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我们看电视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没有及时关闭电视机,浪费了不少电。虽然现在很多电视机有定时关机功能,但是应该设定什么时间关机,我们不好把握,如果电视机能够感应到人已经入睡从而自动关机就好了,我想发明这种电视机。人脑在工作时会产生脑电波,可用电子扫描仪检测出,科学研究证实,大脑至少有4种不同的脑电波:一、"α"脑电波,其频率为8~12Hz,它是当人脑处于完全放松的精神状态或者在心神专注的时候出现的脑电波;二、"β"脑电波,其频率为14~100Hz,这种脑电波反映的是人类在日常清醒狀态下的脑电波情况;三、"θ"脑电波,其频率为4~8Hz,这种脑电波在人睡眠的初期阶段出现;四、"δ"脑电波,其频率为0.5~4Hz,它是在人的深度睡眠阶段出现的脑电波。  相似文献   

2.
正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想揭开梦境的神秘面纱。人什么时候会做梦?梦的内容是什么?不久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称,通过分析大脑电波信号可解读梦的秘密。人们通常认为梦产生于大脑高度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但调查显示,70%从非快速眼动睡眠中醒来的人称自己做了梦。为确定梦的产生时刻,研究小组邀请39名志愿者在睡觉时佩戴仪器,以获取他们的脑电图并监测大脑活动。期间,研究人员会多次叫醒志愿者并询问他们是否做过梦。  相似文献   

3.
<正>不知道好奇的你有没有尝试过扒开一个熟睡的人的眼睛,比如正在打呼噜的老爸的眼睛,或许你会发现他的眼睛还在快速地转动。有时候,处于睡眠状态中的我们还会做各种梦,甚至会说梦话、梦游……其实,睡觉并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不动了"而已!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在睡眠脑电波中有效地识别出特征病理波,将研究一种针对睡眠脑电波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来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加鹏 《内江科技》2011,32(8):24+43-24,43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睡眠特点的分析和总结,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帮助老年人增强机体抑制效应,缩短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加强深度睡眠状态,减少睡眠期间多梦易醒的发生,以求关爱老年健康,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14,(10):44-44
法兰克福·歌德大学科学家发叫了一种能诱发“清醒梦”的技术,通过对睡眠者的大脑实施特定的电流刺激,可影响后续梦境的发生,从而实现对梦的控制,防止恶梦的出现。这项技术给那些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患者以及被其他悲梦折磨的人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7.
张唯诚 《知识窗》2005,(12):50-51
梦中的"不速之客":睡眠性麻痹.科学家认为,在今天这个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里,睡眠性麻痹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睡眠是保持大脑正常运转的关键,那么,没有大脑是不是就不需要睡眠了呢?日本一项关于动物睡眠进化起源的研究发现,动物在获得大脑之前就已经有了睡眠需求.只有几厘米长的水螅有着丰富的神经网络,但是很分散,缺乏与大脑相关的集中.通常使用的基于脑电波对睡眠的监测,在这种小而无脑的动物身上并不适用.研究人员使用一个影像系统跟踪水螅的运动,以其运动的减少作为睡眠特征,从而确定水螅何时处于睡眠状态.研究人员发现,与人类每24小时出现一次睡眠状态不同,水螅处于一个每4小时产生活跃和类似睡眠状态的循环中.如果忽视掉水螅没有大脑的话,其在分子及基因水平上与睡眠调节相关的因素和有大脑的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把水螅暴露在褪黑素(一种常用的睡眠辅助剂)下,可适度增加其睡眠量和频率,而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另一种与许多动物睡眠活动有关的化学物质)则可大大增加水螅的睡眠活动.另一方面,能引起许多动物兴奋的多巴胺,却会促进水螅的睡眠.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2007,(6):58-60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们在睡眠中,往往会做这样那样的梦。于是,关于做梦与人体健康的疑问也伴随而至:“一夜无梦”就表示睡眠质量高。梦境与疾病有关联吗?梦是否反映心理危机?……专家指出:从医学角度去分析,某些看似虚幻的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心理与生理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脑电波技术是由英国人霍普金(Henry Hopking)发明的一种利用计算机跟踪在不同情绪状态下脑电波变化的一种训练方式。脑电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治疗,也是一种放松训练。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脑电波生物技术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各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人类会做梦,梦中的东西多半是以形像的形式出现的。那么动物会不会做梦?要是会,出现在它们梦中的东西又会是些什么?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认知科学家用老鼠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在老鼠的大脑中植入电极,然后教它走迷宫,并将老鼠的脑电波的变化记录下来。他们发现老鼠的脑波图非常精确。通过脑波图他们能够准确地知道老鼠每个时刻的活动,比如第一次左拐,第一次右拐,第二次右拐,走过第一个过道,走过第二个过道……等等。  相似文献   

12.
《发明与创新》2009,(3):15-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被剥夺一晚上的睡眠,斑马鱼也不会在第二天打瞌睡。这说明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更擅长依据白天的光亮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也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形成了不同的睡眠调节机制。所有动物都会睡觉,但许多动物的睡眠方式难以被人察觉。例如,奶牛站着睡觉,海豚的左右脑在游泳过程中轮换进行“睡眠”,果蝇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也会打40多次“盹儿”。  相似文献   

13.
正梦对我们来说是最平等的一件事了,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基本上每个人都曾享受过美梦,也都遭遇过噩梦,有人靠解梦来释读人生,有人因梦境而解决现实难题。下面有一些关于梦的说法,你能辨别其中的对错吗?每个人都会做梦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约33%的受访人员说自己从不做梦或者极少做梦。但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的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他们只是因为不记得梦境而以为自己没做梦。当人做梦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快速眼动"(又称  相似文献   

14.
余夫 《百科知识》2009,(23):45-46
动物为什么需要睡眠? 动物的睡眠一般是在两种不同的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种称为慢波睡眠,特征是整个大脑中同步发生的长而起伏缓慢的电波活动。另一种则是快速眼部活动睡眠,特征是急剧的大脑活动,跟清醒时的脑电图差不多。它的外部表现也很明显:眼球快速活动,  相似文献   

15.
脑电波写字     
正天津大学神经工程团队的两位同学用脑电波写出了一个"福"字。这个"福"字是通过团队自主研制的"哪吒"多脑协控智臂系统,用两人的脑电波共同操作智能机械臂成功书写的。操作者戴上布满电极的脑电波采集帽,面对屏幕上的视图书写板,将注意力集中在构字笔画上,仅靠脑电波控制在短短3分钟内就让机械臂一笔一画地写出了一个"福"字。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09,(7):17-17
怕失眠心理许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却适得其反。人的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进入抑制状态而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  相似文献   

17.
正昏迷患者没有意识,不能回应触摸、声音或疼痛,也不能被唤醒。他们的大脑常常没有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的迹象,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做梦。然而,许多从昏迷中恢复过来的人表示,他们做过梦。不管他们是否做梦,都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因为一些琐事失眠。我向朋友抱怨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真的是一团乱麻,活着根本是一场苦旅!"朋友笑着说:"你应该学会给自己一个好梦。"朋友告诉我,她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都要清点一天的生活,想一些美好的事,让自己的情绪处在平和喜悦的状态中,这样就能很安然地进入睡眠状态,而且每夜的梦都是温馨的好梦。我叹口气说:"想要只记住美好的事,谈何容易?每到临睡前,那些烦恼就像波涛一样从头脑中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片刻都不能安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夜晚所做的梦大都没什么意义,但对于大脑而言,它“强化”某种形式的记忆功能却是很有必要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斯迪科高德认为,大脑在睡眠时是很活跃的,睡眠并不是关闭大脑让它休息。白天大脑大量采撷信息,却来不及处理,而在睡眠时它会完成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闻博见     
睡眠中大脑继续学习一些科学家通过对睡眠中人的人脑进行扫描发现,一个人在清醒的时候用来学习新尔西的那部分大脑,在他睡眠时仍旧继续紧张地处理外来信息。这一发现显示,睡眠能够让大脑储存新的信息,以便未来使用。睡眠不仅是为了恢复体力,对于存储如何做新事的记忆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