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法1: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步骤:此法在物理课本中有详细的测定,此处不再重复.方法2:用弹簧测力计测定ρ>l固体的密度步骤: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为G,然后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浸没  相似文献   

2.
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科学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制作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将弹簧测力计改制成密度计,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及密度计的刻度特点。  相似文献   

3.
    
·考点复习·一、力的概念1 力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 人用手提起书包 ,书包受到对它的力的作用 ;同时手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3 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力可以 .二、力的测量图 11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力的单位是,简称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2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 .利用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弹簧秤 .在物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工具是 .3 如图 1所示的弹簧测力计 ,它的最小刻度为牛 ,量程为牛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三、力的图示1 力的、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着如何找质量m和如何找体积V的思路去设计探索性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测密度其实质是采用转换法测质量和体积,再应用ρ=mV求密度。例1现有烧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盐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和盐水的密度。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为G。则m=gG2.把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则F浮=G-F1,而F浮=ρ水gV排所以V排=ρF水浮g=Gρ-水gF1因石块浸没在水中,所以V石=V排=G-F1ρ水g②石块的密度ρ=Vm=GG-ρ水F13.再把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  相似文献   

5.
第二讲 力     
一、考点解读考点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点叫做重心,密度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N/kg,写成公式为G=mg.考点2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力叫做弹力(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测量前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把指针调到零刻度处,称为校零.第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测量范围的力.第三,测量…  相似文献   

6.
1教具作用1拉动弹簧下的挂钩,可像普通弹簧测力计一样测量力(或物体的重)。2在弹簧下挂特制的物体,当物体完全浸入某液体中时,可以测量该液体的密度。2教具原理本教具是在普通弹簧测力计的基础上改进、拓展而来,本身具有测量力的功能。当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上物体,并使它完全浸  相似文献   

7.
物质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实验重点内容之一,课本上介绍的常规方法是用天平和量杯来测量.测量不规则固体和液体(如盐水)的密度.仅知道课本上介绍的这种方法还不够,我们还可从浮力知识的角度去分析,推导测量密度的几种方法.一、称量法1.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一杯水.2.实验步骤:(1)用细线将石块拴牢,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石块的重量G;  相似文献   

8.
测固体密度是实验设计题中一个很常见的题型,其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测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的物体密度。方法一器材:天平、量筒、水。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物体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所对刻度V1,③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所对刻度V2。表达式:ρ=m/(V2-V1)方法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相似文献   

9.
1.50 0.02 50 2.电磁3.电磁感应闭合开关左右4.振动感应电流5。A6.D7.CS.Ag。C10。Dll。B12。D 13.C 14.D 15.D 16.略.17.提示:将电磁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在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上用大头针的个数重新标度,做成直接测量大头针个数的装置.刻度盘改造方法:将电磁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在此时指针指示的位置标注零刻度,然后用电磁铁吸引lO个(或其他数量的)大头针,标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为10个.逐渐增加大头针的数量到20个、30个、40个……分别在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线上标注20个、30个、40个……(最后…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有如下五种求解方法. 一、称量法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此时,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液体的浮力对物体向上托,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比空气要小,弹簧测力计减少的那部分示数,就是浮力.即:  相似文献   

11.
1设计启发如图1,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物体的重量G,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F',甲图弹簧与乙图中弹簧对比,乙图中弹簧缩短了△x,引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重物在水中受到了水的浮力的作用,弹簧缩短的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只要看弹簧变化量的大小,就能判断所受浮力的大小,那么,能不能从弹簧测力计上直接读出浮力的大小呢?2思维过程a.刻度问题。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从上到下刻度值增大,且刻度均匀,当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时,弹簧向上收缩,收缩的长度越长,表示受到的浮力越大。如果要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上直…  相似文献   

12.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测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探索》课时教学马铃薯沉浮原因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弹簧测力计钩住钩码,先测出空气中的自然重量,然后将钩码放在不同液体中测出水中的重量,最后求得两个数据的相差数得出液体中的浮力大小。首先是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时由于是手提方式,存在手部抖动的问题,影响了示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次,空气和液体中的重量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出钩码在液体中的浮力,显得有些烦琐。为此,操作引入口袋电子秤、三脚架和自制秤架来实现稳定、便捷、精准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要做到:(l)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要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2)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加在 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3)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4)记录测量结 果时,既要记录,又要注明 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这句话 中,“水往低续流”是因为_的缘故. 3.如图1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些物理知 识?(要求写出两点) ,〔1) (〔2) 黔“街一谈 (a)苹果下落 伪)抛石落地 图1 嘛.、、、 卿尹嚷 军骤 4.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生…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使用2118型大型演示测力计,而在学生实验中,却经常用到如2104型的平板测力计。这些测力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很受师生的欢迎。但是,这些测力计中连接挂钩的“挂片”是卡在弹簧中的(它是可调的),用的时间长了,这些“挂片”就可能发生移动,于是,用这些测力计进行测量时,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时,需要我们对这些测力计进行校正。测力计应如何来校正呢?由胡克定律F=hX可知x=F/k在F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弹簧的倔强系数足变小,弹簧的伸长量X将变大。我们知道,两根倔强系数分别为k1,k2的弹簧串联时,其等…  相似文献   

15.
题1 四个相同的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称它们的重量,记录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一、制作背景初中物理实验中关于力的大小的测量,常使用针移式弹簧测力计来进行。由于针移式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间距较小,用于演示时,离讲  相似文献   

17.
一、比例法 例1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它们质量相等,其密度分别为4×10^3kg/m^3和8×10^3kg/m^3,甲球挂在A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B弹簧测力计下,并让金属球全部浸没水中,则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8,(92):148-149
通过弹簧测力计在浮力问题中的使用,我们发现可以把测力计改为"密度秤",它综合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力的平衡、浮力和数学表达式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本人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设计进行系统的归纳,得到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题目]现有一个弹簧测力计(量程足够),一把匀质的、长为l有刻度的、零点位于端点的直尺,一个木块及质量不计的细线.试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装置,通过一次测量(弹簧测力计只准读一次数),求出木块的质量和尺的质量.要求:(1)画出实验示意图;(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3)写出要测量的  相似文献   

20.
一、正确理解浮力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手竖直向上托物体,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用手托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如果把上述物体浸入了水里,比较物体未浸入水里和浸在水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出物体浸入水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减小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水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改用其他液体重做这一实验,当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会减小,这表明其他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也施加了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