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汉俊 《钓鱼》2010,(13):32-32
2010年5月上出版的总177期《钓鱼》杂志刊载了江苏无锡严实同志的《选漂六要素》(下)一文。文中小标题“5.钓慢鱼钝些好”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论述:“首先浮标要有足够的浮力,要稳定。浮力大则吃铅重,反之,相同排水量吃铅量大的意味着浮力大。  相似文献   

2.
“浮力”?     
尚立和 《垂钓》2005,5(5):54-55
下面的来稿还是关于“剩余浮力”的讨论的。自从本刊登出何蔚蓝先生、陈燕曾先生、李歌先生等的关于“剩余浮力”和“空心尾与实心尾浮标”讨论的文章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有广大普通钓鱼人参与讨论的文章,无论观点对错,都是好文章。所以现将有代表性的文章缩略刊载,各抒己见,供大家讨论辩明。  相似文献   

3.
陈猛 《中国钓鱼》2004,(10):46-46
《中国钓鱼》2004年第2期第45页,刊登了天津籍英志钓友写的《话说脑线》一文,读后,我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读了《中国钓鱼》2003年第十一期,广东中山钟有祥先生的《如何找浮漂的感觉》后,对文中“剩余浮力”之论述,颇感费解,借此与钟先生交流。  相似文献   

5.
王锡健 《垂钓》2005,5(4):4-6
不管是比重小于水的比重的空心示标,还是比重大于水的比重的实心示标,它们只要露出水面的体积一样,它们的剩余浮力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张铨 《中国钓鱼》2005,(7):59-59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剩余浮力不是浮力》。目的是对一些文章中的“剩余浮力的理论”表示一下异议,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没有进行讨论。剩余浮力论的要害是:认为剩余浮力是一种向上的力,能将线组绷直,将钩饵悬浮。我想,触及一下这一要害就够了。读了安徽钓友陈猛的文章《也议剩余浮力》(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以后,我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不切合实际。触及了要害而缺乏具体一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看了《中国钓鱼》2004年第十期46页刊登的安徽霍县钓友陈猛写的《也议“剩余浮力”》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又看了四川钓友张铨写的《“剩余浮力”不是浮力》(以下简称“张文”),(见《中国钓鱼》2004年第二期第47页)对于其中的观点也想谈一些粗浅见解,在这里再议一议。  相似文献   

8.
李歌 《中国钓鱼》2006,(4):50-51
剩余浮力问题实质上具有静态和动态双重内容,而以往则易把它们混为一谈,所以导致观点矛盾,难以统一。本人有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9.
钓友于师傅是一位退休的老产业工人,为人热情、性情直爽、快人快语、乐于助人,是个典型的“乐天派”:由于他为人随和、诙谐幽默,时间长了,在钓鱼人部落里,无论年长年少的,都一律叫他“老嘎鱼”。他非但不恼,还乐于答应,更以此为荣,而且有一套理论基础,谓之:“老于=老嘎鱼,老=大,这就是说,我老于能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10.
钓友的期盼     
张孚 《垂钓》2003,(8):68-68
  相似文献   

11.
荣弢 《垂钓》2005,5(5):55-56
下面发言的是天津的一位老钓友和我们《垂钓》的老读者……  相似文献   

12.
类永藻 《钓鱼》2006,(12):32-33
今年第7期《钓鱼》杂志上发表了颜恒的文章,《鱼是不怕喧闹的——简析“钓场闹嚷,钓鱼空忙”》,读后感觉其理由勉强,不能令人信服。钓鱼要安静.怕喧闹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颜恒却高唱反调.着实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3.
陶世君 《垂钓》2005,5(6):62-62
本刊讯 2005年5月2日,“从杰”杯钓友联谊赛在秦皇岛市钓鱼协会钓鱼基地举行。  相似文献   

14.
郭凤 《钓鱼》2005,(14):6-6
省、市钓协是中国钓鱼运动承上启下的群众组织,是他们忘我工作。不计报酬.服务钓友.推广钓技等一系列的辛勤活动.推动了中国钓鱼运动的全面发展。本刊从即日起.将择机刊簦各省、市钓协的文章。希望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同时希望各钓协主动跟我们联系。将你们好的做法、想法、打算、计划、成就等告诉我们,便于我们成文。  相似文献   

15.
史为林 《钓鱼》2008,(24):20-21
《钓鱼》杂志08年第10期登载了文风钓友的文章《量化调漂分析》(以下简称《析文》),回答了笔者及其他钓友提出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原《浮漂调校的量化分析》(以下简称《量文》)(2007第18期)使用的量化公式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可以明显地看出文钓友是诚恳的,并且相邀笔者及诸钓友群策群力,对量化分析公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批评和验证,以便给出一个圆满而合理的解释。我被文钓友的诚意所感动,盛情难却,应其所邀,不得不埋下头未再次研读文钓友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尚立和 《钓鱼》2013,(19):22-23
“剩余浮力”是近10年来在不少钓鱼媒体中经常见到的词组,是探讨论述钓组平衡、漂尖沉降、漂尖承载力大小中用到的新词组。但最初几年的“剩余浮力”与现在的“剩余浮力”的实质意义却截然不同。笔者写此文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阅读过去有关“剩余浮力”的文章时应有分辨,不要被迷惑。  相似文献   

17.
刘月樵 《垂钓》2005,5(5):53-54
对剩余浮力的探讨,在当今钓坛是一个热门话题。众多名家各抒己见,颇有些百家争鸣的阵势。现在这个话题不光是研究垂钓理论的高手们关注,连一些平常不注重理论,只知埋头钓鱼的休闲钓友们,也都参与了讨论。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一位《垂钓》杂志的多年忠实退休老读者,看了本刊关于剩余浮力的诸多文章后,颇有感触和疑惑,来到编辑部问能不能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能了!我们非常希望这些常年钓鱼的普通钓友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知道这类纯理论问题并不是钓鱼高手名家发表观点的专利,我们广大经验丰富的普通钓友一样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18.
陈中春 《钓鱼》2013,(20):48-49
其实,钓友靳方银钓龄并不很长,准确地说,到现在也不过二十年。但不管什么水域,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在群雄争霸中他都能脱颖而出,名列前茅。2001年,在遂州“沱牌杯”野钓草、鲤鱼比赛中夺冠之后,过去的“常胜将军”窦锦老师当场就夸赞他说:“塘库溪河钓九江,无处不把美名扬。莫道往夕独天下,今朝你能比我强,佩服!佩服!”打那以后,大家就给他取了个“超人”的绰号。  相似文献   

19.
陈中春 《钓鱼》2006,(21):29-30
《钓鱼》2006年18期刊登了辽宁钓友徐国刚.以《是温差还是另有原因》为题,对笔者2006年第13期发表在《钓鱼》上的《温差是影响钓绩的第一因察》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和意见,这里我想借杂志这个学习平台.向徐钓友作些必要的解释.并与之商榷。徐在《是温差还是另有原因》文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认为.好不好钓鱼与温差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我  相似文献   

20.
张铨 《钓鱼》2006,(14):28-29
《钓鱼》2006年5期上的文章《线组灵钝的物理分析》(以下简称《物理分析》一文说:“不同大小的调目剩余上浮力可以使线组在水下呈现不同的状态,这是剩余上浮力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