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古老的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自然反映到作者交给出版社的书稿上。当前,相当一部分编辑在加工书稿的过程中,对作者、特别是年轻作者稿子中语言的新变化要么放任自流,美其名日“文责自负”,要么胡涂乱改,自称“严格把关”,甚至上升到“捍卫祖国语言的纯洁性”的高度,其结果不是招来作者的不满、领导的指责,就是读者的意见纷纷。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涉及其中的语言规范化、言语得体性及其与编辑加工的关系做一理论上的探讨。一、语言规范化是个动态概念1.1语言规范…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务必要做到充分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最大化的做到语言的得体,从而提高交流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徐思益先生提出的“言语得体”,探讨了言语行为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并运用实例与格莱斯的会话准则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言语得体是言语行为(说话)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作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礼,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要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礼自身在来源上所带有的"天人合一"的特征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罩上了顺应"天理"的神圣光环;礼自身追求的"礼之用,和为贵"的"贵和"思想和价值取向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规定了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古代司法官员处理各种司法案件追求的最终结果和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论述了语言得体的文化渊源和制约语言得体的文化背景因素 ,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得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成功的跨文化言语交际中,除语言能力外,交际者还应具备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者必须知道应该在何时、何地,对什么人以何种方式来表达何种内容。谈话的时机、谈话的内容及谈话的方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有明显的差异,只有了解这种差异,才能有效、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文章着重论述了语言得体的文化渊源和制约语言得体的文化背景因素,以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得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吴友智 《初中生》2009,(3):25-26
新学期刚开学,班长小王就遇到了一件令人沮丧的事。这天,她主持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由于会前准备充分,班会开得很成功。可是在最后小结时,她用错了一个词,影响了不少同学的情绪,她非常遗憾,到现在还懊恼不已。  相似文献   

9.
当人们开始重视间接言语现象的时候,就对它的产生提出了疑问,于是就有了"面子论"、"礼貌原则"等诸多理论的提出。从"得体"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现象,分析"得体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可以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理解"得体"带来的言语美。  相似文献   

10.
"心得体"是近年文化解读热中流行的一种新的文体样式,常用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重在个体体验,通俗易懂,它使"精英文化"变成平民易于接受的"草根文化",大大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的心理距离.这种为普通人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易方法的"心得体"是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言语观以仁为核心,以中庸之道为方法论,零珠碎玉般地散见于《论语》和其他论说中。孔子言语论中的得体观可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强调言语的功用与价值;二、言语必合仁、礼规范;三、言语要知人、言中;四、言语要适合语境;五、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六、名正言顺则事成;七、既提倡尚文,又主张辞达。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语和得体的化对比,有着非常突出的实用价值,语用得体是语言交际的根本原则。语言是在一定化背景下产生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化背景,受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化规范,因此,只了解一些英语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化,才能减少在语言交际中的障碍,达到交际的目的,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交流和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礼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其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体间具有等级性的和谐相处原则,囊括社会生活宽广领域的高度权威性,家国同体下的国、家本位原则。在新旧文化的转型期,应理性批判传统礼文化等级性、高权威性和宽领域等的局限性,吸收其和谐观、伦理教育观、集体主义观等积极因素,发展和丰富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礼的新内涵,使传统礼文化成为具有现代价值的道德规范。以此准确把握传统礼文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其在当代社会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性人才,英语口语又是现代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该文通过阐述语用得体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了其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得体性是修辞的最高原则,我们应当遵循这一原则,逐步深入地研究具体的言语交际问题。本文依据禅宗的特点,细致地分析了一些禅宗言语交际的实例,说明禅的传意是在怪异的外在形式下表达深刻的禅理,这就是不得体的得体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得体与否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制约 ,英汉交际中应掌握英语词汇的深层文化含义 ,同时 ,应注意英汉两种文化因素的差异性 ,并提出了在教学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社会语言学中的言语事件分析框架为依据,探讨了何谓语言得体以及怎样做到语言得体。认为语言使用者只有洞悉主要语境因素,才能确保语言得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周代的礼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周礼的基本内容和周礼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以及周代礼文化的精神本质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明的核心是什么?这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是礼。有人会说,你这是卖什么吆喝什么,因为你是研究礼的,所以才会把“礼”抬得这么高。可是对不起,这一说法的发明权不是我的,而是属于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先生就先获我心。钱先生在台北的素书楼会见一位美国学时说:“你对中国化的认识,只是看到了它的手指和脚趾,要了解中国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钱先生非常明确地说道:“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为什么可以用“礼”来统领中国传统化呢?钱先生强调了以下两个要点:首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礼与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特别是受儒家哲学的影响更大。礼文化、仁文化是儒家文化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法律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古代法的灵魂。礼的功能是别贵贱,客观上固化社会的不平等,但礼治的目的是维护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是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