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价值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遍及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文章以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以审美价值为核心的价值网;个体心理形成的音乐审美价值的不同因素;社会文化心理制约下的音乐审美价值,简要地论证音乐是一种与心理因素密不可分的特殊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因过于强调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一味承袭“严肃音乐”的教育教学程式,导致了音乐审美价值研究视角狭窄,陷入了误区。本文力求通过音乐价值与音乐审美之间、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音乐审美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中感性与理性因素的交融,是音乐审美的思维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音乐欣赏及其审美的社会价值日益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因此,本文拟在充分阐述音乐审美理性与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探讨音乐审美的社会价值及其对当前素质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部类,其本质是审美的。音乐审美价值与音乐审美属性密切相关。音乐审美属性与音乐审美作用下的功能系统相对应。音乐审美的功能是一个多义系统,它以音乐审美属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音乐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审美价值的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人群中其审美价值的不同体现方式,探讨音乐审美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能提升大众的化素质。  相似文献   

6.
音乐审美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是现代化建设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师音乐教学必须加强情感培养 ,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是音乐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把现实生活的美,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赋予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加以体现的产物。这种客观存在的美,需要以审美的眼光加上心理的想像去认识、洞察、把握。音乐审美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几种音乐技能,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而着重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从音乐审美心理要素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一下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梳理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与研究方法,提出了两学科只有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扶持,才能够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才可能出现,从而对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乃至音乐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艺术作为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它的审美功能是以音乐的美作用于人身心乃至社会的审美效应,审美价值取向是审美教育中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升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审美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评价能力和鉴别能力,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向上提升和向外拓展。  相似文献   

11.
在欣赏交响乐的过程中,应从作者及作者的创作个性、时代特征、标题、音乐的基本要素等方面去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音乐欣赏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内在联系,系统分析了音乐欣赏的美育功能。音乐借助于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人、感染人、陶冶人和教育人,从而提高人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与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中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尚“雅”、尚“静”、求“善”、尽“美”。从上古三代到今天,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为一个支柱,始终支配和影响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要想更好地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活动,就必须对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作系统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本拟从剖析我国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如何进行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两个方面加以纲要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诞生之初是以和乐的形式存在流传的,正所谓风雅兴寄,弦歌鼓舞。从对《诗经》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的音乐美不仅仅表现在风、雅、颂的乐调方面,同时在礼乐教化、文学语言的形式,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音乐曲式方面都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声乐,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如何看待民族声乐的美学价值,其审美价值在哪里?对此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古筝的起源和古今筝曲的区别来看,传统筝曲的审美价值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即以平淡表现淳厚,以简单演绎深刻;以个性的技法体现共性的审美原则。传统筝曲无论流派、内容,也无论表现技法,其审美价值的核心一是融合,二是和谐。传统筝曲中表现的主题不论是江河的浩淼、秋色的高爽,还是云天的空阔、群鸦的飞跃,都在于表现人心中的怡然、和悦、从容和适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乐教是礼乐政治文化的产物,但其意义却并不仅限于政治。乐教发展过程中接受主体对乐的体验、认识与运用,拓展了主体深赋情韵的现实人伦关怀与道德理想,它自由无羁、充实光辉的人格精神冲破了有限存在及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超越情怀。儒者在乐教中完成了人格精神世界的审美建构,其中含蕴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实践证明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成功的、有目的的。作为音乐实践的欣赏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方法、策略的建立同样需要理论上的指导、支持。以音乐教学的哲学为视角,旨在为怎样上好音乐欣赏课以及怎样制定音乐欣赏教学的目标、策略提供一种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过程中的个体心理阻抗是指欣赏者心理上存在着的影响感受音乐有效性的各种阻碍因素,它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受主、客观影响并因其个性结构中的偏差或不完善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原因,对不同形式音乐表现的漠视或不自觉的拒绝心理,这种心态和状态对民族文化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样具有"阻抗"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