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然发生的苏报案,使革命党人要面对安与危、生与死、留与逃的选择。由于个人气质、社会阅历、文化素养、社会背景的差异,章太炎、邹容、吴稚晖、陈范等人的表现很不一样。有的因官场有奥援,未被逮捕,亦未逃遁;有的自料大难临头,一走了之;有的能逃不逃,挺身就逮;有的激于义气,去而复返,慷慨入狱。英雄人物也是常人,章太炎怕独自承担罪名,简招邹容投案,审讯时又指使他人供出吴稚晖;邹容在法庭上为争取轻判表示已经放弃革命主张。一场大案展开的也是一幅世态人情图。  相似文献   

2.
“苏报案”中章太炎和邹容借《苏报》向清政府的统治发起挑战,事件发生后文人普遍吟咏,文字的力量催生出群体效应。围绕章、邹入狱,沈荩被杀,邹容牺牲等子事件产生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成为诗歌史上的重要篇章。此后革命派诗歌更加注重诗歌的情性,不断学习魏晋诗歌的风骨,革命也成为一种思潮。“苏报案”事件成为诗歌史演进的推动力,诗歌借助报刊广泛传播影响了事件的演变发展,事件引发的思想风潮也促进了近代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
以国学大师著称的章太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风云剧变的时代,对佛学、王学的态度几经变化,究其原因,都与其政治态度的变化有关。 章太炎(1860——1936),名炳麟,字枚叔,以太炎为号,浙江余杭人。少从古文经学家俞樾学经史。后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而流亡海外。1900年鉴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剪辫立志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在上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到日本,主编《民报》,成为资  相似文献   

4.
名人轶事     
1903年5月,陈独秀在他的故乡——安徽省怀宁县(今安庆市),举行爱国演说会。7月7日上海便发生了震惊国人的“苏报案”,《苏报》被查封,章炳麟被捕,邹容投案。“苏报案”接近尾声,陈独秀来到上海,协助章士钊创办《国民日日报》。当时办报人手少,工作条件也  相似文献   

5.
宋红玉 《历史教学问题》2023,(6):196-200+208
<正>20册本《章太炎全集》为学界全面系统地研究“章学”奠定了重要的文献基础,然其仍有相当数量的失收之作。《章太炎全集》出版后,陆德富、1刘明、2张昭军、3田丰、4斯彦莉、5刘怡6等学者续有增补。笔者于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章太炎集外文六篇,分别是序孙静庵《明遗民录》、序熊谦吉《中西文化哲学》、序魏石生辑《魏氏诗集》、序徐鋆辑藏《澹庐藏镜》、题邓实辑藏《簠斋吉金录》、跋清人吴之章《泛梗集》。现予以点校整理,按时间顺序,略作考释。  相似文献   

6.
晚清光绪末年 ,民主主义革命家和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因《苏报案》被捕坐牢 ,190 6年出狱后 ,由孙中山先生迎接到日本东京 ,在那里鼓吹革命 ,并从事学术活动。 190 8年章先生为钱玄同、周树人、周作人、黄侃、刘文典、朱希祖、沈兼士、许寿裳等多人讲授《说文解字》。他的讲课 ,有时在大成学校 ,有时就在自己的寓所里。据许寿裳的回忆 ,章氏所住乃是一处“陋室” ;而据黄侃追述 ,章氏几个月不举火做饭 ,仅买麦饼充饥 ,衣被三年不洗 ,讲起课来 ,自清晨至正午四个小时不休息 ,诙谐间作 ,妙语解颐。十几位听课者后来大多数都成了一代杰出的学者…  相似文献   

7.
一般而言,无论是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那些取得一定成就的名人,他们常常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现列举几个现代文人的例子,以飨读者。一、章太炎的“疯”章太炎先生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文人。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卓著的成就。章太炎在中年后有一绰号,即“章疯子”。此号因何而来?当代著名学者刘逸生先生在《艺林小札》中的解释是:“被称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以骂人出名,故有‘章疯子’的美称。”  相似文献   

8.
苏州,又号姑苏城。姑苏,一作姑胥、姑余、古余、古吴,又作句吴、攻吴、工(?),同为一名而异译。姑、古、句、工、攻,本作干,苏、胥、余、(?),本作吴。干乃古越族的一支,原聚居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带,后为吴灭,建国为干吴,又作句吴、攻吴、工(?)、古吴、古余、姑余、古胥、姑苏。由于其国初都在今无锡市东南梅里,至春秋时迁都今苏州市,故国名又转为地名,二地同为一名。以后随着吴国强大,其名遂为苏州所独占。今苏州西南有姑苏山,得名于吴王阖闾所筑古胥台。《越绝书·吴地传》:“胥门外有九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中窥百姓,去县三十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伐齐,“道出胥门,因过姑胥之台”,后越军入吴,“焚姑胥台”。《国语·越语》、《韩非子·喻老》姑胥  相似文献   

9.
,..呀吴淞中学周瑞睿公写…靡民航中专万邱袜位育初级中学钱怡华虹口高级中学王邵美怡复旦附中孙著市一中学王佳韵中国中学吴雨桐中大高级中学章于秋晶《上海中学生报》形象代言人大赛 “才艺魅力奖”得主~~  相似文献   

10.
<正>章太炎于光绪十六年肄业诂经精舍,光绪二十二年底赴沪,此段时间为章太炎肄业诂经精舍时期。其主要活动为参加诂经精舍考课,因而留存课艺多篇,其中《诂经精舍课艺七集》(以下简称《七集》)中收录署名"章炳麟"之课艺17篇,《诂经精舍课艺八集》(以下简称《八集》)中收录署名"章炳麟"之课艺21篇,皆由汤志钧先生点校命名为《诂经札记》并收入《章太炎全集》。~①然章太炎诂经精舍课艺留存者不止于此,《八集》中署名"章炳业"者有8篇,亦为章太炎所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对考据学派的吴、皖分际,评述了他们褒皖抑吴的学术取向,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章、刘、梁褒戴抑惠的原因。提出在清代考据学中,惠、戴并立,且惠启发了戴,戴又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2.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动,国民党右派人物吴稚晖起了特殊作用。他给共产党罗织“罪名”,为国民党新右派“清党”提供依据,并为政变的发动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在蒋、汪结盟、宁汉合流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吴稚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充当了阴谋家的角色,他是政变的祸首、元凶之一。  相似文献   

13.
老报人张慧剑先生 ,人称“副刊圣手” ,1946年出版过一本笔记叫《辰子说林》 ,记载民国时期许多趣闻轶事。如今 ,这本书不太容易见到了。其中有一则说五四前后几位作家写作用词的偏好 :郁达夫常常连用“啊啊” ,郭沫若多用“哟” ,吴稚晖则是连用“呸呸呸”。当时有人做诗调笑道 ,“各有新腔惊俗众 ,郁啊郭哟稚晖呸。”“新腔” ,就是新的文体 ,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现代文体学用统计法找出写作者特别爱用的词汇 ,由此窥见他的思想性格。辛亥革命之前 ,“啊、哟、呸”这几个语气词不入诗文 ,在白话对文言的竞争中 ,在 2 0世纪初期浪漫文人那里…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时期吴稚晖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抨平清预备立宪等方面。其理论体系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从现实操作中所产生的客观效果看,它对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小鸥教授《洛道五丈渡汲水———〈巾舞歌辞〉抄袭事件与汉代中原地区的道路交通》 (《学术界》 2 0 0 1年第 4期 )一文指责赵逵夫教授《我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演出脚本研究》 (《中华文史论丛》 1989年第 1辑 )、《三场歌舞剧〈公莫舞〉与汉武帝时代的社会现实》 (《西北师大学报》 1992年第 5期 )两文“抄袭”了杨公骥先生《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的句读和研究》 (《中华文史论丛》 1986年第 1期 )的成果 ,“对前辈学者的工作肆意排诋” ,引起各方关注。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组织专家对相关文章进行了核对研究 ,认为赵文一开头即标明杨公骥先生的论文 ,并说明刊于何处 ,明确指出“有的地方与杨先生看法不谋而合” ,“但还有些心得或为杨先生所未道及 ,或与杨先生看法有所不同” ,文中征引“杨说” 4 0余次 ,完全符合学术研究规范。为使读者客观全面地认识事实真相 ,厘清《公莫舞》研究史上杨、赵两先生各自的贡献 ,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按照学校领导实事求是的要求 ,并征得《中华文史论丛》编辑部的同意 ,建议本刊重刊此文 ,供读者与杨文参看 ,以得出公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文献中经常见到有关“三吴”的记载,在人教版高中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第三章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中,第一次提到了“三吴”:“……各地发展还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三吴地区”指现在的什么地方,教材没有注释,教参也没有说明。“三吴”究竟在何处呢?“三吴”所指的地区,在古代就有不同的说法。《辞海·历史地理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解释是,三吴:古地区名。三国吴韦昭有《三吴郡国志》,其书久佚,所指“三吴”不  相似文献   

17.
吴稚晖退出西山会议,没有在1925年走上与共产党彻底分裂之路,原因很复杂。本文认为直接原因可能与西山会议的另一个主题"倒汪"有关。和汪精卫有着长期友好的交往且一向维护汪精卫的吴稚晖,是不可能与西山会议派在"倒汪"的意见上达成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从一九○六年七月到一九○八年十月主编《民报》,在《民报》上发表了五十多篇文章,其中绝大多数是政论文章和哲学文章。这些文章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潮流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鲁迅曾誉之为章太炎一生中“最大最久的业绩”,学术界历来也对之十分注目。但由于这时期章太炎的思想错综复杂,研究者众说纷纭。基本看法是,“章太炎的哲学体系是吸取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唯心论,对中国佛教唯识宗的主观唯心主义加以改造、充实而成。”持肯定态度者认为,这是章太炎“对佛学重新估  相似文献   

19.
六龄童诗     
章太炎生于书香之族.1875年初春,章太炎才6岁,那天时值下雨,父亲章浚在家邀请了10余位文人、亲友,边饮酒边吟诗词.内有一位与章浚同宗的章老先生酒兴上来,情趣盎然,令小太炎应景诵诗一首.小太炎略作思考答诵: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 998年又修订过一次 ,但笔者认为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在此不揣浅陋 ,把它们提出来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一、对难懂例句的注解和串讲有误。1 998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第八页“榜”字义项④b劋n犂(谤 )。划船的工具。所举例句为屈原《九章·涉江》中的句子。“乘船余上沅兮 ,齐吴榜以击汰。”对这个例句的串讲为 :船 :有窗的小船。齐 :同时并举。吴 :通“舟吴” ,船。汰 :水的波纹。笔者认为对“吴”字的注解有误。首先 ,这本字典没有收“舟吴”字。查1 979年版《辞海》(缩印本 )也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