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生》2007,(10):17-17
寒假期间,我读了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我一翻开书,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身胆气的赵子龙;骁勇善战的张飞、关羽。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叙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纷争的历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纵观全书,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帝王、谋士、战将三类,通过对这三类人物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全书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取应对现实生活的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叙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纷争的历史,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纵观全书,主要可以将其分为帝王、谋士、战将三类,通过对这三类人物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全书的艺术魅力,从中获取应对现实生活的知识财富。  相似文献   

4.
近几日总觉得心神杂乱.日不思食.夜不能寐。偶尔有空闲便捧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隐匿于墙角柜后耐心品读。究其原因,却是这几日报社老总紧催着要一篇关于诸葛亮为何假关羽之手放曹操于华容道的文章.我虽是头牌记者,但终不懂此玄机,故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我总想知此原由者必孔明也,若是能见到此人岂不是百事大吉了,于是心生奇念决定梦游三国。  相似文献   

5.
"反英雄"是一种当代西方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在全球化语境中,引入这一新的文化视野,对于《三国演义》研究无疑是一种合理和必要的选择。以"反英雄"——一种全新的当代性阐释来丰富《三国演义》的文化意蕴,是对小说经典具有时代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王平 《考试周刊》2014,(26):25-26
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称为奸绝。该书从政治、处世、用人及军事斗争等多个角度出色地塑造了曹操这一代雄才大略、精明能干的奸雄。  相似文献   

7.
论《三国演义》中的关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天中学刊》2002,17(3):39-42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和“勇”极为突出。其“义”乃儒家思想的结晶,表现为多种形式:忠义、信义、恩义、仁义和道义等。关羽之义与勇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小说中被加以神化。关羽骄矜的性格弱点也很明显。关羽 崇拜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众心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NO.1乔玄识曹操曹操小时候也是个混蛋,他叔叔是个老实人,看不惯他天天捣乱,便告知曹操的老爸好好管教他。曹操特别恨叔叔,一次看叔叔来,马上装犯病,口吐白沫。他叔叔吓坏了,赶紧告诉他爸,他爸过来一看,儿子不是挺好的嘛?曹操马上装作委屈:“叔叔一直不喜欢  相似文献   

9.
孙倩倩 《文教资料》2012,(33):43-45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有的如关羽,被后世尊奉为神,有的如吕布,虽得到世人肯定,但地位难与百年来的偶像关羽相提并论。罗贯中在顺应主流突出了关羽这样的典型形象之外,也将对吕布这样的非典型性英雄加以肯定和朦胧的赞颂。其中反映出的非典型性英雄观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日记》2014,(10):42-42
宁教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深根固本以治天下。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事定之后,乃计曲直,不亦善乎?生得其名,死得其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相似文献   

11.
许莹 《巢湖师专学报》2000,2(2):107-110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典型诸葛亮,不仅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是运作类公共关系的高手,本以赤壁之战前夕的政治军事形势为背景,阐述了诸葛亮在舌战群儒,说服争取孙权,智激周瑜,联吴抗曹过程中的高超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2.
谁是英雄     
她,不知姓什么,我们都叫她阿姨,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个子有些矮,梳着很短小的马尾辫。不过她有神的小眼睛使她显得十分干练。她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校工,因为老家在四川.所以阿姨说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对曹操总体上持贬诋态度,但对其文治武功和诗文风采并非一概斥责。本文试图通过审阅作品对曹操文化活动的零星描绘,结合有关史载的考察,揭示《三国演义》中"奸雄"形象的另一面——文化功臣的风采。  相似文献   

14.
文学需要虚构,《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当然也需要虚构。就全书来说,很多人都赞同"七实三虚"的说法,而其对关羽形象的描写却不是"七实三虚",更不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再现,就关羽一生的主要事迹对照《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可知大部分是虚构的。而这个虚构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形象,他的影响也不再仅限于文学范围,在宗教、民间崇拜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孙倩倩 《文教资料》2014,(31):24-27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有的如关羽,被后世尊奉为神;有的如吕布,虽得到世人肯定,但地位难与百年来的偶像关羽相提并论。罗贯中在顺应主流突出了关羽这样的典型形象之外,也对吕布这样的非典型性英雄加以肯定和朦胧的赞颂。其中反映出的非典型性英雄观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6.
汉中,因了诸葛亮而在《三国演义》里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而汉中之东的安康却因了诸葛亮而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成为一片空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安康在三国时期亦是血火交融的战场,魏、蜀、吴三国都曾用兵于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什么要淡化安康的史料进而模糊安康呢?本文认为是因为安康的史料暴露了蜀汉在战略上.用人问题上的失误,不利于诸葛亮形象的塑造,罗贯中有意识地淡化处理了安康的史料。由此,我们更强烈更具体地感受到罗贯中驾驶史料的高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诸葛亮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智谋策略上亦有不足之处.在培养后继人才上出现了重大失误,用人方面也远不及曹操和孙权。通过刻画其人性化的缺点和不足.才使诸葛亮这一艺术形象会更加有血有肉丰满真实.更为深入人心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主要精髓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基本肯定。忠贞是诸葛亮的重要品格,但这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愚忠”,而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自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英雄"是作者着力塑造且寄托着特定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特殊人群。"生死"问题历来是文学家探求的深刻命题。"英雄之死"这个问题融历史的、社会的、生命哲学的、人生意义的问题为一体,意味隽永,从构思与情节安排来看,有着预设伏笔、蓄成文势和造就悲剧力量的叙事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众人对曹操的评价存在很大差异。究其缘由,作者认为这是由曹操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