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硝酸与铜反应,会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但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会立刻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有必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
针对鲁科版教材中Cu与浓、稀HNO3反应装置存在的不足,通过查阅文献、反复实验,最终利用U形管、导管、止水夹、注射器等实验室常见仪器,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反应改进装置。装置巧妙地利用四氯化碳、磁铁以及缠有铜丝的磁子,将浓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2与H2O制备稀HNO3的反应、稀HNO3与Cu的反应、产物NO的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合于一体,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产物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课本第150页[实验6-5]铜片分别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按教材所述在敞口的试管中进行,我认为存在以下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课本第二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中,在讲解有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只给出了化学原理:2Na2O2 2CO2=2Na2CO3 O2  相似文献   

5.
龚涛 《化学教学》2003,(5):7-7,3
1实验装置图 2实验用品 具支试管、小气球、橡胶管、夹子、细绳、医用注射器 稀硝酸、铜片、碳酸钠固体 3实验操作及现象 (1)向具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将铜片和少量碳酸钠固体放入小气球中,排出气球中的空气并用细绳系好后套在试管上(如图1).  相似文献   

6.
利用矿泉水瓶和注射器可对铜与硝酸反应的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采用H2O2代替空气检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NO气体,效果明显,不仅能达到验证NO的目的,还可以完成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7.
8.
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经过改进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探究性强的特点。同时防止有害气体外逸,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升学生的环境责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利用试管、注射器、小气球等仪器设计简易化、绿色化、一体化的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能清晰地观察到无色的NO以及无色NO转变为红棕色NO2的现象。该实验安全性高,便于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探索,改进后的实验具有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探究性强的特点,而且能防止有毒气体外逸,降低污染,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教材中设计的某些实验存在难以操作或不利于环境保护或现象不够明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一、反应原理 3Cu+8HNO3—3Cu(NO3)2+2NO↑+4H2O  相似文献   

14.
浓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重要的一种酸.关于浓硝酸与铜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计算是重要的考试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也是重要的演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过程是: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带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并将导管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现象。铜和稀硝酸反应,由于试管内存在空气,只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观察不到无色气体。另外,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观察到现象后,反应不能及时停止,只能等到硝酸或者铜片反应完,以免造成对药品的浪费;浓硝酸和铜的反应过快,产生的NO2可能外逸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目的探索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规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相互转化的规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二、实验用品小药瓶2个(用剪刀扩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铜和稀硝酸反应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原理、过程以及每个装置的作用清楚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方案加以讨论、评价、比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训练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有必要对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实验进行综合设计,以解决该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1.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让学生明显的观察到一氧化氮的颜色,以及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颜色变化情况.(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分析了两实验的异同点,介绍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实验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