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但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双重的影响:一是对羌族人口、物质文化、居住环境、精神面貌造成极大的损害,还形成传统聚居区的分剐,造成传统文化区域的瓦解。但灾后重建对于发展羌族地区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也是一个有利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山摇地动的瞬间 你睡的那么香甜 不忍惊醒你的童年 不忍摇动你的纯憨 妈妈的脊背,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现在与读者见面了。在庄重厚实的红棕色封面上,印着“羌族卷”几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这一成果是近10年来四川省民委古籍办和全体编撰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抢救、汇集、保存了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是对羌族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羌族卷》现在与读者见面了。在庄重厚实的红棕色封面上,印着“羌族卷”几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字。这一成果是近10年来四川省民委古籍办和全体编撰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协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它抢救、汇集、保存了羌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展示了羌族人民的无穷创造力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是对羌族历史的客观、忠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2008,(8):4-7
2008年5月12号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大地震深深震撼了华夏儿女,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团结、无私、勇敢、坚韧等可贵品质让世界为之侧目。灾难之后,人们开始反思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真正的幸福?如果幸福是对自己生命的精心呵护?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遗产受到重创,对之的抢救和保护被提上迫切重要的议事日程。地震前后,在政府支持和学界努力下,一批有关羌族文化调查和研究的成果相继推出,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给优化我国政府应急决策机制带来了启示。本文基于政府应急决策系统效能不高的原因,提出应以这次抗震救灾为契机,努力优化应急决策机制,以期提高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一时间,昔日那高楼大厦变成了一片废墟。一瞬间,往日那活蹦乱跳的生命被埋在了瓦砾之下。汶川在哭泣,中国在哭泣。汶川伤,国之殇。在抗震救灾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涌现出了不少感人肺腑的事例,凸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啪! 一个响亮的巴掌毫不留情地落在我的左脸上,尽是火辣辣的痛。我眯着眼,不屑地打量着口口声声说过“爱我”的母亲,眼前曾经温柔慈祥的母亲俨然扮演了一个严父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羌族木锁及其制作技艺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文章探讨了羌族木锁的来历,制作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面临的困难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羌族历史古老,其生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建筑的历史自然也不短,中国各封建王朝的诸文献都留下了羌族建筑的记载。然而,纵观这些记录文本,在近1500余年的历史中,不过是文献的辗转抄写,甚至是不符实际的人文想象。直至清乾隆时代,西方人才通过绘画及铜版画对碉楼有了真切的认知。清末开始有了外国旅行家、探险家的插图、照片、记录文本,上世纪30年代也才终于有了中国知识界的绘图、照片、文本。在研究羌族建筑时,需要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认真地重新看待封建时代的记录文本。  相似文献   

12.
唐林罄 《新读写》2012,(2):36-36
寺庙里端坐着各种观音、佛祖、罗汉、天王的雕像,他们或站,或坐,或喜,或嗔,或双目圆睁,或笑容满面。 在他们面前,我和奶奶的举动却各不相同。奶奶在虔诚地朝他们跪拜,而我却在埋怨奶奶浪费了我写作文的时间,对此,奶奶只是淡淡地一笑,说:“幸福是求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羌民族古承的崇羊之俗,实际上来自早期太阳神崇拜的沿承。早期古人把祭祀的牺牲羊圣称太羊、青羊,后来反传给了天上的太阳。在图腾文化中“阳、羊”同类,可以相互质换,所以两字同音。  相似文献   

14.
文章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幸福主题在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具体学科领域的研究概况,同时对这些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何思考,以期为幸福主题的后续研究作抛砖引玉之警示,激发更多创新性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伦理学中一直存在"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一争论焦点.作为基督教伦理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在继承前人思想遗产,批判传统"幸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幸福就是拥有上帝"的命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对奥古斯丁"幸福论"的产生背景、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探析和揭示幸福的本质和各种特性,有助于增进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幸福感的建立,也有助于对青少年的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了250对儿童与家长对儿童幸福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认知,并采用访谈法对随机挑选的30对配对家长和儿童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访谈。研究发现,儿童对幸福的理解朴素且单纯,家长的理解更理智和全面;儿童的幸福根植于其对生活的实然感受,家长侧重幸福的应然状态;儿童以内心体验来评价幸福,家长更多从儿童外在的表现来评价;儿童满足于当下的幸福生活,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更为关注;部分年幼儿童缺乏对幸福的期待,而家长对儿童的幸福期待值则较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一堂好的地理课,要求创设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一种个体内心和精神感受到的深度满足与安宁,但能否得到这种满足和安宁的前提是作为主体的"我"及其意识。若采用一些外在的、物质的标准去构建幸福指数体系,一些客观的评价标准是必要的,但如果完全用这些标准去衡量人们是否幸福,而无视幸福中"我"的认知、理解和作用,也许人们最终会在这些物化的外在标准的束缚下离幸福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20.
在校学生或刚刚跨出校门的毕业生创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从西南财大学生开超市、做股东,石家庄在校大学生开冰吧,到"校园老板"兜售求职装,刚刚跨出校园的女生卖蛋挞……现在的年轻一代头脑越来越灵光,商业意识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