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2):127-128
《中国图书馆学报》于2015年始增设"前沿论坛"栏目,刊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思想性的重点文章。编辑部将适时邀请有关人士就业界、学界某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集思广益,嘉惠图林。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布。1月15日,《中国图书馆学报》以"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图书馆的解读与思  相似文献   

2.
1985年,钟叔河先生主编的10卷本《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出版)曾轰动了文化界。那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不久,经济和文化等许多方面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新的面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向世界丛书》正是符合这一时代要求出版的,为出版界和文化界所称道。与此同时,湖南教育出版社另一套丛书《世界著名学府》正在积极地运作之中。根据丛书主编(兼责任编辑)曹先捷先生回忆,《世界著名学府》丛书的选题构思,发端于邓小平同志1983年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上世纪8…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此前,8月28日,期刊编辑部还召开了由部分市级机关、大型控股集团、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仓大放同志到会并讲话。自《档案春秋》杂志更名改版以来,对如何"传播和弘扬档案文化"作出了尝试和实践。从这本杂志编辑出版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档案春秋》不仅得到了档案界内部的首肯和欢迎,而且社会各界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档案文化也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上海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两刊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档案春秋》自更名改版以来,对“传播和弘扬档案文化”进行了尝试和实践。从杂志出版近两年的实践看,《档案春秋》不仅得到了档案界内部的首肯和欢迎,而且社会各界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档案文化也是认同和肯定的。《档案春秋》的受众面日益扩大,稿源不断…  相似文献   

5.
解读《时尚》连环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频 《中国编辑》2003,(5):44-50
《时尚》创刊于1993年8月8日。历经创业(1993-1995)、合作(1996-1999)、发展(2000-)三个阶段,时尚杂志社已发展成为拥有十二种杂志,三百六十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雏形初现,前景看好。正如其企业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引导潮流”所示,《时尚》是中国当代期刊界标异领先的“时尚现象”。值此创刊十周年之际,略析时尚模式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市场营销内涵,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新闻研究所年报1993年NO.40刊载了美国学者弗雷德.卡斯米尔(Fred L. Casmir)的特别寄稿《关于文化和传播的诸模式》。原文是英文,由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研究科博士生岬里美译成日文。该文主要讨论如何对待文化和传播的各种模式,探讨进行异文化研究的正确途径。作者明  相似文献   

7.
说起英国的书评文化,人们不得不提起《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简称TLS)和《伦敦书评杂志》。 TLS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人文性书评及文化杂志,创刊于1902年,以周刊形式出版。它的编辑与业务独立于《泰晤士报》,自成体系,由自设的“《泰晤士报》增刊公司”经营,经营范围上还有书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藏书文化研究两部巨著《中国藏书楼》(任继愈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藏书通史》(傅璇琮、谢灼华主编,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问世以来,掀起了新一轮藏书文化研究热潮,一批专题和区域藏书研究的新成果陆续出版,反映出中国藏书文化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12,(Z1):9
正本刊讯(记者王化兵)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央编译出版社于1月9日举行《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和《中华箴言》两书出版研讨会。《再造生活——书法价值的当代体验》是一本关于写书法、练书法、对书法文化的体会的文章集。本书作者周文彰多年以  相似文献   

10.
陶膺 《出版史料》2003,(3):62-62
1949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版了苏联学者米哈伊洛夫著《在苏联地图上》一书,同时苏联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不久,天下出版社(在北京东城草厂胡同)根据英文版译成中文出版(书名为《苏联地理》),印过5000册。1952年9月间,天下出版社因将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是把该社若干种图书以“现时读者似还需要”为理由,写信给人民出版社要求转移版权,希望继续印行。《苏联地理》(即《在苏联地图上》),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赵民  陆晔 《新闻大学》2007,6(1):116-121
本文以流行歌曲《沙鸯之歌》(月光小夜曲)为个案,探讨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权力实践方式对台湾原住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即从《沙鸯之钟》到《月光小夜曲》的衍变来解释,历史事实如何被政治与意识形态所挑选、解释和评价,对不同时期文化身份的形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来自外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2.
2015年,随着"加强版限娱令"的落实,文化类节目在内容风格、节目形态、个性特征上都有所加强。其中,浙江卫视在去年的文化类节目《华少爱读书》《一本书一座城》《中华好故事》基础上,今年新推出成语文化类节目《原来是这样》。同时,曾只在假期播出的《中华好故事》(简称好故事)节目量翻倍。《好故事》以中华传统故事为主要内容,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等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故事相关知识。主要参赛选手是以95后、00后为主,  相似文献   

13.
创刊于1995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依托三联书店而成立,使其一开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随着其日渐成熟,它对文化的坚守与延伸的特色越来越突出。这些文化报道总是以知识分子的视角观察世界,形成了《三联》特有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10月18日,美国知名新闻类周刊《新闻周刊》通过网站宣布,2013年停止发行印刷版,全面转向数字版,这一年《新闻周刊》迎来80岁生日,在当年12月31日出版最后一期印刷版后,《新闻周刊》决定集中精力,在增长势头迅猛的数字阅读领域加速扩张,推出全球统一的数字版本,定名为《全球新闻周刊》,以付费模式来提供支持,同时通过电子阅读器和网页来发布内容。(《中国出版年鉴2013》)  相似文献   

15.
《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看天下》)是国内唯一一份综合性新闻故事类高端文摘读本,是国内目前唯一开设四个分印点(即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的新闻类期刊,杂志以“说新闻,讲故事”为特色,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内容涵盖时政、财经、社会、科技、文化、时尚、娱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国有史,县有志。80年代以来开展的中国社会主义第一代地方志修纂工作,是我国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新修《巴东县志》乃此工程之子工程。巴东历史悠久,自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置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巴东,迄今(1993年)已有1570年的历史。原《巴东县志》有明嘉靖、万历,清康熙、同治,以及民国时期的。此次新修的《巴东县志》横跨半封建半殖民地和社会  相似文献   

17.
2014年7月,由新疆文联主管主办的综合类文化月刊《明星时代》,正式恢复原刊名《新疆艺术》(汉文、双月)及办刊宗旨。停刊12年之久的这份刊物重获新生。复刊后的《新疆艺术》杂志(汉文)有几大特点:第一,版面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扩展和改进。每一期的总字数是过去《新疆艺术》杂志的一倍。复刊后的《新疆艺术》杂志(汉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牢牢把握中国梦的主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专家学者撰写了一批坚持  相似文献   

18.
全国高校古委会《中国典籍与文化》杂志社编辑部编辑的《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一辑,已由中华书局于今年十月出版。第一辑目录如下: 陶渊明与魏晋风流(袁行霈) 宇文泰所以建立八柱国制的一种推测(黄永年) 从《令狐梅墓志》看李德裕及晚唐党争(郁贤皓) 王昌龄边塞之行考辨(程郁缀) 李群玉生平二三事考实(吴在庆)  相似文献   

19.
李芸 《今传媒》2010,18(9):70-72
文化的新意和活力在于它在后人的接受中不断被转换,这是一个持续流动的过程。古诗《木兰诗》塑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男性文化体系下的孝顺女子。1998年迪斯尼动画片《木兰Ⅰ》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以不同的文化语境重新理解母本,三个木兰形象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皆不相同。本文以木兰形象为研究对象,借用互文性理论分析两部影片如何成功地实现了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互动,梳理并探究这种文化转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出版一年来,广受读者好评。这既是对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本书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传统文化精神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