种独特的语言,捍卫了小说文体在文化上的尊严,并使小说神圣起来。  相似文献   

2.
文学空间是文学作为社会媒介生产的社会空间,由文本、作者、读者、社会共同生产,同时,文本也生产社会。《金色笔记》中的非洲和伦敦、安娜的噩梦和游戏以及文本外的文学场构成了小说的多元文学空间,即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资本空间。《金色笔记》的作者莱辛与文本、读者、社会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络,文学空间的释读就是为了揭示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莱辛作为边缘人、女性、作家的身份话语与权力表征。本文即主要分析《金色笔记》的多元文化空间及其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3.
美国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舆论影响力,而这种舆论影响力是通过其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体现出来的。这些功能包括:设置政策议程、进行政策教育、搭建"知识"与"权力"的桥梁、推进"第二轨道"外交等四个方面。其中,设置政策议程的功能包括政策议程的确定和政策建议的构架;教育功能指对社会精英和大众的教育;所谓搭建"知识"与"权力"的桥梁就是为下届政府培养人才,使得"在野"者的知识有"入朝"转化为权力的通道和可能性,也为前任政府官员提供休养生息、再次入朝的机会和平台";第二轨道"是介于官方外交("第一轨道")与纯民间交流("第三轨道")之间的一种特殊渠道,思想库作为"第二轨道"外交的重要部分,是国内与国际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霜 《文化学刊》2008,(3):146-148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风格标志也主要体现在创作思维的特征上。想象力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艺术家才华的体现,而音乐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内心体验和艺术体验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想象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5.
《奥茨贝尔与大象》的先行研究中没有用到空间论,也没有从《奥茨贝尔与大象》文本中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因此,该文以《奥茨贝尔与大象》为文本,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论为理论基础,探究人界与异界的关系,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此次研究结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论,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3个角度分析大象的生活环境、心理情感及故事中隐含的社会现实,主要围绕代表森林异界的大象在人界的经历和遭遇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大象所居住的森林异界与人界之间的关系。最终由大象被压榨说明异界与人界的对立。  相似文献   

6.
王琨 《文化学刊》2013,(3):37-41
"狼外婆"型民间故事在我国各民族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都广泛流传。这一类故事一般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从而经常作为启蒙童话使用。然而以文本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的视角进行深度的挖掘,这一看似"天真"的故事类型背后却似乎隐藏着更为"残酷"的寓意。本文通过分析故事中的禁忌与死亡,试图揭示某些文本中具有符号性的意象,挖掘其叙事中隐含的社会性别意识与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7.
以往人们多关注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关注教育与地域文化之间关系的文章很少。文章通过考察"关学"的兴起、宗旨、特征及在地方社会传播的机构等,阐述和论证了关学理论及其传播对于地方文化传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表现为地方村落中个体的"德行",也表现为村落整体的特征,更表现为关中地方社会的特征。正是因为"德行",地方社会村落的再生产才得以继续,关中地方社会也得以成为独立的文化区域。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味着我们人类在中心,周围由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国际生态批评领域里,最为通用也最多地被混用的两个术语,就是"环境批评"和"生态批评"。在文学界,"环境文学"、"生态文学"也常被混淆。究竟是使用"生态的"(ecological)一词好,还是使用"环境的"(enyironmental)一词好?  相似文献   

9.
聂姹 《文化交流》2013,(7):24-27
"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际会议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5年来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观点,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凝聚成文化共识。本文撷取的是大会期间部分外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所发表的见解与看法。它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等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二至七岁的儿童理性思维尚未生成,皮亚杰称之为"前运算阶段",此亦周作人所说"想象力发展的时代"。本文力图解开"想象"的奥秘,指出文学的、科学的与儿童的想象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想象即类比(挪移),并有形象演绎过程,必有情感投入(移情),儿童因尚在"万物有灵"阶段,故想象最易汪洋无碍。成人的想象力正是儿童思维的延续。"分裂时期"是别林斯基在莎士比亚研究中提出的概念: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充满信赖的幸福感中惊醒,坠入迷茫、恐惧、无助的时期,大量青春期问题正是由此而来。许多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与"分裂时期"有关,最应表现这段人生的儿童文学反倒长期缺席。本文对这两个时期的儿童阅读和文学创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魏精 《职业圈》2011,(13):33-33
近年来,由于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累积叠加,白领职业人群"过劳死"事件时有发生。这从人道主义精神、人本主义情感、人性化管理大趋势上来看,无论如何都是恶的、悲剧性的、反进步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累积叠加,白领职业人群"过劳死"事件时有发生。这从人道主义精神、人本主义情感、人性化管理大趋势上来看,无论如何都是恶的、悲剧性的、反进步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唐传奇的经典文本之一,<莺莺传>可以被看成一个类似于今日"八卦新闻"的文本,由于读者和观众对其叙事空间的进入,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已经成为集体想象的产物,因此,它也像"八卦新闻"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一样,对社会规范具有挑战性性和破坏性,展示和重构了为仕宦可以抛弃旧爱的新规则;而唐传奇中"读者显身"的模式是<莺莺传>这类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从真情故事滑向八卦新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被自杀"、"被自愿"、"被就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被"族新语,频繁地出现在网络、报刊及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并迅速地发展成为"被"字被网民选为"2009年汉语第一字"的状况。其实,这种新式用法的"被"族新语,起码萌生于1993年,其"被"的意义已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被"族新语的涌生与流行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密切相关。文章在对不同形式的"被"族新语的跟踪观察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被"族新语的衍生路向、"被"义、"被"族新语的结构特点,以及与一定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5.
崔树芝  林坚 《文化学刊》2014,(6):151-158
中国传统书院曾以多种形态呈现。书院创办的目的在于培育士子,移风易俗,教化乡里,敦睦社会。各种书院与复兴中的讲学式书院形成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两相配合实现书院的社会教化功能。从书院的参与者、现实的书院活动以及书院规模的扩展三个角度,可以看出书院社会教化功能实现的现实可能性。传统书院对现今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选择13~16世纪发生在东北亚的三个历史事件,也就是"蒙古袭来"(1274,1281)、"应永之役"(1419)和"壬辰丁酉之役"(1592,1597),来讨论国别史与东亚史之间的差异。本文指出,如果仅仅站在一国历史的立场、角度和视野来观看发生在东亚的历史,会出现"死角"或"盲点"。因为,只有一个圆心(国家)的历史叙述,会使得历史有中心有边缘,中心虽然清晰,但边缘常常含糊甚至舍弃。其实,边缘的历史未必不重要,如果历史叙述有若干个圆心,形成多个历史圈,在这些历史圈的彼此交错中,就会有很多重叠,这些重叠的地方就会显示出很重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重新观看历史。一国史可能会忽略这些边缘,而东亚史可以凸显几个历史圈边缘的交叉。  相似文献   

17.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较吕洞宾三醉岳阳故事在宋元明时期不同文本中的形态,在梳理其流变过程的基础上,探讨此故事是如何在文本体裁、时代背景等多重影响下,逐渐改变其原始面貌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使用美的语言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要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及它的外延与内涵。什么是传统文化?从思想方法论方面来讲,我想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传统文化时,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一是传统文化与传统社会的文化的关系问题。传统文化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又不等于传统社会的文化。这就好像封建主义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不等于封建社会的文化;资本主义文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但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