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器物设计十分严谨和精确,注重使用功能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在器物体现使用者阶级地位的层面发挥着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器物的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解决现代产品和人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关系,设计更加符合人使用的器物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莹  赵寅 《科教文汇》2013,(16):157-158
中国古代的器物设计十分严谨和精确,注重使用功能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在器物体现使用者阶级地位的层面发挥着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古代器物的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对于解决现代产品和人有关的各种要素的关系,设计更加符合人使用的器物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化起源的地方就是艺术起源的地方,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早在原始的农耕时代,我国的劳动人民便创造出了早期的艺术形式,播下了华夏艺术的粒粒种子,这些种子在中国的无数无名的艺术家,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浇灌的文化沃土中孕育,日益繁茂,成长为中华艺术之林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株株参天大树。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史前到古代的器物设计艺术发展历程着手,以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器物为线索,探索中国器物设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基点探求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左华 《科教文汇》2008,(5):179-179
文化起源的地方就是艺术起源的地方,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早在原始的农耕时代,我国的劳动人民便创造出了早期的艺术形式,播下了华夏艺术的粒粒种子,这些种子在中国的无数无名的艺术家,无数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浇灌的文化沃土中孕育,日益繁茂,成长为中华艺术之林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株株参天大树。本文试图从中国的史前到古代的器物设计艺术发展历程着手,以具有代表性的日常器物为线索,探索中国器物设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以此为基点探求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以环保理念为着眼点,对广东地区出土的几件汉代考古器物进行初步分析,揭示广东地区汉代出土器物中的科学环保理念,并结合现代环境保护的定义对这些器物中所包含的环保理念进一步解读,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同时,为环境保护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选材范围,从古代文物本身工艺设计及实用性的方面研究古代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汉代青铜甑釜。该器物由河南省文物工作队于1954年移交。根据其表面细微同心圆纹,可以推断该器物经过了切削加工。这件汉代铜甑釜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提供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与圆相关的一些事实。在我国古代就存在着“技艺相通”之说。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劳动中,人类的生产技能与艺术创造是融为一体的。陶艺的发展,体现了艺术设计在陶器制作中的重要作用。而陶器从它的诞生起,就与圆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考古挖掘出的中国陶器来看,其口、体、把等绝大多数为圆形,尤其是口、体无一例外是圆。其图案设计也与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太极图”形就是形式上的阴阳相生,对立统一的规律所形成的图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自然肌理形态的美产生的特征,结合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和中国古代的"明武家具"来论述自然肌理材质美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正>九月,我们即将迎来重阳节,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体现出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所以重阳节在古代便有祈寿的主题。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寓意,影响深远。然而,对于老科技工作者群体而言,除了"尊""敬""爱""助"之外,更要突出"学"和"用",学习他们独特的精神品质,用好这一具有独特价值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等等艺术种类繁多。这其中以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为创作素材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都“形中带意,意必吉祥”,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现代平面设计则更加趋向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把其图形语言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会使设计更具本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李铁生 《百科知识》2009,(13):22-22
世人皆知,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东汉时期的蔡伦被公认为世界造纸技术的发明者,公元105年被认定为纸的诞辰。蔡伦在宫中主营御用器物,在兵器刀剑上有着出色的改进与创造。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溪水内漂浮的絮状物,晒干后成片状,受到启发,便选用富含纤维的树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典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建筑通过历史的演变和多民族的结合,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不同程度的反应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这种设计手法具有多种形式和风格,在我国历史进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得到不同的体现,对现代建筑设计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的分析,探讨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宋力 《科教文汇》2011,(22):156-156,161
现代艺术精神是古典艺术精神的承传与发展,要拓展现代艺术精神,需要对传统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艺术家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的学习,将有助于在绘画中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反映中国美学的深厚传统。  相似文献   

14.
刘中伟  吴磊 《内江科技》2008,29(6):14-15
本文主要根据现存唐代金银平脱工艺器物的现状,结合文献记载的相关知识,对唐代的金银平脱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古代金银平托工艺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立体构成的课程改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为各种专业设计提供丰富的、科学的构思方案,还能扩展学生的三维想象空间。通过塑造有生命感的艺术形象与立体构成各元素的再次创造等独特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构成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宏丽 《科教文汇》2010,(13):153-153,205
立体构成的课程改革,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为各种专业设计提供丰富的、科学的构思方案,还能扩展学生的三维想象空间。通过塑造有生命感的艺术形象与立体构成各元素的再次创造等独特的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构成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不仅为满足园居生活的需要,更是组织空间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传统的空间意识,是体现在建筑的意匠中,而园林中的空间组织特色,深刻地受建筑空间思想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器物造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生产技术这一技术要素,应从有效利用生产技术和以设计推动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它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颁历授时,是中国古代的国家要政,朝廷盛典。文章考察元代颁历制度,探讨了历日之编印、进历礼仪、颁历藩属国、历日专卖制度及其财政状况等诸多方面问题,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应如何推进,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简要分析了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启动与推动的历史,认为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的追求中,文化领跑的现象既符合中国的国情,又反映了中国作为外源现代化国家的特点.而中国在现代化推进方面对世界要作更大的贡献,还必须在器物、制度、文化三者之间找到契合点,使之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