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1.真情实感,突破难点.借助影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便能使学生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相似文献   

2.
<正>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作者没有将自己的情感和盘托出,而是将情感寄托在相应的事物之中,通过对事物的描摹、评价来表达情感。五年级下册的《月是故乡明》就是这样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季羡林以“月”为线索,回忆了与月相关的往事和经历,浓郁的思乡之情随着文字迎面扑来。教学中,为落实本单元“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可以以“月”为切入点,设计教学目标,搭建与文本、与作者深度对话的通道。  相似文献   

3.
象征四法     
象征是写作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把要说而不愿直说的话或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寄托在所描写、称赞的事物上,让读者根据作者的描写、刻画和评价,去理解所写事物的深层意义。下面结合课文例析这种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小说描写了文革时期内对爱情、亲情和友情作为林林总总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最本质特点是对人性的蹂躏和践踏,小说作者在悲剧描写中采取的极端露骨和残忍写法表现爱情,是对情感的一种拷问,真正的情感充满了疼痛,却又能够经受住这样的疼痛,悲剧就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可以激活生活,同时也激活艺术的创造,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使真正的情感价值在毁灭中得到另一种永生。  相似文献   

5.
自然是威廉·华兹华斯眼中一道永具艺术魅力的风景线,也是诗人情感的源泉.但是,如果深入他诗歌中描写自然的深层意蕴,就会发现他对自然的歌咏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自然的依恋,而是蕴含着对超自然事物的体验和敬仰,而这种对超自然事物的情感就是一种宗教情感,是华兹华斯诗歌中更为本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运用较为常见,不仅能够为读者呈现出美好的画面,更为关键的是在其中蕴藏了丰富的感情,这也是打动读者的关键。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景物描写,能够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凸显文章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感知事物特征,归纳景物描写的方式,如此便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细节是满足艺术真实的重要原因,而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多方的,如故事情节、社会背景、人物对话、自然环境等,对细微之处进行深入的刻画,从而加深对事物的原貌印象、人物的特征区别。因此,不同的细节描写下,所显露出来的艺术风格、人物形象等都有着明显的艺术特征。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对比细节描写的独特之处,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创作旨向等。  相似文献   

8.
借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一种咏物文章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的情感含蓄而深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托物言志是中学生作文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把握散文的思想情感,就等于抓住了散文的灵魂、核心,这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重点。高中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散文中的情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抓住寄托作者情感的景物描写散文是抒情文学,作者的情感总是通过描写一定的景或物来表达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景物描写为突破口,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1.明确文章选取的景物及其特点这里的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则,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相似文献   

10.
人们都知道,成功的艺术品是美的,它可以唤起欣赏者的美感活动。艺术品不仅可以反映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也可以反映生活中丑恶的事物。以生活中丑恶的事物为素材,同样可以创造出美的艺术品,并以此唤起欣赏者的美感活动。但是,人们也常常有这种感受:如果把美感和反感分别归为肯定性情感活动和否定性情感活动两大类,那么可以发现,在欣赏反映生活中丑恶事物的艺术品时,人们不仅有美感这种肯定性情感活动,而且还有一种明显的否定性情感活力。比如读鲁迅的短篇小说《肥皂》,会产生美感活动,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但同时,欣赏者内心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否定性情感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欲扬先抑,吊人胃口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即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转变过程中,要做到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几年前,办公室前有一棵木棉树,足有四层楼那么  相似文献   

12.
特别推荐     
状物,是同学们在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写作方法。所谓状物,就是通过我们的文字描写,把事物再现出来,让读者读后,能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一事物的具体形象。状物作文要写好,首先要把笔下的事物与得县体形象,还要写出事物的特点或不同之处,同时还要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打动、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3.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4.
除绘声绘色的形象具体性与多样统一的整体性外 ,描写还要求传神写意 ,抓住特征。描写就是写出作者对事物最突出的印象、最深刻的感受 ,即抓住事物富有表现力的特征。这是以形传神、以神君形的基础 ;是典型化的基本手段 ;也是流露、表现作者思想情意的基础。描绘事物的富有表现力的特征 ,具有审美性质、艺术效果 ,也附丽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和艺术情趣 ,确保了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在朗读指导中,我们首先重视了发挥朗读的示范作用。教师朗读得越好,儿童就越能理解课文,就越能受到感染。教师要朗读得好,首先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理解作者对所描写事物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以及对所描写事物形象的意图。深入理解一篇作品的最好方法,就是好好地朗读、体会,使作品所写材料成为自己所想的、所要说的、所要传达给别人的东西。朗读时,得先使自己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作者一致起来,把作者的意图变为自己的意图。这样才能逼真地表达作品的精神力量,感染和教育儿童。  相似文献   

16.
在写作中 ,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这三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可以再现客观事物 ,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但我们写文章 ,以及读者读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能够在眼前再现客观事物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还需要作者通过生活体验唤起情感 ,由情感激发起写作的欲望 ,而作为读者则还要求作者在文章中传达自己的情感 ,并能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所谓主观情意的“意”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意旨 ,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和理论的论述 ,所以 ,“意”是文章中的理 ,它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的表达 ,是…  相似文献   

17.
潘从林 《现代语文》2007,(2):105-107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环境、景物等具体而细致地描绘出来。是文章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和叙述表达方式相比较,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叙述是比较概括地表现事物的进程,侧重过程的记述;描写是生动具体而又细致入微的描绘客观事物,侧重于形象的凸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叙述是一种粗略的描写,而描写则是精细的叙述。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和描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贯穿于记叙文文体的始终,体现着每一个进程。描写总是在叙述的关键时刻展现亮点,使读者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一方面文本中描写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读者给文本中的描写以理解、欣赏和评价。可以说,记叙文中最精彩最感人的地方往往落在文本的描写之处。因为只有描写对象是作者最关注最动情的客观事物时,才会有描写。换句话说,描写是最能表现作者情感深度,最能表现作者志趣倾向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也是虽能抓住读者的,最能给读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因此说,记叙文写作不能没有描写。  相似文献   

18.
除绘声绘色的形象具体性与多样统一的整体性外,描写还要求传神写意,抓住特征。描写就是写出作者对事物最突出的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即抓住事物富有表现力的特征。这是以形传神、以神君形的基础;是典型化的基本手段;也是流露、表现作者思想情意的基础。描绘事物的富有表现力的特征,具有审美性质、艺术效果,也附丽了作者的主观情意和艺术情趣,确保了艺术构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次北固山下》收录于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描写了作者在归乡途中所见之景以及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并通过对在船上所看到的美丽景物的生动描写,传达出一切事物都会循环交替出现的深刻哲理。仔细分析品读诗中描写的景物,不仅能真切体会到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美感,更会被作者的思乡之情所感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作文,往往淹没于无休无止的叙事中,致使森林赫然而树木不见。一、沉湎于事物的描写。事物的大小、外观、长短、形态等,都可以描写,为了凸显事物原生态,虽然这样也能取得一定的真实性、真实感,甚至还有些立体感,但读来仍觉着浮浅、寡淡无味,宛如漂在水面的浮萍,给人们以隔靴搔痒之感。这种浅层次的,表象化的,缺乏深层开掘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