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文化有一种基于历史感的时间意识 ,春秋二季最能使人感受到时间的变化。秋来成为悲秋情绪 ,春至则为伤春情绪 ,但不论伤春也好 ,悲秋也罢 ,它们在内在情感上却是相通的 ,此时的“春”“秋”已非自然之春秋 ,而是人抒发悲情的对应物 ,是人生之“春” ,“秋” ,心理之“春”、“秋”了。  相似文献   

2.
“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怀春与悲秋是文学的两大重要主题。然而,在文学上,人们对秋天的关心却较春天为迟,古人朴素的情趣最早是寄托于春天的。《诗经》里常见歌咏少女怀春之情的诗句,却少有悲秋之歌。《诗经》之前的典籍中更是罕见悲秋作品。源远流长的中国悲秋文学始于何时呢?日本学者藤野岩友在谈到《楚辞》对日本近江奈良朝文学的影响时认为:“中国的悲秋文学作品数量宏大,直接或间接地属于《九辩》体系,因此来自这些作品的影响,归根到底渊源于《楚辞》”①。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看到了中国悲秋文…  相似文献   

3.
秋日思愁     
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疏,一片红衰翠减。漠漠烟岚笼着平林,寒山一带,几抹碧草。此时登楼,总能勾起芸芸众生的悲秋情结,勾起天涯游子的忧情愁绪。自古以来,秋天就给中国文人心上投了一层阴影。宋玉的《九辨》,历来被尊为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流露出对自然荣华之不可久留的无奈,对生命短促之不可永驻的悲叹。自宋玉之后,古人的咏秋之作,几乎都承袭了悲秋的主题,加上古文人常常壮志难酬,英雄末路,若见了秋天更是悲从中来,绵绵难绝了。“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面对漫漫秋…  相似文献   

4.
王晓霞 《考试周刊》2011,(85):40-41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岑参“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的生命悲叹,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羁旅无涯、游子之苦,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悲秋作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伤春、悲秋两大主题源远流长。这两大主题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有许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伤春、悲秋主题从本质看,在内在情感上一致;从题材分类看,类型上重复。中国古代文学中伤春与悲秋主题的差异表现在:伤春者多为女子,而男子更易悲秋;从美感体验上看,伤春之作委婉、曲折、缠绵、悱恻,悲秋之作凄清、深沉、苍凉、悲壮;从表现形式上看,伤春之作主要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惋,悲秋之作侧重于秋天景物与人生遭际、心境的比照。  相似文献   

6.
“秋”和颂秋、悲秋安徽师大语言研究所朱玲现代作家峻青的《秋色赋》,是一首秋的颂歌。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是一曲秋的悲歌,同样是面对“秋”,峻青充满了喜悦之情;欧阳修充满了悲伤之慨。对这种现象,人们常常说是时代的产物,这只说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  相似文献   

7.
古今中外的文人作家,对秋或歌或悲,要么直抒胸臆、热情颂秋,如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要么写得萧瑟暗淡、愁情悲秋,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瑾的绝命词“秋风秋雨愁煞人”……而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名写景散。作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的悲秋散文相比,虽然同是写残败之象,凄冷之境,悲凉之味,但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在情感基调、审美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者悲秋,后者乐秋;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无奈,后者享受。在心物契合.谐调成趣的过程中,令人看到了“精神享虐”的影子。但这种精神性的享虐因为同时也指向了美、爱和别样的反叛.所以显得淡雅自洽,反而能给人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春女思,秋士悲。”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子一个永恒的主题。秋风,也成为古代诗词文赋中常用的物象,但是,在古代诗词文赋中,古人很少直接以“秋风”称之,取而代之的是“西风”,如:  相似文献   

12.
孙长林 《文教资料》2005,(31):128-129
在众多的描绘秋的古典诗词中,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同样是秋,何来悲喜之别呢?其实,秋作为客观的存在之所以有悲喜之情,皆缘于诗人的悲喜之情。因此,秋只是成了诗人情感的外现。所以说,秋风秋雨总关情。下面,我们从“秋之悲”和“秋之喜”两大方面具体来感受秋与诗人情感的内在联系。秋之悲悲秋,说白了,只是借秋景以抒悲情,借景抒情罢了。梳理悲秋之作,其悲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羁旅之思、离别之苦、年老之悲、身世之叹和失意之感。羁旅之思:秋季,天地空旷,凉风透衣。长期在外的游子,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史中,感伤文学贯穿其始终,其中悲秋是典型的抒情模式之一。悲秋现象自《诗经》发其开端,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未间断过,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诗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产生的原因,如陆时雍《读楚辞语》中所说:“举物志而觉哀怨之伤人,叙人事而见萧条之感候。”由自然物候变化,感慨时光易逝,发出功名未立的慨叹,担这并不是消极悲叹人生的不如意,而是以悲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执意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古文人多“悲秋”,能够在萧瑟凄凉的秋季中发出豪言壮志、保持积极态度的文人墨客可谓凤毛麟角,而诗人毛泽东则可算一个。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跳出了哀婉消极的文人悲秋基调,以积极向上之词表达对秋的赞许及喜爱,充分彰显了其豪迈洒脱的艺术境界。毛泽东借秋景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在景物描写之中表达解放民族、谋求独立与自由的豪情壮志。一、以“字词”为视角,感知湘江之秋在毛泽东的笔下,《沁园春·长沙》向人们清晰展示了长沙壮观的秋景,他所描述的秋景,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浓郁的悲秋意识。它实际上是传统文人漂泊潦倒的艰难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本文着重探讨了这支小令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并对传统文人悲秋的社会心理以及悲秋之作繁多的原因作了必要的揭示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潘明 《语文天地》2013,(11):17-18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古人通过对柳、黄叶、菊花等秋天自然景物的描写,或传达对人生愁绪的感怀,或传达对死亡幻灭的感慨,或抒发对逝者如斯的叹息,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悲秋”文学。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究了中华古典诗词“和”与“柔”两个特质,以及产生的原因。在诗词内涵题材方面,崇尚“和”,和而不同,和谐互补。分论了家庭之和、天人合一之和、乐天安命之和、自我修养之和、典范唐诗之和,根源是“和”文化。在诗词情感心态方面,崇尚“柔”,温柔敦厚,以柔为美。分论了悲秋和伤春、乡愁、男作家之思妇婉约诗、柔性动植物、多泪,根源是民族心理。最后指出“和”与“柔”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送别、悲秋、相思……送别即黯然销魂,相思即直抒愁绪,悲秋即感慨忧伤,似乎是古代诗词中永远弹不完的老调,黄公度、王维、杜甫却“反弹琵琶”,弹出了新的旋律与韵致,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相约金秋     
时光飞船载我到达人生之秋,怀着“悲秋非我事,愈老愈峥嵘”的信念,年过花甲的我昂首迈进上海老年大学学班——学是我的爱好与梦想,在老年大学,我捡回失落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论落花与伤惜春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和“伤春”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两种情结。以上两种情结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落叶、落花的现象。本文考察由先秦截至宋有关落花的诗句,阐述了通过落花这个媒介所吟咏出来的伤春之情,是何时产生并扎根于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