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寒假快到了,这意味着鼠年接近尾声,我们马上要迎来牛年。此时,大家心里是不是有一个声音在疯狂呐喊:"出去走走!出去走走!"那么,你会选择去哪里旅行呢?是风景优美的名胜,还是历史氛围浓厚的古迹?这些都很好,不过大家想不想尝试一次很奇特、很酷的旅行,比如去牛肚子里看看?是不是光想想就很激动呢?牛肚子里到底有哪些有趣、好玩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导致胃里面的液体和气体翻搅起来,产生咕噜咕噜的声音。如果下次肚子因为饥饿又咕咕地叫了,不要感到尴尬哦,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呢!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你,人体的哪个器官具有最强的变形能力?所谓最强的变形能力,就是说,当它处于收缩和扩张两种不同状态的时候,形状变化最大。也许你会认为是某块肌肉,其实不是,正确答案是胃。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处于肚子的上端,与胸腔仅一壁之隔,其形状犹如一只大茄子,常随体位的改变和食物量而变化。它“能屈能伸”,扩张的时候容量可达3000毫升,而极度收缩状态又几乎变成一条管子。胃有进出两个口,上接食道的进口叫贲门,下接肠道的出口叫幽门。胃的“三板斧”食物在胃中初步消化之后,从幽门出胃,然后进入肠道。胃属于消化器官,之所以能消化食…  相似文献   

4.
科学历程     
正1860年4月9日——法国发明家斯科特首次用器械记录下了声音人类史上,是谁首次记录下了声音?也许你会想到爱迪生。实际上,第一位记录声音的是法国人爱德华·莱昂·斯科特。斯科特是一位巴黎书商,也是兼职发明家。1857年1月,斯科特向法兰西学院提交了一份设计图,两个月后获得了一项专利。世界上最早的留声机——声音振记器,就在这项专利中。这台声音振记器所用的存  相似文献   

5.
正滴滴答答的夜雨声、地铁上嘈杂的人声、音乐会上悠扬的乐声、对面朋友温和的话语声,都能被耳朵捕捉到"传入"大脑,经过"处理"我们就能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和意图。但有些声音你听得到,我却听不到;有些声音我听到的,竟然和你听到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什么灵异事件?走,赶紧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6.
小的时候,每当肚子饿得咕咕叫,大人就会开玩笑:"瞧,你肚子里有个人在叫。"真是歪打正着。现在科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人类拥有"第二大脑",而它就藏在每个人的肚子里。当然了,"第二大脑"只是形象的比喻,它其实就是分布于肠、胃等消化器官里的那些神经,严格的称呼是"肠神经系统"。之所以又叫它第二大脑,基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营养摄取过多?还是缺少运动?或许这些都有可能。除了这些因素外,如果你是一个超级无敌"甜食控",那你也要小心哦!喜欢甜食是本能相信很多同学都喜欢吃甜食,如棒棒糖、奶油、巧克力等,这些甜蜜的诱惑让人难以抵挡。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  相似文献   

8.
虫子的情感     
“谁?!又撞到了我的触手?”黑暗中传来低沉的声音。“对,对不起。”“嗨,别挤歪我的背鳍!”“哦,这回不是我!”“嗯?你在飞?”“没,没……”回应声显得有些慌乱。“到底谁在捣乱?!”黑暗中,一个愤怒的声音从四面八方笼了过来,“我只负责运送陆生种族,会飞的出去!”嘭!自杀者被从一只缓缓飞行的领主的肚子里弹了出来。它一边急忙鼓动双翼,在空中稳住飞行姿态,一边十分委屈的扭过头,冲着那只领主大叫:“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只是觉得好玩。”领主毫不理睬,头也不回地继续缓缓飘行。自杀者习惯性地磨了磨牙,索性回身,一边倒飞,一边继续不服…  相似文献   

9.
上篇:邂逅白猿张无忌:先生,你哪位啊?白猿:我是金刚。张无忌:胡说,金刚是黑人。白猿:我是它亲戚。张无忌:你找我有事吗?白猿:我肚子痛?张无忌:截肢。白猿:什么?能不能换一种治疗方法?的肚子很宝贵啊,里面有九阳真经。张无忌:酒养蒸金?真是财迷,要钱不命,这样吧,先给你电疗吧。  相似文献   

10.
正吸尘器这个烦人的家伙,工作时常发出"吱吱吱"的声音,不过它可是爱"吃"尘的清尘"将军",肚子大大的,能将灰尘大军一举歼灭。吸尘器这么厉害,你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吗?它是英国土木工程师布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明的。1901年,他到伦敦莱斯特广场的帝国音乐厅参观美国一种车箱除尘器  相似文献   

11.
腾月 《科学与文化》2005,(10):53-53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长得脑满肠肥、大腹便便,但他们的食欲还是非常旺盛,难道是他们肚子里的馋虫比别人多么?英国剑桥医学研究院的斯提芬·奥拉西里在新近出版的《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最初可能是因为他们嘴巴馋,可是他们没想到嘴馋可能改变基因,结果导致了肥胖症,这样他们想少吃也不可能了。科学家认为,人的行动是受大脑支配的,如果大脑中控制食欲的那个部位出了问题,人会食欲大开,并导致严重的肥胖症。人体中有一种蛋白质,它们会向大脑传递“我吃饱了”的信息。如果控制这种蛋白质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那么你的肚子就会好像永远都填不…  相似文献   

12.
有谁不讨厌噪声?当你刚要进入香甜的梦乡时,隔壁邻居突然敲桌子,在墙上使劲钉钉子,一时间声音大作,那时,你会不会火冒三丈?报纸上早已刊登了一次又一次因为噪声问题而引起纠缠不清的官司;机房里的工人们抱怨自己的听力一降再降;男性公民们对噪音更是大为恼火,因为科学证明,听多了噪声会降低他们的性能力……不用再举更多的例子了。早在四、五十年代,科学家们就已指出噪声是一种严重的人为污染,环保局为此制定了各种场合中声音最高分贝量的标准。交通亭旁的分贝仪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匆匆过客:注意啊!噪声  相似文献   

13.
你通常用哪个耳朵听声音?当然,两个耳朵都用,但如果一定要让你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的话,你应该用哪一只?接电话时,人们习惯用左耳朵贴近话筒,以便让右手握笔记东西,而用耳机听音乐时有人则会把一只耳塞插进右耳朵中,留着左耳听外面的声音。有问题吗?是的,科学家说,这都不是好习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你应该用右耳朵听说话,用左耳朵听音乐。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普通人来讲,把虫子吃到肚子里去,一般都是偶然的事情。我们在这里说的可不是一只或两只蚂蚁的事情,而是蔬菜瓜果中植物蚜虫之类的虫子,据美国的一个网站报道,每人每年加起来可能要吃掉453克至907克的虫子,也就是约1~2斤!恶心到了没?而且,有一个事实可能会令你惊讶:大多数小虫子是出现在符合标准的加工类食品和包装类食品里,而不是新鲜的农产品。那些被你不小心吃到肚子里的虫子,确实是食品技术标准上允许的。  相似文献   

15.
读者论坛     
《科学与生活》2009,(10):8-8
<正>防辐射有多雷辐射那期很有用,我很喜欢。特别是《雷人防辐射》那篇。挺同情那个孕妇的,带着个更强的辐射源防辐射,不知道肚子里的小孩生出来会不会畸形?想起以前在网上还看到过一张更雷人的照片,两个女白领,一人戴一只防辐射口罩,  相似文献   

16.
植物奶油并非"一种"确定的食品,而只是"一类"食品。它的出现、争议已经很多年,只是因为最近国家电视台的批判才引发了广大公众的注意。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那个电视节目有诸多失实之处。那么,植物奶油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危害真相", 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几个混淆的概念所谓的植物奶油,是相对于来自牛奶的"天然奶油"而说的。从食品化学角度,奶油就是蛋白质把脂肪分散成小颗粒的产物。在牛奶中,牛奶蛋白把脂肪微粒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  相似文献   

18.
<正>当面对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我们常常会用一些精神攻击法,比如说他们是"傻子""神经病"或者"精神病"。在对这三个词的使用过程中,其含义常常是混用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傻子vs精神病成龙的电影《快餐车》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两个人到精神病院送东西,刚到医院,车胎爆了。下车换轮胎时一不留神,车胎上的四个螺丝全滚到下水道里去了,他在那儿干着急。这时,一个声音对他说:"你从其他三个轮子各卸下来一个螺丝,不就能把这个轮胎固定上了吗?"这两人如梦初醒,忙向给他支招的声音道谢,却发现那个人竟然穿着蓝白条的病服——原来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于是好奇地  相似文献   

19.
阿来 《知识窗》2002,(9):35
●明朝才子徐文长,生性耿直,天资聪颖.有一年,大臣窦光鼎到浙江绍兴主考,窦光鼎学识渊博,皇帝御笔亲赐“天下无书不读“金匾一块.他每次外出,都将此匾悬挂轿前,以示荣耀.当时的徐文长虽然年幼,却对此人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于是就有意光着上身躺在绍兴东郭门官道中间.窦光鼎路经此地,见此情景怒冲冲地问:“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拦住本主考的去路!“这小孩答道:“我叫徐文长,这里太阳好,我在这儿晒肚子里的万卷书呢.“窦光鼎一听这是在讥讽“天下无书不读“的金匾呢,我非得治治他.便说:“既然你肚子里有万卷书,我出个对子考考你?“徐文长拱手说:“请出上联.“……  相似文献   

20.
你平时一定听过弦乐、管乐,但你听过水乐吗?哈哈,没听过吧?今天咱们就来演奏一曲独特的水乐吧!小实验准备8个葡萄酒杯,杯子最好是一模一样的。在每个杯子里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玻璃杯在桌上排成一排,用铅笔轻轻地敲击每个杯子的边缘,这时你听到了什么?你会发现,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杯子里的外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如果连续地敲击这些杯子,就能形成一首美妙的乐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验揭秘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振动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与物质的质量有关。物质的质量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你敲击玻璃杯的边缘时,杯子会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