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给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助力。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凭借其虚拟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人际交往带来了深渊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其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都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提出寻找有效途径解决新媒体时期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高校应不断探索,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加强人际交往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人际交往方式、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的培训、在实践中切实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泛化"、"碎片化"等特点,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和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应在转变观念、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占领新阵地和形式合力等方面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胡巍威 《考试周刊》2013,(74):173-174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开始突破传统范围,变得更迅捷、自由、宽广。新媒体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随意性、复杂性、功利性等影响,给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带来了新的转变。因此,需要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强化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全面认识与涵养教育,加强思想引领,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研究新媒体出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本文采用"大学生多媒体与人际交往量表"问卷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研究,得出新媒体情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五个特点,并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对该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新媒体情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合理引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和认知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且具有自由性与广泛性等特点,然而对其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和是非曲直的认知辨别能力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技术,从而更加偏向于在网络上进行人际交往活动,但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会存在信任感缺失的情况。基于此,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迁与认知演化当前发展趋势,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认知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交际交往方式的变迁与认知演化的引导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以其多元化、互动性、虚拟性和娱乐性等功能优势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新媒体的日常使用情况、新媒体对学生的学术性影响、非学术性影响3个维度进行调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人际交往和娱乐;新媒体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学业知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术信念;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构建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的自我反思。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加强新媒体文化环境建设等措施对新媒体的使用进行监控和引导,利用新媒体优化当代大学生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90后大学生最依赖的大众传媒。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环体之一,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并使其更好的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是摆在每位教育者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分析了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90后大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合理构建、利用新媒体环境,推进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10.
陈叶  陈文华 《考试周刊》2014,(44):169-170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而寻求新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领域,当代大学生享受着信息传递带来的便利和幸福,同时,自我认同也面临着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的混淆、虚拟世界中的自我迷失和人际交往中的网络依赖。在新媒体时代下想要深入了解大学生自我认同,就要求我们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和新媒体的特点,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媒体主导思想的引导、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手机网络、博客、即时通讯软件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防范工作体制建设、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引导及重视对新媒体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切实维护高校校园和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已经成为传播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和重要的传播方式,本文从新媒体的定义、特点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征分析在新媒体条件下对"90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采取即时通讯、博客、微博、移动通讯等新途径,同时强调在"90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立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并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拉近师生距离、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提供自我管理平台的作用。新媒体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开拓视野,提高自身技能,形成更高的价值追求,但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人际交往方式和身心健康等有消极影响。新媒体时代的思政教育要做到:更新观念,注重人文关怀;创新思路,转变模式,积极掌控新媒体阵地;加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新媒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使用过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人际交往虚拟化、传统社会化方式改变以及自主性的增强,因此对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网络非正式群体、教育者权威降低以及价值多元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研,分析了90后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了解、使用及应用现状,同时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提出了新媒体场域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与其传播特点,对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作出简要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就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隐性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以及相关管理的滞后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挑战。它们冲击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对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形成了挑战。因此,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必须开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必须必须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改变是举世瞩目的。当代的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十分喜爱,各种新媒体技术让他们深深迷恋,新媒体不但是大学生的生活交流工具,更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高校运用新媒体,既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新知识,也能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不过,新媒体的运用并非全是有益的,也存在不良信息加速传播、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已进入网络化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的主体组成已经由"80后"变为"90后","90后"的群体特征赋予了大学生党员队伍新的特点。本文以新媒体的特性为出发点,结合"90后"大学生的共性,分析探讨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新媒体时代高校"90后"学生党员教育引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