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惠而实至     
<正>机器人、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等正在引发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而制造业升级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决定着"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李玉赋曾在《求是》撰文指出,我国2亿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总体不高、结构不合理,技术工人总量不足。这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关,比如技能形成缺乏顶层设计,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够,  相似文献   

2.
现代制造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的发展导致技术工人群体的产生、发展与分化.现代制造业生产内涵的变化,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高移,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高技能人才的生成路径,有高级工、技师接受高一级专业教育和技术人员接受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培训两种.从现实国情分析.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以前者为主.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研究》2006,(2):43-43
技术工人稀缺已成为江西省南昌市打造现代制造业的瓶颈。为此,元旦刚过,南昌市政府就向社会公布,2006年首批将培训5200名技术工人,以解企业急需。据了解,这5200名技术工人将定向为该市的制造企业培训,并由南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考核合格后发放技术等级证书,一位企业设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人事部经理说:“政府根据氽业的需求为我们培训技工,此举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非常欢迎。”南昌市面向企业大批量培训技术工人的信息,给新年伊始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国际竞争态势的变化及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制造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很快,但从供应的角度看,符合企业要求、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总量仍处于短缺状况,其中,高技术工人尤为短缺。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技能培训的供给规模在量的方面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落后于技术发展,其毕业生在质的方面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在这一方面,工业发达国家重视企业作用、实施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工人制度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一、国外校企共同培养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培…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造业技术、工艺都比较复杂,对工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中、高级工数量不足,影响了生产的发展。所以,尽快建立一支技术水平较高、以中级技术工人为主的技术等级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人队伍变得十分重要。从我厂目前的培训条件看,首先要正确确定中级技术培训的对象。我们选择了对130汽车生产的质量、数量、成本有直接影响的工种、岗位人员为培训对象,并确定以取得“双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关键是缺少把蓝图变为现实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对此,建议是:  相似文献   

8.
信息万象     
福建省问卷调查显示:我国技工队伍后继乏人目前,福建省技术工人稀缺,全省有技术等级的工人只有41万,其中初级工20万人,中级工18万人,高级工1.7万人,分别占50%、45%和4%。而技师3499人,不足1%,高级技师只有68人,且多还集中在厨师、美容师等第三产业,制造业的高级技师寥若晨星。福建省总工会对全省职工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工人不愿学技术,其原因是,激励机制不健全、职工技术等级证书与报酬脱钩等。企业因为怕技术工人跳槽,不愿意花钱培训职工,使技术工人更加匮乏。一些公司负责人反映,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9.
浅议学徒培训制度改革蒋兴和学徒制的历史与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学徒培训制度是我国培训技术工人的传统形式,也是我国就业培训最基本的形式。现有的熟练技术工人、技师绝大部分是通过学徒制培训出来的。当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的深化改革和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与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当前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却在14%以上,许多企业当前急需的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甚至一般技术工人不能得到满足.2003年12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决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  相似文献   

11.
"蓝领"工人尤其是中高级技工缺乏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技工荒" 我国各地普遍存在技术工人短缺,并且有越来越加重的趋势。技术工人供不应求,技工市场出现断档,用工单位无处寻找合适技工的现象很普遍。以武汉市为例,2002年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我国技术工人短缺现状的阐述,对短缺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加大职业教育投资以及企业培训力度,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机制等来缓解技术工人短缺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威海市职工教育办公室积极实施以“一一二三”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数以千计的企业管理人才、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是强化一种理念,即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理念,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有越来越多贴着“中国制造”标志的产品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制造业会因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而受到影响。“我国城镇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高达60  相似文献   

15.
英美制造业人才培养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世界制造业大国,但产品缺乏科技含量使我国难以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要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我们必须借鉴英美先进经验,加强制造业培训和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今年确保完成1.7万名新技师培养任务,力争培养2万人。据悉,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湖北省技术工人需求普遍升温,但60%以上的求职者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技术等级要求。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强技师、高级技师考评的组织工作力度,动员企业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培养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特别要加强工程机电、信息制造、电力建设等重点发展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以满足湖北省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制造业带动技工需求升温湖北省今年培养1.7万名新技师$《湖北日报》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2007,(3S):45-4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与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对职业教育有着越来越强劲的需求。目前我国现有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约占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不行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正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存的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曲锜  张天擎 《职业技术》2006,(14):17-19
一、背景与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公布的数字显示,当前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却在14%以上,许多企业当前急需的营销、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甚至一般技术工人不能得到满足。2003年12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决定实施“职、世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缓解劳动力市场上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部职工素质的高低。我国技术工人中的中、高级工人比例小,甚至现在比例仍在逐渐减少。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与其工资级别往往也不相符合。生产第一线缺少技术骨干,这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搞好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其素质是工人培训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研究、探索面对新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形势,技术工人的新模型和培训新模式。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们的技工教育在知识与技能培训(特别是技能培训)方面,基本上是在50年代原苏联培训技术工人模式和我国长期以来的徒工培训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在传统的低生产力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