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历来被认为是古代唯心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人们据此认为孟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唯心主义,然而,仔细推敲《孟子》中有关“天”的论述文字可以看出,孟子思想中的“天”不仅不能证明它是唯心义义,而且正好反映出孟子思想的唯物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2.
“天”历来被认为是古代唯心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人们据此认为孟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唯心主义。然而,仔细推敲《孟子》中有关“天”的论述文字可以看出,孟子思想中的“天”不仅不能证明它是唯心主义,而且正好反映出孟子思想的唯物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充满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之思。反映在《论语》等书中的有关认识自然、关爱万物、保护资源、与时俱进及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言论,是先秦时期的人们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生态意识的源头和体现。分析、阐释和借鉴这些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生态意识到现代生态意识的转换和超越,对当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绪敏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3):16-18,29
《孟子》一书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它从子书升为经书,反映了孟子地位的提高。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子》的作者、篇目的真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代关于《孟子》的评论和注疏勾勒了《孟子》传播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人们对养生学愈加关注,而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汲取养生智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同时,他对养生也有着丰富而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孟子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护本体,存心性"、"养浩气,重道义"、"立志向,保乐观"、"倡寡欲,守中和"、"重环境,与人善"这五个方面。孟子的养生智慧亦是博大精深,对当今颇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孟子、荀子人性论教育思想之浅析张景芝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中,除孔子外,当数孟子、荀子二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也比较有影响。虽然二者的教育思想都渊源于孔子,但由于生存的年代以及对人性论透视的角度、层次的不同,便导致了他们对教育作用论述的异同。孟子...  相似文献   

7.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三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特别是他们的富民思想,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治国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思想为孔子所创立 ,中经孟子的发展 ,荀况集大成。孔子坚持“礼治” ,主张“宽猛并济” ;孟子倡导“仁政” ,主张“推恩于民” ;荀子“隆礼重法” ,礼法结合。他们治国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基本反映了先秦儒家治国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对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治国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括论述了《孟子》论辩艺术的几个主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及《孟子》散文深刻的思想性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荀子生态道德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的荀子的生态道德思想.是先泰时期人们朴素的生态环境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生态意识的源头和体现。它包括“天行有常”的生态道德意识、“制用天命”的生态和谐观以及“圣人之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三部分,分析、阐释和借鉴这些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从传统生态意识到现代生态意识的转换和超越,对我们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生态环境控制的心理学途径,生态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心理根源。环境问题是由人类行为引起的,它们也能由人类行为得以扭转。笔者提出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去矫正人的资源浪费行为;通过早期社会化和环境教育培养儿童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倡导生态心理学,寻找人与自然天生的情感联系,唤醒人的生态潜意识,为人类寻找心灵的家团。  相似文献   

12.
"黄佤"的神林崇拜,反映出佤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态保护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对"黄佤"神林崇拜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能为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谈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城市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自然陶养自我化育——论生态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性的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化解生态危机,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生态美育以培养生态审美的人为根本任务,以自然陶养为基本途径.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使人性向善、向美提升,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来阐述当代中国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 ,并由此出发提出必须深入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吸收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内核 ,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创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 ,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及实现形式和途径 ,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对当代全球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实践显示了普遍和深远的意义 ,尤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党的十六大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地艺术被认为是重新燃起人们挽救自然环境的意识.重塑现代人类和自然的依存关系.并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我们认为,对于几何、抽象与秩序的强调,表明大地艺术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过于追求感官体验而忽视对于生态整体性的把握和对于人们内心情感的抚慰。因此.本文认为,如何正确处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作品真正唤起大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生存现状的反思,这是生态学时代艺术的责任与重要使命,也是大地艺术必须要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一切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为整个人类整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强调人的利益时走向了绝对化的极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了人的利益的整体性、共同性和社会性;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又突出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的利益作为环境伦理的中心,又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成为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9.
哈尼族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传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他们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民族繁衍的命脉,将生态环境视为维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所在。哈尼族郭合人所秉承的是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自然主义生态观,具有深远的生态美学价值和意义,尊重自然、生态自我、生态平等、生态同情,深刻阐释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人们试图从伦理观念的角度论证人类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着道德联系时,一种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产生了。自然内在价值论从主体性、客观性、目的性三方面论证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它在理论与逻辑上都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这种理论将价值判断等同于事实判断,由此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同时,也表现对价值主体内涵的否定,否定了“人”作为价值主体的唯一性,将价值概念的主体扩大到人以外的自然物,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也狭隘地将生物本能与生存特性、人的目的性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